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
序 1
编辑说明 1
B 3
讲话与论文篇 3
我对系统学认识的历程 3
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 13
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设计部 19
从实际的巨系统研究中找线索 33
关于科学决策问题 37
关于观念和方法问题 39
社会是一个特殊复杂巨系统 42
关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44
关于分子生物学问题 46
建立意识的社会形态的科学体系 49
中医理论对创建系统学的启发 60
研究人口问题要从实际出发 62
从定性设想到科学推理 64
把系统学与金融经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 66
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不能简单化 68
关于Meta-Analysis方法问题 71
社会主义文明的协调发展需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73
高层次咨询论证要用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工程方法 87
建立社会主义科学技术工作体系 89
基础科学研究应该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91
定性定量是一个辩证过程 99
关于将知识工程引入系统学的问题 102
深化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认识 105
以科技的发展促进工业的发展 106
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108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的六个问题 119
再谈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125
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 130
对我国科技事业的一些思考 134
谈地理科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38
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问题 148
我们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1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系统科学的工作 161
关于第五次产业革命与社会系统工程 166
社会主义建设要有长远考虑 169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结构 171
关于大成智慧的谈话 175
我们要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 181
研究复杂巨系统要吸取一切有用的东西 188
关于系统学的产生和发展 190
全国政协要建立信息系统 191
开创复杂巨系统的科学与技术 194
我们应该研究如何迎接21世纪 196
关于人·机结合 209
在香山会议上的书面发言 212
在“军事系统工程研究发展20年报告会”上的书面发言 213
以人为主发展大成智慧工程 214
书信篇 219
致方福康 219
致陈步、曹美真 223
致胡传机 224
致乌家培 225
致吴世宦 226
致邹伟俊 228
致黄麟雏 230
致何善堉 232
致唐明峰 233
致刘则渊、王续琨 236
致郭治安 237
致普绍禹 238
致王铮 239
致浦汉昕 241
致涂序彦 244
致卢侃 246
致赵定理 248
致郑应平 249
致吴之明 251
致张沁文 253
致匡调元 254
致任继周 257
致王明昶 258
致王者香 259
致沙莲香 261
致张在元 263
致高庆华 264
致黄秉维 265
致高介平 267
致于景元 268
致刘觐龙、韩湘文 294
致黄建平 296
致马洪 298
致乔培新 300
致乌杰 301
致周士一 303
致成思危 304
致李福利 306
致丁忠言 307
致朱照宣 309
致李铁映 311
致牛志仁 313
致平措汪杰 314
致冉乃彦 315
致姚依林 316
致王东 317
致高沈淮 318
致戴汝为 319
致章维一 331
致汪成为 332
致马宾 335
致马佩 336
致杨国权 337
致梅磊 338
致王永锐 340
致瞿宁淑 342
致王寿云 347
致章梦生 351
致黄楠森 352
致聂力 354
致王寿云等6位 356
致钱学敏 367
致叶家明 370
致吕嘉戈 372
致张汝翼 374
致吴阶平 376
致李新正 379
致陈洪经 380
致李世煇 382
致韩博平 384
致王寿云、汪成为 386
致李乃奎 387
致于景元、涂元季 388
致钱意颖、时明立 389
致于景元、戴汝为 390
致涂元季 391
致吴全德 392
C 395
附录 395
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 395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新产业革命 410
我们正面临第五次产业革命 418
信息网络建设和第五次产业革命 426
编后记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