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修身之道 3
一、吾人第一以保身为要 3
范例1:禀父母·谨守父亲保身训示 3
范例2:致九弟·须保护身体 5
范例3:致四弟·必须加意保养 7
范例4:致九弟四弟·早起乃健身之妙方 8
二、尽其在我,听其在天 9
范例5:致九弟季弟·治身宜不服药 10
范例6:致九弟季弟·服药不可太多 11
范例7:致四弟·用药须小心谨慎 13
三、少恼怒,知节啬 14
范例8:致四弟·劝弟须静养身体 15
范例9:致九弟·宜以自养自医为主 16
四、养肝心脾肺肾之道 17
范例10:致九弟·凡郁怒最易伤人 18
五、戒抑郁才能保身 19
范例11:致四弟·述养身有五事 19
第二篇 修心之道 25
一、立志 25
范例12:致九弟季弟·必须自立自强 25
二、居敬 27
范例13:禀父母·做事当不苟不懈 27
三、早起静修 29
范例14:禀父母·痛改前非自我反省 30
四、谨言 31
范例15:致九弟·愿共鉴诫二弊 32
五、有恒 33
范例16:致九弟·做人须要有恒心 34
范例17:致九弟·时刻悔悟大有进益 36
六、慎独主敬,求习仁劳 38
范例18:致九弟季弟·做人须清廉谨慎勤劳 43
范例19:致九弟·述治事宜勤军 46
范例20:致九弟·处事修身宜明强 47
范例21:致九弟·宜自修处求强 48
七、进德修业 50
范例22:致诸弟·谨记进德修业 50
范例23:致九弟·劝宜息心忍耐 52
范例24:致九弟·必须逆来顺受 53
第三篇 劝学之道 57
一、为学之道,最要虚心 57
范例25: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59
范例26: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 64
范例27:致四弟·读书不可太疏忽 67
范例28:致四弟·宜劝诸侄勤读书 68
范例29:致四弟九弟·宜居家时苦学 69
范例30:致四弟九弟·谆嘱瑞侄用功 70
二、看读写作四者需兼备 71
范例31:禀父母·教弟注重看书 72
范例32:致诸弟·必须立志猛进 73
范例33: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 75
范例34:禀父母·教弟写字养神 77
范例35:禀父母·劝两弟学业宜精 79
范例36:致诸弟·读书宜选一明师 81
范例37:致诸弟·勉励自立课程 83
范例38:致诸弟·讲读经史方法 87
三、作文修辞以立诚 93
范例39:致诸弟·述求学之方法 94
范例40:致六弟·述学诗习字之法 99
四、学无此进,无穷受用 102
范例41:致诸弟·按月作文寄京 103
范例42:致四弟九弟·述为学之四要事 105
范例43:致诸弟·温经更增长见识 106
范例44:致诸弟·勿为时文所误 108
范例45:致诸弟·评文字之优劣 111
第四篇 治家之道 117
一、孝悌之道最重要 117
范例46:致诸弟·劝述孝悌之道 118
范例47:禀父母·勿因家务过劳 120
范例48:禀叔父母·勿因劳累过度 121
范例49:致诸弟·迎养父母叔父 124
范例50:致四弟·宜常在家侍候父亲 126
范例51:禀父母·借银寄回家用 127
范例52:禀叔父母·托人带银两归家 129
二、和气蒸蒸而家必兴 130
范例53:禀父母·述家和万事兴 130
范例54:禀父母·教弟以和睦为第一 132
范例55:致诸弟·述六弟妇治家贤惠而命最苦 134
范例56:致九弟·欣悉家庭和睦 136
三、治家责严,不严之流弊不可胜言 137
范例57:致九弟季弟·做后辈宜戒骄横之心 137
范例58: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骄奢淫佚 139
范例59:禀祖父母·要叔父教训诸弟以管家事 140
四、治家最好的八字诀 142
范例60:致九弟·归家料理祠堂 143
