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论 1
1.1 翻译程序 1
1.1.1 程序设计语言 1
1.1.2 翻译程序 1
1.2 为什么需要编译程序 3
1.3 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 5
1.3.1 分析 6
1.3.2 综合 7
1.4 编译程序的结构 7
1.5 编译程序的组织方式 9
1.6 编译程序的其他有关技术 10
1.6.1 编译程序的自展技术 10
1.6.2 编译程序的移植技术 11
1.6.3 编译程序自动化 11
1.6.4 程序的可再入性 12
1.7 翻译程序编写系统 13
1.8 并行编译程序 14
1.9 小结 15
习题一 16
第2章 形式语言概论 17
2.1 语言成分 17
2.2 产生式文法和语言 19
2.2.1 产生式文法 19
2.2.2 上下文无关文法 20
2.2.3 上下文无关文法定义的语言 21
2.3 文法的分类 22
2.3.1 文法分类 22
2.3.2 文法分类的意义 25
2.3.3 文法举例 26
2.4 语言和语法 26
2.4.1 句型、句子和语言 26
2.4.2 语法树 27
2.4.3 语法树的生成过程 29
2.5 文法和语言的一些特性 30
2.5.1 无用非终结符号 30
2.5.2 不可达文法符号 31
2.5.3 可空非终结符 32
2.5.4 最左、最右推导和规范推导 33
2.5.5 二义性 35
2.6 分析方法简介 36
2.6.1 自上而下分析方法 36
2.6.2 确定的自上而下分析方法 38
2.6.3 自下而上分析方法 40
2.6.4 文法在内存中的表示 41
2.7 小结 43
习题二 43
3.1 概述 45
第3章 有穷自动机 45
3.2 有穷自动机的形式定义 47
3.2.1 状态转换表 48
3.2.2 状态转换图 48
3.2.3 构形和移动 50
3.2.4 自动机的等价性 50
3.2.5 非确定有穷自动机 51
3.3 NDFSA到DFSA的转换 52
3.3.1 空移环路的寻找和消除 53
3.3.2 消除空移 54
3.3.3 利用状态转换表消除空移 56
3.3.4 确定化——子集法 57
3.3.5 确定化——造表法 60
3.3.6 消除不可达状态 64
3.3.7 确定的有穷自动机的化简 65
3.3.8 从化简后的DFSA到程序表示 66
3.4.1 从正规文法到FSA 68
3.4 正规文法和有穷自动机 68
3.3.9 小结 68
3.4.2 从FSA到正规文法 69
3.5 正规表达式与FSA 70
3.5.1 正规表达式的定义 70
3.5.2 正规表达式的CFG 72
3.5.3 正规表达式与FSA的对应性 73
3.5.4 正规表达式到NDFSA的转换 73
3.5.5 NDFSA M到正规表达式的转换 76
3.5.6 从正规文法到正规表达式 78
3.6 DFSA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80
3.6.1 矩阵表示法 81
3.6.2 表结构 81
3.6.3 程序表示法 82
3.7 小结 82
习题三 83
4.1 词法分析概述 85
第4章 词法分析 85
4.2 单词符号 86
4.3 扫描程序的设计 87
4.4 标识符的处理 92
4.4.1 类型的机内表示 92
4.4.2 标识符的语义表示 95
4.4.3 符号表(标识符表) 97
4.4.4 标识符表处理的基本思想 98
4.5 设计词法分析程序的直接方法 100
4.6 与设计扫描程序相关的几个问题 100
4.7 小结 102
习题四 102
第5章 自上而下语法分析 104
5.1 非确定的下推自动机 104
5.1.1 PDA的形式定义 105
5.1.2 PDA的构形和移动 106
5.1.3 上下文无关语言与PDA 108
5.2 消除左递归方法 111
5.2.1 文法的左递归性 111
5.2.2 用扩展的BNF表示法消除左递归 111
5.2.3 直接改写法 113
5.2.4 消除所有左递归的算法 114
5.3 LL(k)文法 115
5.3.1 LL(l)文法的判断条件 115
5.3.2 集合FIRST、FOLLOW和SELECT的构造 116
5.4 确定的LL(l)分析器的构造 119
5.4.1 构造分析表M的算法 119
5.4.2 LL(l)分析器的总控算法 122
5.5 LL(k)文法的几个结论 123
5.6 递归下降分析程序及其设计 123
5.6.1 框图设计 125
5.6.2 程序设计 126
5.7 带回溯的自上而下分析法 127
5.7.1 文法在内存中的存放形式 127
5.7.2 其他信息的存放 128
5.7.3 带回溯的自上而下分析算法 128
5.8 小结 132
习题五 132
第6章 自下而上分析和优先分析方法 135
6.1 短语和句柄 135
6.2 移进-归约方法 137
6.3 非确定的自下而上分析器 140
6.4 有关文法的一些关系 143
6.4.1 关系 143
6.4.2 布尔矩阵和关系 145
6.4.3 Warshall算法 146
6.4.4 关系FIRST和LAST 148
6.5.1 优先关系 150
