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为什么要研究国有金融机构 2
一、国有金融机构的地位 2
二、社会责任与义务 8
三、违规的危害 11
第二节 全书结构安排 14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16
小结 20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2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22
第二节 从厂商理论到现代代理理论 25
第三节 信任与缘系结构 30
第四节 政府与市场之争 35
小结 40
第三章 国有金融机构行为扭曲的原因 42
第一节 分离均衡与斯宾塞—莫里斯条件 42
一、市场条件下的两银行博弈 45
第二节 不恰当的干预对均衡的扰动 45
二、揽储风波的背后:政府的“手” 47
第三节 差分方程的时间路径 53
第四节 大公司效应 57
一、模型要素构造 58
二、求解违规概率与监管概率 60
三、规模越大越好吗 62
小结 64
第一节 倾斜的政策天平 66
第四章 监管的两难困境 66
第二节 监管效果为何不理想:法律的视角 75
一、规则漏洞诱发新的违规 76
二、规则执行弱化诱发新的违规 77
第三节 监管效果为何不理想:犯罪经济学的视角 79
一、最优犯罪量 79
二、预期收益与成本 81
三、要素分析 82
第四节 罚没刑、自由刑和生命刑的互补 84
小结 86
第五章 企业家与制度设计 88
第一节 国有金融机构缺乏企业家 88
一、企业家素质 88
二、国有金融机构为什么缺乏企业家 90
第二节 银行经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僚与代理人模型 94
一、官僚的追求目标 94
二、国有金融机构的经营者为什么是官员 97
三、银行经理的效用函数 100
第三节 制度安排与合理均衡 101
一、模型要素构造 102
二、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104
三、对市场违规的再解释 105
小结 108
第六章 监管的强度与区间选择 110
第一节 监管的复杂性 110
一、系统熵与功的转化 111
二、市场有序应满足的条件 114
第二节 混沌的外部约束 116
一、有序度与扰动强度 117
二、对趋混过程的考察 122
第三节 寻找监管的合理区间 126
小结 130
第七章 非正式制度安排:道德与文化约束 131
第一节 诸子学说与国民性 131
一、儒家的仁治与诚、仁、中和 132
二、法家的法治与礼、法并举 135
三、道家的无为而治与无为、柔弱 137
第二节 继承传统文化精华 138
一、律己 138
二、律人 141
三、法治 143
第三节 弘扬先进文化 146
第四节 与正式制度安排的互濡 147
小结 148
主要参考文献 150
后记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