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认识与存在——《唯识三十论》解析 1
第一章 唯识总论 3
一、菩提心 3
二、三性三无性 7
三、八识 12
四、唯识 18
五、种子,种性 20
六、菩萨行 23
七、瑜伽止观 24
八、转依 28
九、因明 30
第二章 关于本论 34
一、作者 34
二、本论的撰作目的 35
三、本论的组织结构 36
四、本论的注释及流传 38
第三章 正论 43
第一节 标宗 43
一、赖耶的自相 57
第二节 初能变——阿赖耶识 57
二、赖耶的果相 60
三、赖耶的因相 62
四、赖耶的行相 71
五、赖耶的所缘 75
六、赖耶的相应心所 80
七、赖耶的情感 87
八、赖耶的伦理属性 90
九、相应心所与阿赖耶识的差别 96
十、赖耶的特征 98
十一、赖耶的伏断位次 104
第三节 第二能变——末那识 106
一、举体出名门 107
二、末那的所依 109
三、末那的所缘 110
四、末那的行相 113
五、末那的相应心所 114
六、末那的伦理属性 122
七、末那在三界的活动情况 123
八、末那的伏断位次 124
第四节 第三能变——前六识 125
一、六识差别 126
二、六识的体相 128
三、六识的伦理属性 128
四、六识的相应心所 132
五、六识的所依 150
六、前五识的活动情况 151
七、意识的活动情况 156
第五节 正辨唯识 159
一、心识生起难 163
第六节 解答疑难 163
二、生死相续难 166
三、唯识所因难 169
四、世事乖宗难 172
五、圣教相违难 174
六、唯识成空难 174
七、色相非心难 175
八、现量违宗难 177
九、梦觉相违难 177
十、外取他心难 178
十一、异境非违难 179
第七节 唯识中道观 182
一、三性 182
二、三无性 189
第八节 唯识性 191
第九节 修证位次 194
一、资粮位 200
二、加行位 205
三、通达位 209
四、修道位 211
五、究竟位 213
附录 论文八篇 217
《解深密经》要义说 219
《解深密经》与唯识思想 263
《瑜伽师地论》提要 274
《辨中边论》述义 294
《摄大乘论》发微 304
《唯识二十论》的唯识思想 331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343
太虚大师的唯识思想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