概述 1
第一章 土地制度与均田制 10
第一节 敦煌吐鲁番文书与唐代均田制 11
一、通论 11
二、均田制的施行 13
三、均田制的性质及消亡 23
第二节 自田、常田、部田与口分、永业 25
第三节 均田制实施细则 31
第四节 庄园制与官田 38
一、庄园制 38
二、官田 39
第五节 吐蕃、归义军时期敦煌田制 45
第六节 租佃关系 48
第二章 户口管理及家庭 53
第一节 敦煌吐鲁番籍帐文书的介绍、整理与刊布 54
第二节 户籍、计帐与手实内容研究 61
一、户籍 61
二、计帐 66
三、手实 70
四、户籍、手实、计帐的关系 74
第三节 逃户、客户及户口政策 75
一、逃户与括逃 75
二、客户 79
三、户口政策 82
第四节 户等 83
一、划分户等的标准 84
二、户等的作用 87
三、户等的制定与敦煌吐鲁番地区的户等状况 90
第五节 人口构成与家庭 92
一、人口结构 92
二、家庭 102
第三章 农业、手工业、商业 110
第一节 敦煌吐鲁番水利管理文书及唐代的农田水利 110
第二节 农、林、牧、副业 117
一、农业 117
二、量制 118
三、经济作物及林业 120
四、畜牧业 124
第三节 手工业 127
一、工匠及其管理 128
二、食品加工业与酿酒业 131
三、纺织业 133
四、其他 137
第四节 商业 137
一、商业管理 138
二、货币、物价与商品 140
三、官营商业 148
四、民族及对外贸易 153
第五节 各种契约与唐代的借贷、买卖、典质、雇佣等商业活动 158
一、契约文书的整理、辑录及综合研究 158
二、借贷 161
三、买卖 166
四、雇佣 167
五、典质 168
六、其他 170
第四章 财政 172
第一节 度支奏抄与预算编制 172
第二节 赋税制度 176
一、租庸调 177
二、户税与地税 178
三、资课 182
四、附加税、杂税及其他税收 183
五、吐蕃、归义军时期赋税 186
六、高昌国时期赋役 192
七、赋税的征发和减免 196
第三节 徭役与差科簿 198
一、差科簿 199
二、唐代的赋役体系及色役杂徭的关系 202
三、杂徭的役使天数 205
四、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所见的色役与杂徭 206
第四节 仓库与财政支出 211
一、仓库管理 211
二、财政审计 214
三、军事支出 216
四、其他支出 220
第五节 各种财务帐历及记帐法 222
一、各种帐历研究 222
二、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 226
三、四柱记帐法 229
四、勾帐与勾征帐 231
第五章 交通运输 238
第一节 驿传制度 239
第二节 长行坊 246
第三节 公验与过所 252
第四节 交通路线 257
第六章 政治与官制 264
第一节 敦煌吐鲁番文书与唐五代政治 264
第二节 官吏构成 275
一、唐代官吏制度 276
二、吐蕃占领时期官制 288
三、归义军时期官制 291
四、高昌时期官制 295
五、乡里制度 297
六、僧官制度 303
一、诏敕起草颁下程序及官文书研究 305
第三节 国家行政运作 305
二、四等官、勾检制与印历 314
三、考课与教育 320
第七章 军事 325
第一节 军事制度 325
一、府兵制 326
二、其他兵种 335
三、行军、后勤、军将等军事制度 341
四、边防及镇戍烽燧制度 347
五、高昌、吐蕃、归义军时期军事制度 350
第二节 军事史 354
一、吐蕃占领西北之前的唐代军事史 354
二、高昌、吐蕃、归义军时期的军事 361
第一节 史传典籍 366
一、正史类 366
第八章 敦煌史部典籍研究综述 366
二、编年类 373
三、杂史杂传类 381
第二节 诏令类 387
一、赦书及诏书 388
二、敕书 390
三、告身及其他 393
第三节 法律文书 397
第四节 地理文书 404
一、地理 405
二、图经 409
三、都邑 415
第五节 谱牒 418
一、诸氏族谱 418
二、其他谱牒 424
主要参考文献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