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运用解释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 1
二、引入解释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 10
三、需要加以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7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何以可能 24
一、“人类共通感”与“人类精神的同质性” 24
二、人类交往共同体与普遍价值观 35
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 47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 61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理解间距”问题 79
一、理解的时间性与“时间间距” 79
二、理解的语言性及其语言间距 96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间距”的存在中实现其可能性 114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解释学循环”问题 12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中的自身意义循环 12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中与解释者之间的生命循环 141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中与中华民族世界经验的本体论循环 151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视域交融”问题 16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解释者之间的视域融合 16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视域融合 173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对它的各种阐释的多重融合 183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视域融合”中展开其可能性 192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解释学应用”问题 20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其在应用中的理解 20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其在应用中的创新和发展 217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面向实践与未来的筹划 224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各种流行口号的关系 23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回到马克思” 23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让马克思走入当代” 241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 245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思想化” 248
主要参考文献 253
后记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