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言 1
1.1 选题背景 2
1.1.1 可持续发展:一种新的发展观 2
1.1.2 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
1.1.3 黄土高原地区所面临的问题 4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4
1.2.1 国外发展概况 4
1.2.2 国内发展概况 9
1.2.3 问题与启示 15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创新尝试 16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1.3.2 研究内容 18
1.3.3 研究基础与使用资料 20
1.3.4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20
参考文献 21
2.1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特征 25
第2章 研究区域基本特征 25
2.1.1 自然环境特征 26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8
2.2 丘陵沟壑区基本特征 28
2.2.1 特殊的景观格局和经济区位 29
2.2.2 严重的水土流失 29
2.2.3 水资源匮乏 32
2.2.4 社会经济发展滞缓 32
2.2.5 农业资源的开发潜力 33
2.2.6 甘肃黄土高原及丘陵沟壑区 34
2.3 甘肃定西唐家堡河流域及高泉小流域的基本特征 34
2.3.1 唐家堡河流域土地资源 35
2.3.2 唐家堡河流域植被特征 36
2.3.3 唐家堡河流域气候特征 36
2.3.4 唐家堡河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37
2.3.5 高泉小流域的自然与经济特征 38
2.4 甘肃庄浪县基本特征 39
2.4.1 地形地貌和环境状况 39
2.4.3 植被覆盖和生物多样性 40
2.4.2 水资源状况 40
2.4.4 耕地资源及土地生产力 41
2.4.5 人口与经济发展 41
参考文献 41
第3章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3
3.1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概述 43
3.1.1 土地是大自然长期作用形成的产物 43
3.1.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内容是协同和公平 44
3.2.1 区域土壤侵蚀背景与治理技术 46
3.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体模型——高泉模式 46
3.2.2 土壤侵蚀及其时空格局 47
3.2.3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48
3.2.4 小流域水土保持实体模型效果分析 53
3.2.5 土地侵蚀治理措施配置的原则 55
3.3 梯田建设与高效开发——庄浪模式 55
3.3.1 庄浪县情概述 56
3.3.2 梯田建设的历程与经验 57
3.3.3 梯田的环境和经济效应 59
3.3.4 庄浪模式及其前景分析 62
3.4 土地利用结构变动分析 65
3.4.1 主要影响因素 66
3.4.2 社会因素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动的作用 66
3.4.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对策 68
参考文献 69
第4章 降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72
4.1 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资源特征 72
4.2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农业产出的关系 75
4.3 雨水资源利用的趋势和进展 77
4.3.1 国际雨水利用概况 77
4.3.2 雨养农业技术的发展 78
4.4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集水农业 80
4.4.1 集水农业的兴起 80
4.4.2 集水农业技术体系 81
4.4.3 研究进展及应用效果 82
4.4.4 对集水农业的评价与展望 84
4.5.2 探索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模式 87
4.5 对深化黄土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思考 87
4.5.1 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认识和利用水资源 87
参考文献 88
第5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农业及其范式 91
5.1 生态农业:SARD的实现形式 91
5.2 生态农业的生态经济学解释 93
5.3 生态农业的实践 94
5.4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农业的典型范式 96
5.4.1 农牧复合生态农业范式 97
5.4.2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庭院经济范式 103
5.5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能流分析 105
5.5.1 绿色植物亚系统 106
5.5.2 畜牧业亚系统 107
5.5.3 人文活动亚系统 108
5.5.4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能流分析的基本结论 109
参考文献 110
6.1.1 单指标评价法 112
6.1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进展 112
第6章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分区规划 112
6.1.2 指标体系评价法 114
6.2 区域SARD评价及其原则 115
6.2.1 关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115
6.2.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16
6.3 黄土丘陵沟壑区SARD评价 117
6.3.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117
6.3.2 指标权重的赋值 120
6.3.3 小流域SARD综合评价:以高泉为例 124
6.4 县域SARD综合区划 127
6.4.1 综合区划的分区原则与指标体系 127
6.4.2 县域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划的实例:庄浪县 128
参考文献 137
第7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及其应用 139
7.1 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 139
7.1.1 古典经济学中的可持续思想萌芽 139
7.1.2 新古典经济学视野中的资源与环境 140
7.1.3 从“增长的极限”到生态经济学 141
7.2 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142
7.2.1 生态经济学及其特点 142
7.2.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143
7.3 生态价值论 145
7.3.1 生态道德观 145
7.3.2 劳动价值论和生态价值论 146
7.3.3 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价值 148
7.4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可持续性的微观解释 149
7.4.1 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 149
7.4.2 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简述 150
7.4.3 外部性理论的发展及其矫正 151
7.4.4 时间维度上的外部性与代际公平 153
7.5 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机制 154
7.5.1 土地退化的经济成本 155
7.5.2 市场体制缺陷与土地利用目标错位 155
7.5.3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与措施 158
7.5.4 高泉小流域的个案分析 160
参考文献 162
第8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SARD战略研究 164
8.1 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65
8.1.1 市场经济体系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165
8.1.2 农业资源的资本化和市场化经营 165
8.1.3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走新型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169
8.1.4 推进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171
8.2 依托制度创新,建设绿色生态经济 175
8.2.1 土地制度创新——明晰产权 176
8.2.2 投入机制的创新——生态转移支付 177
8.2.3 人口问题与人力资源开发 178
8.2.4 以人为本的扶贫开发模式创新 180
8.3 可持续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体制的创新 181
8.3.1 可持续农业技术的研发 181
8.3.2 农业推广的体制创新 183
参考文献 185
后记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