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历史的综览 2
1.2 剂量响应曲线和辐射作用的各种特殊表现 5
1.3 辐射作用的时相阶段 6
1.4 分子放射生物学的意义 10
1.5 分子放射生物学导言 11
第2章 击中理论 15
2.1 基本概念 15
2.2 单次和多次击中现象 15
2.3 多靶系统的剂量响应曲线 18
2.4 生物可变性对剂量响应曲线形式的影响 20
2.5 剂量响应曲线的“相对陡度” 23
2.6 单次击中曲线不可靠的可能性 25
第3章 辐射作用的随机过程 28
3.1 剂量响应曲线的动力学解释 29
3.2 多次击中曲线 30
3.3 逆转过程 32
3.4 剂量响应曲线的形式描述 34
3.5 菌落形成的剂量响应曲线 37
4.1 X和γ射线 39
第4章 能量吸收的原发过程 39
4.2 中子 44
4.3 荷电粒子 47
4.4 分子所吸收的能量 53
4.5 次级电子的能量分布 57
4.6 每个原发相互作用的能量吸收 62
第5章 靶学说和作用截面 65
5.1 “击中”的严格概念的建立 65
5.2 靶学说 66
5.3 作用截面理论 68
5.4 相对生物学效应 81
第6章 辐射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84
6.1 直接效应 85
6.2 溶液中的间接效应 86
6.3 在细胞中的间接效应 95
6.4 干燥状态下的间接效应 96
6.5 防护剂和敏化剂 100
第7章 温度效应 109
7.1 实验观察 109
7.2 温度效应和辐射间接作用 111
7.3 温度效应对线性能量传递(LET)的依赖关系 116
7.4 “热柱”模型 118
8.1 大分子的氧效应 122
第8章 氧效应 122
8.2 氧效应假说 127
8.3 细菌的氧效应 131
8.4 氧效应与线性能量传递 132
第9章 辐射对酶的作用:以核糖核酸酶为例 136
9.1 核糖核酸酶的结构和功能 136
9.2 钝化作用的动力学 138
9.3 辐射引起的自由基 140
9.4 受照射酶分子的变化 143
9.5 辐射产物的分离和鉴别 144
9.6 氨基酸分析 149
9.7 钝化机理 153
第10章 受照核酸的物理-化学变化 158
10.1 DNA的结构 158
10.2 辐射诱发自由基 160
10.3 受照DNA的化学变化 165
10.4 多聚核苷酸链断裂 168
10.5 分子间交联 172
10.6 氢键破裂 175
第11章 核酸功能的钝化 181
11.1 核酸的功能 181
11.2 感染性 183
11.3 转化作用 184
11.4 DNA的模版活性 190
11.5 酶的诱导作用 195
11.6 DNA和mRNA混交物 196
11.7 译制作用 197
第12章 辐射对病毒的作用 203
12.1 病毒的基本特性 203
12.2 单链核酸病毒的钝化作用 206
12.3 含有双链DNA的病毒的钝化作用 209
12.4 病毒DNA辐射损伤的修补 216
12.5 溴尿嘧啶的效应 224
第13章 辐射对细菌的作用 231
13.1 细菌的一些基本特性 231
13.2 细菌的钝化作用 233
13.3 细菌的DNA作为要害的靶子 238
13.4 紫外光损伤的修补作用 242
13.5 电离辐射损伤的修补作用 249
13.6 大肠杆菌修补作用的遗传控制 253
13.7 耐辐射小球菌 257
第14章 辐射敏感性和生物的复杂性 262
14.1 一个系统探索的尝试 262
14.2 辐射敏感性是什么?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