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和谐社会:概念与理论基础 1
第一节 “和谐社会”辨义 1
第二节 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启示 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18
第四节 与已知的规律协调一致——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 28
第五节 社会理性化的感性制约——建设和谐社会的难题 37
第二章 和谐社会的运行机制与发展动力 4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机制 49
第二节 建设和谐社会与利益配置机制转型 5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 64
第四节 创造活力的激发与建设和谐社会 74
第五节 跨越“拉美陷阱” ——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2
第三章 和谐社会的伦理与文化维度 9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经济伦理四维度 94
第二节 精神产品生产与建设和谐社会 106
第三节 优秀文化传统与建设和谐社会 121
第四节 法律文化的培植与建设和谐社会 132
第五节 行政文化的塑造与建设和谐社会 142
第六节 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与和谐发展 153
第四章 城乡关系与建设和谐社会 164
第一节 城乡差别与建设和谐社会——以西南地区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探讨 164
第二节 “三农”问题与建设和谐社会 193
第三节 西南省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改善与建设和谐社会 203
第五章 民族关系与建设和谐社会 212
第一节 民族关系与建设民族地区和谐社会 212
第二节 民族问题与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 232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建设和谐社会的科技人才政策环境 242
第六章 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政府职能与公共治理 259
第一节 政府治理与建设和谐社会 259
第二节 民间组织与建设和谐社会 271
第三节 电子治理与西部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 281
第四节 制度保障、政策导向与数字和谐——以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为例 290
第五节 和谐社会与政策评估的相关利益人模式 300
第六节 税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与作用 309
第七节 社会政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17
第七章 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社会安全与保障问题 326
第一节 社会稳定问题与西部地区的和谐发展 326
第二节 建设和谐中国及和谐广西过程中的社会不平等与贫富差距问题 336
第三节 西部地区人口性别问题与和谐发展——以广西为例 348
第四节 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西部地区发展 355
第五节 教育公正与弱势群体公平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61
第六节 发展慈善事业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71
参考文献 390
作者简介 403
后记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