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科书 卫生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洪权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64
  • ISBN:14048·2919
  • 页数:26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空气与气候卫生 3

第一节 空气化学组成及其卫生学意义 3

一、氧 3

二、二氧化碳 4

第二节 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护 5

一、大气污染及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5

二、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8

三、大气污染的防护措施 9

第三节 空气理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10

一、太阳辐射 10

二、空气电离 14

三、气温 15

四、气湿 16

五、气流 17

六、气象条件对机体热交换的综合作用及其评价方法 18

七、气压 23

第四节 气候卫生 26

一、气候与健康的关系 27

二、气候分类和我国气候概况 27

三、气候适应 29

第三章 土壤卫生 31

第一节 土壤的卫生学意义 31

第二节 土壤的性状 31

一、土壤的构成和理学性状 31

二、土壤的化学组成 32

三、土壤的微生物 32

四、土壤的空气、温度及水分特性 33

第三节 土壤的污染与自净 34

二、细菌学指标 35

三、蠕虫学指标 35

第四节 土壤的卫生评价 35

一、化学指标 35

第五节 土壤卫生改善原则 36

第四章 水与给水卫生 37

第一节 水的卫生学意义 37

第二节 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学要求 37

一、水质及其卫生学要求 37

二、用水量 43

一、水源种类及其特点 44

第三节 给水卫生 44

二、水源选择 45

三、给水方式 46

四、水的自净作用 47

五、水源污染及卫生防护源则 47

第四节 水的净化与消毒 51

一、水的净化处理方法 51

二、饮水消毒 53

二、居民区的用地选择 56

一、居民区规划的意义 56

第五章 居民区规划与住宅卫生 56

第一节 居民区规划卫生 56

三、居民区的功能分区 57

四、居民区的绿化 59

五、居民区的街道与给水 61

第二节 住宅卫生 62

一、住宅的卫生意义 62

二、住宅设计的卫生学要求 63

三、住宅微小气候的卫生学要求 65

四、住宅的防寒、防暑、隔音与防潮 67

五、住宅的采暖 71

六、住宅的通风换气 74

七、住宅的采光与照明 77

八、工地居住建筑的卫生要求 80

二、污物处理是防止空气、土壤和水源污染的根本措施之一 82

一、污物处理是一项除害灭病的治本措施 82

第一节 居民区污物处理的意义 82

第六章 居民区污物处理 82

三、污物是重要的肥源,也是工业原料的一个来源,因而有相当的利用价值 83

第二节 污物的分类和产量 83

一、固体污物 83

二、液体污物 83

第三节 污物处理的基本要求及污物处理系统 83

一、污物处理的基本卫生要求 83

二、污物处理系统 84

第四节 垃圾的处理 84

一、垃圾的收集和运出 85

二、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85

第五节 粪便的处理 88

一、粪便的收集和运出 88

二、粪便的处理 88

二、下水道系统处理法 89

第六节 污水处理 89

一、渗坑处理法 89

第七章 营养卫生 92

第一节 营养卫生的意义 92

一、营养对居民键康的影响 92

二、合理营养的卫生要求 92

三、社会制度与营养卫生问题 93

第二节 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 93

一、营养素的卫生意义 93

二、热能及其需要量 100

三、营养生理标准及其执行原则 101

第三节 食品卫生与公共膳食卫生 103

一、食品与食品卫生 103

二、食品贮藏及其卫生要求 106

三、公共膳食的卫生学要求 106

一、食物中毒 111

第四节 饮食性疾患及其防治原则 111

二、饮食性感染 116

三、营养缺乏病的原因和预防 117

四、饮食性疾患的综合预防措施 117

第五节 营养卫生调查 118

一、营养卫生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118

二、营养卫生调查的方法 119

三、调查结果的评定 124

第八章 医疗预防设施卫生 126

第一节 医疗预防设施卫生的意义 126

一、建立良好的疗养环境 126

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126

第二节 医院建筑设计的卫生要求 126

一、医院的地段选择 126

二、医院的建筑类型 127

三、医院的总平面布置 127

四、医院的各种建筑物及其内部设计 128

五、传染病房的卫生要求 131

第三节 医院的卫生管理 131

一、病人入院出院的卫生制度 131

二、病室卫生制度 132

三、病人的合理生活制度 132

四、保护工作人员健康的卫生制度 133

五、候诊室与门诊的卫生宣传教育 133

第四节 病人的膳食供应与管理 133

一、保证病人的营养条件 134

