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污染控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杰瑢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40202123
  • 页数:2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环境工程主干课程短学时系列教材之一,根据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相关课程基本要求编写。其总体设计针对当前各校学时缩短和教学改革的情况,全面整和教学内容,突出本学科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性,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本书系统介绍物理性污染的基本知识,阐述了噪声、振动、放射性、电磁、光、热等物理因素污染的物理性污染规律、评价方法和标准、测试和监测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控制基本方法和技术。全书共分7章。第1章绪论,介绍物理性污染的基本概念、环境物理学的学科体系、物理性污染及其研究内容;第2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第3章振动污染及其控制;第4章放射性污染及其控制;第5章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第6章热污染及其控制;第7章光污染及其控制。本书除适用于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使用外,还可以作为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人员及职业学校环境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物理环境与环境物理学 1

一、物理环境 1

二、环境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2

三、环境物理学的学科体系 3

四、环境物理学的研究特点 4

第二节 物理性污染及其研究内容 5

一、物理性污染及其特点 5

二、物理性污染的研究内容 5

思考题 5

第二章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7

第一节 概述 7

一、声音和噪声 7

二、噪声的特点与影响 7

三、噪声控制 8

第二节 声学基础 9

一、声波的形成 9

二、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9

三、声音的频谱 10

四、声音的波动方程 13

五、平面声波 14

六、球面声波 18

七、声压级计算 19

八、声波的传播特性 22

第三节 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30

一、噪声的评价量和评价方法 30

二、环境噪声标准 40

第四节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 41

一、吸声材料 41

二、吸声结构 45

三、室内吸声降噪 50

第五节 噪声控制技术——隔声 58

一、隔声概述 58

二、单层匀质墙的隔声性能 59

三、多层墙的隔声特性 62

四、隔声间 65

五、隔声罩 72

六、隔声屏 74

第六节 噪声控制技术——消声 76

一、概述 76

二、阻性消声器 77

三、抗性消声器 81

四、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86

五、微穿孔板消声器 87

六、消声器的设计 89

第七节 有源噪声控制简介 91

一、概述 91

二、有源噪声控制系统 93

三、有源噪声控制的工程应用 94

思考题与习题 95

第三章 振动污染及其控制 98

第一节 概述 98

一、振动与振动污染 98

二、振动污染源 99

三、振动的影响 100

第二节 振动基础 101

一、振动的基本物理量 101

二、振动的性质 102

三、简谐振动系统 105

四、波动的产生与传播 112

第三节 振动的评价与标准 117

一、振动的评价 117

二、环境振动标准 120

三、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121

第四节 振动控制技术 122

一、振动源控制 122

二、机械振动控制 123

三、弹性减振 126

四、阻尼减振 129

五、冲击减振 130

六、传播途径的减振对策 130

七、振动衰减 131

第五节 减振材料与装置及其应用 133

一、减振材料 133

二、减振装置 135

三、振动污染的控制 138

思考题与习题 142

第四章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 144

第一节 概述 144

一、电磁环境和电磁辐射污染 144

二、电磁辐射污染源 144

三、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 145

第二节 电磁辐射基础 147

一、电场与磁场 147

二、电磁场与电磁辐射 147

三、射频电磁场 152

四、电磁辐射的量度单位 152

第三节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153

一、电磁辐射评价标准及相关计算方法 153

二、电磁辐射评价测量范围 160

第四节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技术 160

一、电磁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160

二、电磁辐射防治的基本方法 161

三、电磁辐射防治技术 169

四、电磁辐射控制应用实例 172

思考题与习题 175

第五章 放射性污染及其控制 176

第一节 概述 176

一、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 176

二、辐射的生物效应及其危害 176

第二节 辐射剂量学基础 179

一、辐射剂量学的基本量和单位 179

二、辐射防护有关的量和概念 182

第三节 放射性废物与防护标准 185

一、放射性废物及处理途径 185

二、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和分类 185

三、环境放射性防护标准 188

四、辐射防护一般措施 189

第四节 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 190

一、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190

二、放射性废液处理技术 200

三、放射性废气处理技术 204

第五节 放射性污染去污技术 207

一、概述 207

二、化学去污技术 208

三、机械去污技术 211

四、其他去污新技术 214

思考题与习题 216

第六章 热污染及其控制 218

第一节 概述 218

一、热环境 218

二、热污染 219

第二节 水体热污染 222

一、水体热污染的影响 222

二、水体热污染的防治 223

第三节 热岛效应 224

一、城市热岛效应 224

二、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 224

三、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226

四、城市热岛效应的防治 228

第四节 温室效应 228

一、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228

二、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 229

三、温室效应的影响——全球变暖 232

四、温室效应的综合防治 234

第五节 热污染评价与标准 235

一、水体热环境评价与标准 235

二、大气热环境评价与标准 235

第六节 热污染控制技术 239

一、节能技术与设备 239

二、生物能技术 244

三、二氧化碳固定技术 246

思考题 247

第七章 光污染及其控制 248

第一节 概述 248

一、光环境 248

二、光源及其类型 250

三、光污染 252

第二节 光学基础 255

一、光的基本物理量 255

二、电光源的基本技术参数 261

第三节 光环境评价与质量标准 263

一、天然光环境的评价 263

二、人工光环境的评价 264

第四节 光污染防治技术 269

一、可见光污染防治 269

二、红外线、紫外线污染防治 271

思考题 273

参考文献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