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易经教材六种》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邹学熹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743555
  • 页数:51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六部分,分别为易学史和各家学说,易学基础学、易学应用学、易学大传学、易学与医学、易学本经学,其中易学与医学比较系统的阐释易学与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的联系,并附有易,医经验方和临床验方。全书深入浅出,便于初学者研究。

易学史及各家学说 3

上篇 易学史 3

概说 3

第一章 上古时期易学 4

附:《稀世珍宝:易经卦图》 5

第二章 中古时期易学 7

第一节 汉代易学 7

附:邹学熹补张机仲景略传 11

第二节 魏晋易学 12

第三节 隋唐易学 15

第三章 近古时期易学 17

第一节 宋代易学 18

第二节 金元易学 20

第三节 明清易学 21

第四章 从民国至现代时期易学 27

第一节 易学在国内发展概况 27

第三节 在国内外掀起的易学热 30

第二节 易学在国外流传情况 30

下篇 易学各家学说 32

概说 32

第五章 盖天学派 33

第六章 占筮学派 34

第七章 象数学派 38

第八章 义理学派 39

第九章 图象学派 40

第十章 训诂学派 41

第十一章 汇通学派 42

第一节 对易学本身各派理论的汇通 42

第二节 易学理论与各门学科的汇通 44

附录一 易学专业教学计划 45

附录二 《易学史及各家学说》教材教学大纲(草案) 46

易学基础学 51

上篇 运气学说 51

概说 51

二、标竿测影 53

一、土圭测影 53

第一节 昼参日影 53

第一章 运的观测 53

三、日运与晷景 54

四、日行三道 56

五、星体交叉和卦爻计数 56

第二节 夜考极星 58

一、月亮 59

二、北极 60

三、北斗 61

四、列宿 62

五、双重列宿与五天气 63

六、五星 64

第二章 运的纪理 66

第一节 易卦对年月日时的纪理 67

一、日以实之 67

二、月以闰之 67

三、时以分支 68

四、年以周之 68

一、天干 69

第二节 甲子数对天文历法的纪理 69

二、地支 70

第三节 岁首、岁差与置闰 72

第三章 气的观测 72

第一节 气的含义和内容 73

一、自然界的气 74

二、人体的气 75

一、气始而生化 77

二、气散而有形 77

第二节 天人之间气化活动的过程和主要方式 77

三、气布而繁育 78

四、气终而象变 78

第三节 内经观察气化活动的三纲领 79

一、气有多少与阴阳失调 79

二、形有盛衰与五行偏颇 80

三、上下相召与气机逆乱 81

第四章 气的纪理 82

第一节 律吕 82

二、律数法 83

一、损益法 83

第二节 五音 85

一、五音的确定 85

二、五音的由来 85

三、五音与心理、生理、病理的关系 85

四、五音太少 86

第三节 漏刻 87

下篇 易学三大基本规律 90

第五章 八卦 90

第一节 先天八卦图 92

第二节 后天八卦图 93

第三节 中天八卦图 95

第四节 周易六十四卦类别与排列组合 98

一、易卦的类别及其含义 98

二、六十四卦基本排列组合 100

第六章 河洛 103

第一节 河图结构及其天文依据 104

附:古河图 106

第二节 洛书结构及其天文依据 107

附:古洛书 109

第七章 河洛与术数 110

第一节 河图与术数 112

一、天地数 112

二、生成数 112

三、大衍数 113

四、万物数 114

五、河图数证图 115

第二节 洛书与术数 116

一、方阵 117

二、特殊方阵 119

第八章 太极 123

第一节 太极基本图式 124

一、太极基本模式图 124

二、古太极图 125

三、先天太极图 125

四、后天太极图 125

五、中天太极图 126

六、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图 127

七、太极阴阳离合图 128

八、太极发生发展变化图 130

第二节 太极“含三为一”法的运用 131

附:周敦颐《太极图说》 132

一、儒、释、道对太极含三为一法的运用 134

二、《黄帝内经》对太极含三为一法的运用 135

一、太极的整体观 136

第三节 太极与天人合一学说 136

二、太极与天人相应律、共通律 137

附录 《易学基础学》教材教学大纲(草案) 139

易学应用学 143

上篇 143

概说 143

第一章 易学与军阵 143

第二章 易学与兵法 146

第三章 易学与武术 157

一、在文艺方面 159

第四章 易学与文艺、文字 159

二、在文字方面 160

第五章 易学与生物 163

下篇 165

概说 165

第六章 易学与现代天文 165

第七章 易学与数学 168

一、刘世龙数学诗词 169

二、易学与莱布尼兹数学二进制 172

三、郑军先生关于太极太玄体系的论述 174

四、电子计算机八阶矩阵 176

第八章 易学与化学 180

一、化学元素周期基本图式 180

二、元素周期个别讨论 182

三、化学元素周期总图 186

第九章 易学与宗教 188

一、易学与佛学 188

二、易学与道教 190

第十章 易学与九流十家 191

一、儒家 192

二、道家 192

三、阴阳家 193

四、法家 193

五、名家 194

六、墨家 194

七、纵横家 194

八、杂家 194

九、农家 194

十、小说家 195

附录 《易学基础学》教材教学大纲(草案) 195

易学与医学 199

上篇 易学理论与中医学理的汇通 199

第一章 易学与内经理论的汇通 199

第二章 易学与伤寒论理论的汇通 201

第一节 《伤寒论》名称问题 201