二、密切配合其他治疗处理 134

三、严格遵守卫生制度 134

第九章 儿童少年卫生 135

第一节 儿童少年的发育和健康状况 135

一、儿童少年身体发育的基本特点 135

二、儿童少年心理发育的过程 138

第二节 教育过程卫生 139

三、儿童少年的健康状况 139

一、教育过程卫生的生理学基础 140

二、生活制度 140

三、教养与教学工作 143

四、生产劳动教育卫生 146

五、体育运动与自然因素锻炼卫生 147

六、虚弱儿童 151

第三节 教育设施的设计、设备、教具卫生 151

一、地段选择 152

二、地段的面积和布置 152

三、教室的卫生要求 152

四、教具卫生 154

第四节 儿童少年教育设施中的医疗预防工作 157

一、儿童少年设施的卫生组织,医务人员,保健教师的工作 157

二、学校卫生教育 158

三、儿童设施传染病的预防 159

第十章 劳动卫生 161

第一节 劳动生理 162

一、作业时的能量代谢 163

二、作业时机体的调节和适应 165

三、影响作业能力的因素与疲劳的产生 167

四、提高作业能力、预防疲劳的措施 168

第二节 不良体位及个别系统和器官的过度紧张对机体的影响 169

一、工作中的体位 169

二、个别系统和器官的紧张所引起的疾病 170

三、预防措施 170

第三节 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 171

一、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 171

二、高温生产环境对人体的危害 172

三、防暑降温的原则措施 173

一、生产性灰尘的来源和分类 175

二、生产性灰尘的理化性质及其卫生学意义 175

第四节 生产性灰尘 175

三、生产性灰尘对人体的影响 176

四、尘肺 177

五、防尘措施 182

第五节 生产性噪音和震动 184

一、噪音和震动的基本概念 184

二、噪音对机体的影响 185

三、震动对机体的影响 187

四、预防噪音和震动的基本措施 188

第六节 职业中毒 189

一、生产性毒物、职业中毒的概念 189

二、毒物侵入机体的途径 189

三、毒物在体内的变化、蓄积和排出 190

四、毒物的作用方式及其表现形态 190

五、决定毒物作用的因素及条件 191

六、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 193

八、几种常见的职业中毒 194

七、职业中毒急救的一般原则和措施 194

第七节 生产性外伤 202

一、生产性外伤的分类 202

二、生产性外伤的原因 203

三、生产性外伤的统计分析方法 203

四、生产性外伤的急救 204

五、生产性外伤的预防 204

第八节 工业企业设计的卫生要求 204

一、工业企业建筑物的卫生要求 205

二、工业通风 206

三、工业照明 208

第九节 机械制造工业的劳动卫生 211

一、铸造车间 211

二、锻造车间 212

三、热处理车间 213

四、机械加工车间 213

五、装配车间 214

六、机械制造工人的患病率和外伤 215

第十节 农业劳动卫生 216

一、气象条件 216

二、灰尘 217

三、农药中毒 217

四、农业外伤 220

五、不良体位和过度紧张 220

六、职业性皮肤病及传染病 220

七、妇女与未成年人的劳动保护 221

第十一章 放射卫生 223

第一节 放射卫生的意义 223

一、放射卫生的对象和任务 223

二、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23

第二节 基本物理知识 223

一、放射性 223

一、射线的生物学作用 224

二、射线的性质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24

第三节 射线对机体的影响 224

二、影响射线作用的因素 225

三、放射损伤及放射病 225

第四节 放射性工作中的卫生防护 226

一、自然本底、容许标准及卫生防护要求 226

二、使用封闭性放射源工作中的卫生防护措施 228

三、使用开放性放射源工作中的卫生防护措施 229

第五节 放射性污物的处理 230

一、放射性污物处理的卫生意义 230

二、放射性污物处理的方法 230

第十二章 卫生统计 232

第一节 卫生统计方法 232

一、卫生统计的意义及步骤 232

二、统计计划 232

三、统计调查 233

四、统计整理 234

五、相对数 235

六、标准化法 237

七、平均数 238

八、变异度 240

九、抽样误差 242

十、图示法 244

第二节 人口统计 245

一、人口统计的意义及其研究的基本方法 245

二、人口资料的搜集 245

三、静态人口资料的分组 246

四、人口构成图 246

五、出生率指标 248

六、死亡率指标 248

一、疾病统计的意义及其研究的基本方法 250

二、一般疾病的统计 250

第三节 疾病统计 250

三、一时性劳动能力丧失的疾病统计 253

四、住院疾病统计 255

第四节 发育统计 256

一、发育统计的意义 256

二、研究发育常用的指标 256

三、发育调查与资料整理 256

四、发育指标的评价 257

一、卫生宣教的意义与任务 260

第十三章 卫生宣教与卫生培训 260

第一节 卫生宣教 260

二、卫生宣教的原则 261

三、卫生宣教的方法 262

四、医疗预防机构中的卫生宣教 264

第二节 卫生培训 265

一、卫生培训的意义与任务 265

二、卫生培训的方法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