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磁场理论 1
1.1 经典磁场理论 1
1.1.1 磁荷和磁矩 1
1.1.2 磁感应、磁场强度和磁化强度 2
1.1.3 磁化强度和外部磁场强度 4
1.2 现代磁场理论 5
1.2.1 磁场和电场 5
1.2.2 矢量场理论简介 6
1.2.3 磁场的特点 8
1.2.4 磁感应的矢量势 9
1.3 永磁体的磁场 11
1.4 近似的磁路分析 12
第二章 磁性材料 15
2.1 材料的磁特性 15
2.2 弱磁性材料和超导体 16
2.3 亚磁性和强磁性材料 18
2.4 永磁体 20
2.5 低频区域的软磁性材料 22
2.6 高频区域的软磁性材料 23
2.7 磁性薄膜和磁性针的磁化特点 27
2.8 磁性液体和磁变性材料 30
2.9 磁阻材料和元件 32
第三章 磁学效应 34
3.1 电磁场感应 34
3.2.1 霍尔效应 36
3.2 电磁效应 36
3.2.2 磁阻效应 38
3.3 磁致弹性效应 41
3.4 磁光效应 41
3.5 超导效应 43
3.6 核磁共振效应 44
3.7 绝热去磁致冷效应和热开关 45
3.8 磁光谱塞曼效应 48
4.1.1 霍尔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50
4.1 霍尔传感器 50
第四章 磁传感器Ⅰ 50
4.1.2 霍尔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偏置电压 51
4.1.3 薄膜式霍尔传感器 53
4.1.4 分子束外延法薄膜霍尔传感器 54
4.1.5 其他形式的霍尔传感器 55
4.1.6 霍尔传感器的主要应用 59
4.2 磁阻传感器 66
4.2.1 磁阻传感器的设计 67
4.3 磁变形传感器 70
4.2.2 金属涡流探测装置 70
4.3.1 力矩传感器 72
4.3.2 力和位移传感器 75
4.4 磁门磁强传感器 78
4.4.1 双频磁门磁强计 79
4.4.2 圆环形的磁门磁强计和正交磁门磁强计 81
4.4.3 微型磁强计和多轴磁强计的设计 84
4.5.1 空气芯感应线圈磁场传感器 85
4.5 感应线圈磁场传感器 85
4.5.2 磁芯感应线圈磁场传感器 88
4.5.3 射频识别装置中的感应线圈 89
4.6 感应传感器 91
4.6.1 永磁体类位移感应传感器 91
4.6.2 感应测速发电机 92
4.6.3 LVDT位移传感器(线性变量差分变压器) 93
4.6.4 变电感传感器 96
4.6.5 同步传感器和感应同步器 98
4.7 涡流传感器 100
4.7.1 涡流传感器的原理 100
4.7.2 涡流速度表 101
4.7.3 涡流式的邻近仪 102
4.8 磁开关 103
第五章 磁传感器Ⅱ 107
5.1 超导量子干涉装置 107
5.1.1 直流超导量子干涉装置 109
5.1.2 交流超导量子干涉装置 112
5.2 谐振式磁强仪 115
5.2.1 质子进动磁强仪 115
5.2.2 奥豪申效应质子磁强仪 118
5.2.3 光激发磁强仪 119
5.3 磁光传感器 122
5.3.1 偏振式的磁光传感器 122
5.3.2 抗磁材料的磁光电流变压器 123
5.3.3 透明铁磁材料的磁光电流变压器和无损探伤 124
5.4 利用电磁力实现零点补偿的传感器 125
5.4.1 传感器的零点补偿和闭环控制 125
5.4.2 倾斜仪和压力计中的零点力补偿 133
5.5 其他磁传感器 134
5.5.1 磁流量计 134
5.5.2 磁流体角速度仪 134
5.5.3 磁性液体的加速度仪和倾斜仪 135
5.5.4 磁氧气探测器 135
5.5.5 磁力显微镜 136
6.1 纵向磁记录装置 138
第六章 磁信息的记录和提取 138
6.2 不同磁头的磁场分布 141
6.3 磁信息的读取 143
6.4 垂直磁记录装置 146
6.5 磁阻材料所制成的磁头 147
6.5.1 磁阻式的读取磁头 147
6.5.2 磁性薄膜的喷镀 149
6.6.1 光盘信息的记录和读取 150
6.6 磁光记录方法 150
6.6.2 磁光盘的热磁信息记录 153
6.6.3 高密度的磁光盘的发展 155
6.7 现代磁记录载体 157
第七章 磁动力和磁悬浮装置 160
7.1 磁工业装置 160
7.1.1 磁分离、磁吸附、磁轴承、磁齿轮和磁联轴节 160
7.1.2 磁线圈、变压器、电机和发电机 162
7.1.3 磁感应加热和磁导向装置 169
7.1.4 磁性液体的工业应用 171
7.1.5 磁变性材料的工业应用 172
7.2 磁悬浮理论 173
7.2.1 超导体的特点和它在磁悬浮中的作用 173
7.2.2 磁应力和磁强度的概念 175
7.2.3 电磁悬浮和电动悬浮 178
7.2.4 魏氏磁阵列悬浮 179
7.3 现代加速器中的磁场 180
7.3.1 两磁极磁场和磁硬度 180
7.3.2 聚焦四磁极磁场 182
7.4 等离子磁场和飞行器的太阳风推进 184
7.5 磁屏蔽 185
第八章 断层显像和核磁共振 187
8.1 计算机断层显像 187
8.2 雷登变换理论 189
8.3 核磁共振扫描仪 191
8.4.1 磁旋系数和喇吗频率 192
8.4 核磁共振的原理 192
8.4.2 核子的磁化和激发 193
8.4.3 梯度磁场和激发磁场的分量 195
8.4.4 回声测量和重新定相位 196
8.5 核磁共振信号的频率和相位编码 198
8.5.1 频率编码的方法 198
8.5.2 相位编码的方法 199
8.5.3 三维人体成像 200
8.6 核磁共振中的雷登变换 201
第九章 集成电路和电磁波领域的磁学应用 203
9.1 超导跃迁点测辐射热计 203
9.2 超导隧道集光子接收器 207
9.3 SIS集混频器 208
9.3.1 非线性函数的变频原理 208
9.3.2 射电接收器中的本振和混频 210
9.4 微波吸收涂层 211
9.5 超导集成电路的发展 212
索引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