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财产取得的一般问题 1
一、财产取得中的财产包括哪些? 1
二、哪些主体可以取得和拥有财产? 7
三、人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取得财产? 14
四、财产取得的合法原则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 16
五、财产取得公示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21
六、物权公示的作用是什么? 25
七、取得财产的合同的效力与财产取得公示的关系是什么? 29
第二章 不动产登记的含义、范围和作用 35
一、不动产登记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 35
二、哪些财产需要登记? 40
三、登记的功能有哪些? 45
四、登记公信力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48
五、登记公信力的适用结果是什么? 54
六、“不登记,物权不发生效力”和“不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的含义和区别是什么? 59
七、房产证等权属证书的交付在财产取得中有什么作用? 64
八、未取得房产证即进行房屋买卖是否合法? 68
第三章 登记人的权利和登记机关的义务 72
一、《物权法》出台之前我国的登记机关有哪些,缺陷是什么? 72
二、我国《物权法》为规定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原因和内容是什么? 77
三、登记机关在办理登记时应当履行的职责有哪些? 81
四、更正登记的含义和效力是什么? 87
五、异议登记的含义和效力是什么? 89
六、预告登记的含义和效力是什么? 92
七、登记机关的义务和责任是什么? 95
第四章 动产的交付 98
一、动产的公示方法是什么? 98
二、什么是现实交付? 100
三、现实交付之外还有其他的交付方式吗? 104
四、买卖合同中,标的物意外灭失的风险什么时候转移给买方? 108
五、分期付款买卖中买受人何时取得所有权? 113
六、试用买卖中买受人何时取得所有权? 116
一、取得从物规则是什么? 120
第五章 从物、孳息和货币的所有权取得 120
二、孳息的转让规则是什么? 123
三、取得货币有什么特殊规则? 126
第六章 非基于合同的财产取得 131
一、什么叫做非基于法律行为的财产取得? 131
二、非基于法律行为取得不动产时是否需要办理登记? 134
三、国家征收财产有哪些具体要求? 136
四、怎样确定遗产的范围和种类? 139
五、继承有哪些分类? 146
六、财产的法定继承人包括哪些? 148
七、法定继承人的顺序是怎么规定的? 153
八、什么是代位继承? 157
九、什么是转继承? 161
十、对遗嘱的形式和要件法律有什么要求? 164
第七章 取得时效和添附 171
一、取得时效的含义和价值是什么? 171
二、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74
三、在哪些情况下可以适用取得时效? 176
四、添附包括哪几种? 178
五、添附形成的新物应该归谁所有? 181
六、在添附中,应如何保护失去物的一方和不需要添附物的一方? 185
第八章 善意取得 189
一、什么是善意取得? 189
二、构成善意取得的标准是什么? 194
三、怎样认定善意取得中的受让人“善意”? 197
四、不动产善意取得与动产善意取得有何区别和联系? 200
五、哪些财产不可以适用善意取得? 203
六、不构成善意取得时,如何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208
第九章 先占、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213
一、什么是财产的抛弃? 213
二、什么是先占? 215
三、先占的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是什么? 217
四、什么是遗失物? 220
五、怎样才能构成《物权法》上说的“拾得遗失物”? 223
六、拾得遗失物的法律规定在《物权法》出台前与出台后有何不同? 225
七、拾得人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229
八、什么是悬赏广告? 235
九、什么是埋藏物? 244
十、怎样才能构成《物权法》上说的“发现埋藏物”? 245
第十章 财产的保护 248
一、怎样通过物权请求权保护自己的财产? 248
二、还有没有其他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呢? 252
三、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有什么区别? 258
四、如何运用上述方法全面有效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 261
五、善意占有人和恶意占有人对所有权人承担的责任有何不同? 264
六、单纯的占有状态是否受保护呢? 267
七、不通过法院可以保护自己的占有吗? 269
八、怎样通过诉讼保护自己的占有? 271
第十一章 共有 274
一、共有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274
二、什么是按份共有? 278
三、按份共有中共有人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282
四、什么是共同共有? 286
五、按份共有与共同共有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291
六、共同共有中共有人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294
七、共有财产应该如何分割? 297
八、共有关系中为什么要规定一方的优先购买权? 303
九、共有人应该如何行使优先购买权? 305
附:法规索引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