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不可忘却的启蒙 1
导论 研究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1
第二节 现代伦理与公民教育 5
第三节 精神生活的深度展开 15
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危机 23
第一节 失序的社会 23
一 双重经济格局 24
二 中央政权的旁落与军阀割据 29
三 传统文化整合社会力量的丧失 32
一 演变中的伦理关系 36
第二节 社会伦理与一般道德状况 36
二 国民道德状况 41
第三节 未完成的启蒙 50
一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 50
二 封建主义的余响 53
第二章 自我观念的演变 61
第一节 “我”的自觉:从无我论到唯我论 61
一 无我论 62
二 唯我论 67
三 对“我”的社会性的初步认识 78
第二节 “我”为目的:身心并完,实现自我 80
一 “人莫不以自存为鹄” 81
二 大同者,吾人之鹄 84
三 青年毛泽东的自我实现说的实质 88
第三节 人格理想:内圣外王 90
一 内圣之道:探求大本大源 90
二 外王之学:经世致用,以成事功 94
第四节 人我关系:精神个人主义与现实主义 98
一 精神个人主义 98
二 现实主义 108
第三章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114
第一节 “心之力”与圣贤创世 114
一 圣贤创世 115
二 心之力 117
第二节 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 122
一 民众与强权者 122
二 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 127
第三节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132
一 人民群众的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132
二 人民责任 136
第一节 万类霜天竞自由 140
第四章 启蒙理想 140
一 意志自由 141
二 政治自由 148
三 恋爱自由 152
四 经济自由的缺乏 156
第二节 民治主义的民主观 158
一 “人民”的内涵 159
二 民主的内涵:民权主义和民治主义 163
三 民主与自由、平等 170
第三节 科学精神 176
一 破除成见和迷信,追求真理 177
二 科学方法与人生 181
第五章 培育新民 185
第一节 开启民智 185
一 缘起 186
二 教育革新和教育普及 190
第二节 身份转换:从臣民到公民 197
一 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批判 198
二 普遍参与 201
三 独立根性 204
第三节 寻求新道德 208
一 进取的人生观 209
二 公共心 216
第六章 启蒙与政治的紧张 221
第一节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背后 221
第二节 个体与群体 228
第七章 社会伦理秩序的重构 238
第一节 立人以立国 239
一 新文化视野中的“立人”之道 239
二 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立人”之途 244
第二节 精神革命、互助合作与阶级斗争 249
一 精神革命 250
二 互助合作 255
三 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 264
第三节 无产阶级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 271
一 人民利益至上 272
二 追求理想、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273
三 努力工作,对民热忱的服务意识 276
四 反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加强思想修养 279
主要参考文献 285
后记 296
英文目录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