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索 3
童年:儿童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3
从发生认识论看儿童文学的特殊性 13
儿童文学本体观的倾斜及其重建 22
儿童文学:在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 34
童话的立体结构与创新 37
论儿童审美心理建构对儿童文学文本构成形态的影响 40
经典 经典意识 46
略论儿童文学的深度及其实现方式 55
略谈儿童文学的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研究 59
简论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62
恐怖美学及其艺术策略 68
略谈开展儿童文学的创作心理研究 74
幼儿文学:可能的艺术空间——当代外国幼儿文学给我们的启示 76
一些故事,一些思考 84
论童话及其当代价值 88
确立少儿散文的评论意识和理论话语 96
批评的挣扎 98
中学生:一种阅读现实的报告 101
不安分的少年读者 113
闲暇生活与中学生审美发展 116
早慧的年代——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体系建设回眸之一 125
批评纵横 125
回归正途——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体系建设回眸之二 135
1949-1989浙江儿童文学研究概述 145
我国儿童文学研究现状的初步考察 151
商业浪潮冲击下的文化绿洲 162
近年儿童文学研究观感 166
在儿童文学学术海洋里荡桨而驶——谈蒋风的儿童文学研究 169
批评的品格——序周晓《少年小说论评》 176
我们思想舞台上的优雅舞者 182
青春的出场 188
幼儿文学的理论自觉——评《幼儿文学ABC》 195
读曹文轩的《论“成长小说”》 199
在阅读与诠释之间 203
评论《电脑多媒体时代中童话创作的延展与变貌》 206
儿童文学本体建构与90年代创作走势——与友人班马对话 208
儿童文学接受之维 223
第一章 导论:走向接受之维 223
一 20世纪:读者的复活 223
二 历史一瞥 229
三 面向当代理论现实的思考 233
一 儿童读者与成人读者 243
第二章 创作与接受之间的对话 243
二 创作的预设 249
三 儿童接受动机初探 254
四 对话姿态 259
第三章 文学能力及其结构 265
一 有准备的读者 265
二 文学能力与智力结构 269
三 文学能力的三个层面 273
四 “语言—符号”能力的重要性 279
第四章 文学能力的动态建构 287
一 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 287
二 生理机制的发展与生理能量的作用 289
三 心理机制与语言能力的发展 292
四 文化造型 297
五 文学经验的累积 301
六 文学能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建构 305
第五章 文本及其存在方式 311
一 文本的两种传播形式 311
二 文本的立体结构:语音、语象、意味 314
三 文本的空白和不确定性 319
四 文本价值的多元化 322
一 接受:文本的再建 327
第六章 文本与接受 327
二 接受水平的三位级差 329
三 下位接受与上位接受 334
四 接受偏离与背叛 337
第七章 接受的现实分化 343
一 儿童读者文学能力的差异及其分化 343
二 年龄变量 345
三 性别差异 349
四 智力因素 353
五 其他变量所导致的接受分化 356
一 “场”概念的引入 361
第八章 接受与社会文化场 361
二 家庭与学校 363
三 同辈群体和青少年亚文化 368
四 当代艺术文化场 371
第九章 接受与当代儿童文学艺术实践 381
一 当代儿童文学的接受疑难 381
二 寻求新的视野融合 384
三 探索性作品所表达的接受观念 387
四 结束语:走向新的接受时代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