6.5 简单优先分析方法 150
6.5.2 简单优先关系的形式化构造方法 152
6.5.3 简单优先文法及其分析算法 158
6.5.4 简单优先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61
6.6 算符优先分析方法 162
6.6.1 算符优先文法 162
6.6.2 OPG优先关系的构造 163
6.6.3 素短语及句型的分析 165
6.6.4 算符优先分析算法 166
6.7 优先函数及其构造 169
6.7.1 Bell方法 170
6.7.2 Floyd方法 172
6.7.3 两种方法的比较 173
6.8 两种优先分析方法的比较 174
6.9 小结 175
习题六 176
7.1 LR(k)文法和LR(k)分析器 178
第7章 自下而上的LR(k)分析方法 178
7.2 LR(o)分析表的构造 182
7.2.1 规范句型的活前缀 182
7.2.2 LR(o)项目 182
7.2.3 文法G的拓广文法 183
7.2.4 CLOSURE(I)函数 183
7.2.5 goto(I,X)函数 184
7.2.6 LR(o)项目集规范族 184
7.2.7 有效项目 186
7.2.8 举例 187
7.2.9 LR(o)文法 190
7.2.10 构造LR(o)分析表的算法 190
7.2.11 构造LR(o)分析表步骤小结 191
7.3 SLR分析表的构造 191
7.4 规范LR(l)分析表的构造 195
7.5 LALR分析表的构造 200
7.6 无二义性规则的使用 204
7.7 小结 206
7.7.1 LR分析程序 206
7.7.2 LR分析表的自动构造 206
7.7.3 文法间的关系 207
7.7.4 LR文法举例 208
7.7.5 有关LR文法的几个结论 210
习题七 210
第8章 语法制导翻译法 212
8.1 一般原理和树变换 212
8.1.1 一般原理 212
8.1.2 树变换 215
8.2 简单SDTS和自上而下翻译器 216
8.3 简单后缀SDTS和自下而上翻译器 219
8.3.2 IF-THEN-ELSE控制语句 220
8.3.1 后缀翻译 220
8.3.3 函数调用 221
8.4 抽象语法树的构造 222
8.4.1 自下而上构造AST 224
8.4.2 AST的拓广 224
8.5 属性文法 225
8.5.1 L属性文法 226
8.5.2 S属性文法 226
8.6 中间代码形式 226
8.6.1 逆波兰表示法 227
8.6.2 逆波兰表示法的推广 227
8.6.3 四元式 229
8.6.4 三元式 230
8.7 属性翻译文法的应用 231
8.7.1 综合属性与自下而上定值 231
8.7.2 继承属性和自上而下定值 231
8.7.3 布尔表达式到四元式的翻译 232
8.7.4 条件语句的翻译 233
8.7.5 迭代语句的翻译 235
8.8 小结 237
习题八 237
第9章 运行时的存储组织与管理 240
9.1 数据区和属性字 240
9.2 基本数据类型的存储分配 242
9.3 数组的存储分配 242
9.3.1 单块存储方式 242
9.3.2 信息向量与数组分配程序 244
9.3.3 多块存储方式 245
9.4 记录结构的存储分配 246
9.5 参数传递方式及其实现 247
9.5.1 换名 247
9.5.3 传地址 248
9.5.2 传值 248
9.5.4 传结果 249
9.5.5 数组名用做实参 249
9.5.6 过程名用做实参 249
9.6 栈式存储分配方法 249
9.6.1 概述 249
9.6.2 现行DISPLAY和现行数据区 250
9.6.3 标识符的作用域 252
9.6.4 分程序的入口和出口工作 253
9.6.5 过程调用时的存储管理 255
9.7 堆式存储分配方法 257
9.8 临时工作单元的存储分配 258
9.9 小结 261
习题九 262
第10章 符号表的组织和查找 264
10.1 符号表的一般组织形式 264
10.2 符号表中的数据 265
10.3 符号表的构造与查找 266
10.3.1 线性查找 266
10.3.2 折半法 267
10.3.3 杂凑技术 268
10.4 分程序结构的符号表 270
10.5 小结 272
习题十 273
第11章 优化 274
11.1 基本块及其求法 274
11.2 优化举例 275
11.3 利用变量的定义点进行优化 278
11.3.1 变量的定义点 278
11.3.2 循环中不变式的外提 279
11.3.3 运算强度削弱 279
11.3.4 公共表达式的消除 279
11.3.5 常量合并 280
11.4 循环优化 281
11.5 借助DAG进行优化 282
11.6 并行分支的优化 284
11.7 窥孔优化 284
11.8 小结 285
习题十一 285
第12章 代码生成 287
12.1 假想的计算机模型 287
12.2 从四元式生成代码 288
12.3 从三元式生成代码 290
12.4 从树形表示生成代码 292
12.5 从逆波兰表示生成代码 294
12.6 寄存器的分配 295
12.7 小结 296
习题十二 296
参考文献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