第二节 六经由来及其排列次序 202

第三节 六经与标本中气及开阖枢 204

第四节 六经与经络关系 207

第五节 六经提纲及条文冠首 207

第三章 易学与金匮理论的汇通 209

第四章 易学与温病理论的汇通 215

第一节 温病两大辨证纲领的理论依据 215

第二节 温病学中需易理解释的疑难问题 220

第五章 易学理论在证治方药上的应用 224

第一节 易理在治则治法方面的应用 224

下篇 易学理论与中医学理的汇通 224

易学与医学 224

第二节 易理在方剂方面的应用 231

第六章 易学与中医五脏辨证及医易妙方 234

第一节 易学与中医五脏辨证体系 234

第二节 奇妙的八卦妙方、河洛妙方、太极妙方 246

附录 《易学与医学》教学大纲(草案) 254

系辞上传 260

第一章 天尊地卑 260

上篇 周易系辞传 260

周易大传学 260

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 262

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者也 263

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 264

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 265

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 267

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颐 268

第七章 易其至矣乎 268

第九章 天一地二 271

第十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272

第十一章 夫易何为者也 274

第十二章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276

系辞下传 279

第一章 八卦成列 279

第二章 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280

第三章 易者象也 283

第五章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284

第四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284

第六章 乾坤其易之门耶 288

第七章 易之兴也 289

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 291

第九章 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292

第十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293

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 294

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 294

第一章 参天两地而倚数 298

下篇 周易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298

第二章 将以顺性命之理 299

第三章 天地定位 300

第四章 雷以动之 300

第五章 帝出乎震 301

第六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302

第七章 乾健也坤顺也 303

第八章 乾为马坤为牛 304

第九章 乾为首坤为腹 304

第十章 乾天也故称乎父 305

第十一章 乾为天为圜 305

周易序卦传及杂卦传 311

序卦上传 313

序卦下传 315

杂卦传 318

《周易大传学》教学大纲(草案) 321

周易本经学 325

总论 325

上篇 《周易》上经三十卦 332

第一章 乾 332

第二章 坤 337

第三章 屯 341

第四章 蒙 344

第五章 需 347

第六章 讼 349

第七章 师 352

第八章 比 354

第九章 小畜 357

第十章 履 359

第十一章 泰 362

第十二章 否 364

第十三章 同人 366

第十四章 大有 369

第十五章 谦 372

第十六章 豫 376

第十七章 随 379

第十八章 蛊 382

第十九章 临 385

第二十章 观 387

第二十一章 噬嗑 390

第二十二章 贲 392

第二十三章 剥 396

第二十四章 复 398

第二十五章 无妄 401

第二十六章 大畜 403

第二十七章 颐 406

第二十八章 大过 408

第二十九章 坎 411

第三十章 离 414

下篇 《周易》下经三十四卦 417

第三十一章 咸 417

第三十二章 恒 420

第三十三章 遯 422

第三十四章 大壮 425

第三十五章 晋 428

第三十六章 明夷 430

第三十七章 家人 433

第三十八章 睽 436

第三十九章 蹇 438

第四十章 解 441

第四十一章 损 444

第四十二章 益 446

第四十三章 夬 450

第四十四章 姤 452

第四十五章 萃 455

第四十六章 升 457

第四十七章 困 459

第四十八章 井 462

第四十九章 革 465

第五十章 鼎 468

第五十一章 震 470

第五十二章 艮 474

第五十三章 渐 476

第五十四章 归妹 479

第五十五章 丰 481

第五十六章 旅 484

第五十七章 巽 487

第五十八章 兑 490

第五十九章 涣 493

第六十章 节 496

第六十一章 中孚 498

第六十二章 小过 502

第六十三章 既济 504

第六十四章 未济 507

《周易本经教材》教学大纲(草案)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