范例61:致四弟季弟·在家里注重种蔬等事 145
范例62:致九弟·述捐银作祭费 146
范例63:致九弟·劝捐银修祠堂 148
范例64:禀祖父母·先馈赠亲戚族人 150
范例65:致诸弟·述接济亲戚族人之故 152
范例66:禀祖父母·赠亲戚族人数目 161
范例67:禀叔父母·请兑钱送人 162
范例68:致诸弟·节俭置田以济贫民 163
五、骨肉之情最真挚 166
范例69:致诸弟·教弟婚姻大事须谨慎 167
范例70:致诸弟·无时不想回家省亲 170
范例71:致诸弟·拟定于明年归家探亲 173
范例72:谕纪泽·勤通书信不必挂念 176
第五篇 兴家之道 179
一、家国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 179
范例73:禀祖父母·述告在京无生计 180
范例74:致四弟·居乡要诀宜节俭 182
范例75:禀祖父母·述京中窘迫状 183
范例76:禀父母·在京事事节俭 186
范例77:致四弟·惜福贵乎勤俭 188
范例78:致四弟·教子勤俭为主 188
二、能勤能敬,家业未有不兴者 189
范例79:致诸弟·述家庭不可说厉害话 190
三、敬恕——儒家教人的真谛 192
范例80:致诸弟·宜兄弟和睦又实行勤俭二字 193
范例81:致诸弟·在家宜注重勤敬和 195
四、持之以恒,则日见其大 197
范例82:致四弟·得两弟为帮手 198
五、虚心向上,便是载福之器 199
范例83:致四弟·宜以耕读为本 201
范例84:致诸弟·进谏言戒除骄矜 202
六、廉谦劳是自我约束的良方 205
范例85:致四弟·教子侄做人要谦虚勤劳 206
七、守礼仪,门第才会鼎盛 207
范例86:致诸弟·告诫弟弟要清白做人 208
范例87:致诸弟·述起屋造祠堂 210
范例88:致九弟·顺便可以周济 213
范例89:致九弟·周济受害绅民 214
范例90:致四弟九弟·千里寄银礼轻义重 216
范例91:致四弟·送银子共患难者 216
八、知足常乐,有缺而常全 218
范例92:致季弟·述长江厘卡太多 220
范例93:致四弟·教弟必须爱惜物力 221
第六篇 居家之戒 225
一、戒骄是载福之首 225
范例94: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 225
范例95:致四弟·不宜常常出门 226
范例96:致诸弟·勿使子侄骄奢淫逸 227
范例97:谕纪泽·宜教家人勤劳持家 229
范例98:禀父母·勿夜郎自大 231
二、戒傲是成大事之起点 232
范例99:致九弟季弟·须戒傲惰二字 234
三、戒气使人不断进步 235
范例100:致诸弟·宜力除牢骚 236
范例101:致九弟·宜平骄矜之气 239
范例102:致九弟·万望毋恼毋怒 240
四、戒凉德是圣哲的心态 242
范例103:致四弟·不宜露头角于外 243
范例104:致九弟·望勿各逞己见 244
五、戒忮求,不可忘寒士风味 245
范例105:致四弟·不宜非议讥笑他人 246
第七篇 交友之道 249
一、选择朋友,慎之又慎 249
范例106:致诸弟·交友拜师宜专一 250
范例107:禀父母·述接待朋友之法 252
范例108:致九弟·暂缓祭祀望溪 253
二、以诚待人,信昭四海 254
范例109:致诸弟·必须亲近良友 255
范例110:禀叔父·不辞劳苦料理朋友的丧事 256
范例111:致诸弟·交友须勤加来往 258
范例112:致诸弟·切勿占人便宜 261
范例113:致九弟·患难与共勿有遗憾 263
三、解析官场交友规则 264
范例114:致九弟·述挽胡润帅联 265
范例115:致九弟季弟·述有负朋友 266
范例116:禀祖父母·述与英国议和 267
范例117:禀父母·述盘查国库巨案 269
范例118:禀父母·具折奏请日讲 270
附录:曾国藩大事年表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