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取向 1
1.宗教研究的“文化—伦理—结构”走向 1
2.从理论到经验的宗教研究 4
3.宗教的社会学研究 7
4.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 11
二、宗教变迁及其社会场域 18
1.当代中国宗教的社会性及其研究方法 18
2.社会性与世俗性问题 21
3.宗教“五性”、“七性”、社会性 25
4.宗教社会性的呈现形式 28
5.宗教社会性及其社会控制 31
三、宗教社会性及其表达 37
1.公共宗教:中国宗教的传统形态 39
2.私人信仰:中国宗教的先天型社会缺失 46
3.内部行政事务:宗教管理的单位特征 50
4.宗教团体:中国宗教社会性的初步表达 55
5.活动场所:中国宗教社会性的空间形态 61
6.宗教式合作团体:宗教合法性及其社会性关联 67
1.研究的概念与方法 78
四、制度变迁与功能定位 78
2.当代中国宗教的制度安排 84
3.制度化的宗教活动空间 88
4.作为社会团体的宗教组织 91
5.预设在“第三部门”的宗教活动空间 96
6.“民办非企业”:新型的宗教活动空间 104
7.宗教与社会界限的多元化 109
五、功能整合与职能分隔 117
1.问题的提出 117
2.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区隔方法 122
3.宗教团体、组织的基本构成 135
4.当代基督教教会组织及其结构特征 142
5.教会组织的行动逻辑 150
6.国家社会间的“合作团体” 162
7.教会组织的合作功能 167
六、当代中国佛教的制度变迁 175
1.A寺的简介及问题的提出 176
2.当代寺庙的制度安排 177
3.寺庙活动的制度化形式 182
4.寺庙组织的运作机制 186
5.寺庙经济活动的制度框架 189
6.制度变迁的认知模式 193
7.社团式运作的科层组织 198
七、“礼仪之争”的历史痕迹 204
1.道明会教区的建立 204
2.从补儒批佛到佛耶共存 207
3.佛耶共契的“游戏规则” 209
4.从礼仪之争到礼仪共生 211
5.宗教生活习俗化 212
6.生活中的再交涉 215
八、本色化与社会化 218
1.“利玛窦规矩”的历史延伸及其上海基督教社会化的起点 218
2.作为公共社会组织的基督教教会 223
3.祛除“洋相”:中国化与社会化 229
九、神俗分界:天主教社会理念的制度表达 239
1.“教会”的法定概念 240
2.教会组织的法人形态 244
3.以神俗分割为中心的社会理念 247
4.制度宗教及其社会实践意义 250
十、属性与身份的社会性整合 257
1.现代公民的属性与身份 258
2.作为另一种社会化的宗教、民族认同方式 261
3.宗教民族主义的现代构成 263
4.民族、宗教、国家间的认同特征 266
5.宗教、民族资源的社会化整合路径 271
十一、宗教资源的制度整合路径 277
1.问题的提出 277
2.宗教和谐及其资源的制度整合 278
3.宗教制度:宗教进入和谐社会构建过程的准入机制 281
4.从“制度宗教”到“宗教制度”的变迁 285
5.作为“局部秩序”的宗教制度 290
十二、宗教合法性及其获得方式 296
1.宗教合法性概念 296
2.政教分离与宗教合法性的基本构成 298
3.宗教法人与宗教合法性的制度化 300
4.宗教间的平等与宗教合法性的社会形式 304
5.宗教合法性的强制程序 307
跋 313
后记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