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1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金融体制 1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前的宏观经济环境 2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前的金融环境 4
三、改革之前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 7
第二节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实践 8
一、组织变革阶段(1978—1984年) 8
二、制度变革阶段(1985—1996年) 12
三、充实完善阶段(1997年至今) 17
第三节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对金融组织的现实要求 20
一、金融组织的历史定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21
二、金融组织的现实定位 22
三、农村信用社的现实定位 25
第二章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 27
第一节 新中国农村信用社的产生和历史沿革 28
一、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第一个时期:试办、推广、调整 28
二、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曲折发展 29
第二节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农村信用社变革历程 32
一、农村信用社的调整发展阶段(1979—1996年) 32
二、农村信用社的独立发展阶段(1996—2003年) 34
三、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阶段(2003年至今) 37
第三章 农村合作金融的理论基础 41
第一节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矛盾的各种解决方案 41
一、解决方案之一:商业性金融组织 41
二、解决方案之二:政策性金融组织 42
三、解决方案之三:合作性金融组织 44
第二节 合作性金融组织的理论基础 46
一、合作经济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46
二、合作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 52
三、合作经济制度的特殊形式:合作金融 55
第三节 合作性金融组织在中国农村地区的适用性 57
一、外部环境 57
二、内部条件 58
三、各种类型金融组织的比较 59
第四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实践经验 64
第一节 德国单元金字塔模式 64
一、德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历程 64
二、德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 66
三、德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风险控制机制 68
四、德国合作金融组织的特点 69
第二节 美国多元复合模式 71
一、美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 71
二、美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结构特征 71
三、美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特点 75
第三节 日本农协配合模式 76
一、日本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 76
二、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 76
三、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特点 79
第四节 中国台湾地区的农村专业金融模式 80
一、台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产生与演变 80
二、台湾地区合作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 81
三、台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的特点 83
第五节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实践经验的借鉴 84
一、其他国家和地区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综合比较 84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金融模式对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启示 85
第五章 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实难题 88
第一节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矛盾 89
一、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特征 90
二、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特征 92
第二节 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的缺陷 94
一、产权制度缺陷 95
二、管理体制缺陷 99
第三节 政府力量的不适当干预 103
一、政府干预的主动性 103
二、股份制管理与政策性目标的冲突 104
第六章 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实策略 106
第一节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实目标 106
一、短期行动目标 107
二、长期行动目标 109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治理机制改革 112
一、法人治理结构 112
二、信息处理机制 117
三、风险管理体系 118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外部环境 122
一、农村金融市场环境 123
二、法律环境 128
三、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支持 130
第七章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未来格局 136
第一节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定位和组织价值 136
一、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定位 136
二、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基本功能 138
三、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未来发展趋势 140
第二节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组织架构和未来格局 143
一、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变革力量 144
二、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的相互影响 147
三、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48
四、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未来格局 150
第三节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愿景展望 152
一、中国金融体制的现有格局 152
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未来发展目标 154
三、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愿景 157
后记 161
参考文献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