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Access 2003》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光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8429265
  • 页数:2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的组织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科发展特点。增加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应用数据库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既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共12章,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论、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Access数据库的设计、数据查询、使用高级查询——SQL语言、窗体设计、报表、Web页、宏操作、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BA以及数据库设计实例等。 本书适合作为各类高校学生学习数据库应用技术的教材。

序 1

前言 1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 1

本章学习目标 1

1.1 引言 1

1.1.1 什么是数据库 1

1.1.2 Access 2003的新增功能 1

1.2.2 人工管理阶段 4

1.2.1 数据库发展阶段的划分 4

1.2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 4

1.2.3 文件系统阶段 5

1.2.4 数据库系统阶段 6

1.2.5 高级数据库阶段 8

1.3 数据模型 10

1.3.1 数据模型 10

1.3.2 概念模型 10

1.3.3 实体联系模型 11

1.3.4 层次模型 14

1.3.5 网状模型 15

1.3.6 关系模型 15

1.3.7 面向对象模型 16

1.4 数据库系统结构 16

1.4.1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16

1.4.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7

1.5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8

1.5.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18

1.5.2 数据库系统的工作过程 21

1.6 Microsoft Access 2003数据库系统简介 22

1.6.1 Access的发展过程 22

1.6.2 Access的基本功能 23

1.7 Access 2003的基本结构 23

1.7.1 数据表 23

1.7.2 查询 24

1.7.3 窗体 24

1.7.4 报表 25

1.7.5 数据访问页 25

1.7.7 模块VBA 26

1.7.6 宏 26

习题 27

实训一 数据库对象 27

实训二 E-R图模型 27

第2章 关系数据库的模型 28

本章学习目标 28

2.1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28

2.1.1 关系的数据定义 28

2.1.3 关系模型、关系子模式、关系内模式 32

2.1.2 关系模型 32

2.2 EER模型到关系模式的转换 34

2.2.1 实体类型的转换 35

2.2.2 二元关系的转换 35

2.2.3 实体内部之间联系的转换 35

2.2.4 三元关系的转换 37

2.2.5 子类型的转换 37

2.3 关系代数 37

2.3.1 传统的集合运算 38

2.3.2 专门的关系运算 40

2.4.1 元组关系演算 44

2.4 关系演算 44

2.4.2 域关系演算 46

习题 47

第3章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 48

本章学习目标 48

3.1 引言 48

3.1.1 讨论范围 48

3.1.2 存储异常问题 48

3.2.1 属性之间的联系 50

3.2 函数依赖 50

3.2.2 函数依赖 51

3.2.3 函数依赖的逻辑蕴涵 52

3.2.4 码 53

3.3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54

3.3.1 第一范式(INF) 54

3.3.2 第二范式(2NF) 54

3.3.3 第三范式(3NF) 55

3.3.4 BCNF范式 56

3.3.5 多值函数依赖 58

3.3.6 第四范式(4NF) 59

3.3.7 关系模式小结 60

习题 61

第4章 Access数据库的设计 63

本章学习目标 63

4.1 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 63

4.2 建立数据库 64

4.2.1 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 65

4.2.2 创建空白数据库 70

4.3 数据表的建立 70

4.3.2 指定字段的数据类型 78

4.3.1 建立和命名字段 78

4.3.3 设置字段的属性 79

4.3.4 字段说明 80

4.3.5 定义主关键字 83

4.3.6 建立索引 84

4.3.7 排序 85

4.3.8 筛选记录 86

4.4 打开数据库 87

4.4.1 打开数据库文件 87

4.4.2 Access默认设置选项 88

4.5 修改数据表的结构 89

4.5.1 添加、删除、重命名字段和移动字段的位置 89

4.5.2 修改字段的数据类型 90

4.5.3 修改字段的属性 90

4.6 数据表关联 91

4.6.1 表间关系的类型 91

4.6.2 创建表间关系 91

4.7 数据库的转换 93

4.7.1 在Access 2003中使用旧版本的数据库 93

4.7.2 将Access 2003数据库转换为Access 97格式 94

4.7.3 将旧版本的Access数据库转换为Access 2003数据库 95

习题 95

实训三 用“设计视图”创建信息表 96

实训四 向信息表中输入数据并按要求排序 96

第5章 数据查询 97

本章学习目标 97

5.1 认识查询 97

5.2 建立查询的方式 98

5.1.3 查询条件 98

5.1.2 查询的种类 98

5.1.1 查询的目的 98

5.3 创建选择查询 99

5.3.1 使用向导创建选择查询 99

5.3.2 利用设计器创建选择查询 102

5.4 创建交叉表查询 105

5.4.1 使用向导创建交叉表查询 105

5.4.2 在“设计视图”下创建交叉表查询 108

5.6 创建操作查询 109

5.6.1 创建生成表查询 109

5.5 创建参数查询 109

5.6.2 创建删除查询 110

5.6.3 创建追加查询 112

5.6.4 创建更新查询 114

5.7 创建其他类型的查询 115

5.7.1 创建查找重复项查询 115

5.7.2 利用查询向导查找表之间不匹配的查询 116

5.8 保存查询 116

习题 116

实训六 建立并更新查询 117

实训五 选择查询的使用 117

第6章 使用高级查询——SQL语言 118

本章学习目标 118

6.1 SQL的数据定义 118

6.1.1 基本表 119

6.1.2 索引 121

6.2 SQL的数据操纵 122

6.2.1 查询 122

6.2.2 插入 129

6.2.3 删除 130

6.2.4 更新 131

6.3 视图 131

6.3.1 视图的建立和撤销 132

6.3.2 对视图的操作 133

6.3.3 视图的优点 134

6.4 SQL数据控制 135

习题 136

7.1 认识窗体 138

本章学习目标 138

第7章 窗体设计 138

7.1.1 窗体的结构 139

7.1.2 窗体的种类 139

7.2 窗体的用途 140

7.3 建立窗体 141

7.3.1 使用向导创建窗体 141

7.3.2 不用向导创建窗体 145

7.4 窗体窗口介绍 148

7.4.1 窗体的工具栏 148

7.4.3 “窗体设计”的工具箱 150

7.4.2 窗体弹出式菜单 150

7.5 窗体特性、控件属性及节的属性 160

7.5.1 窗体的主要属性 161

7.5.2 节的主要属性 162

7.5.3 控件的主要属性 162

7.6 将图片或其他OLE对象添加到窗体中 162

7.6.1 在窗体上编辑未绑定的图片或其他对象 162

7.7.2 加矩形 163

7.7.1 加线条 163

7.7 定制窗体的外观 163

7.6.2 在窗体中添加绑定对象框 163

7.7.3 文本 164

7.7.4 设置窗体属性 164

7.7.5 在窗体中添加当前日期和时间 165

7.7.6 设置控件属性 166

7.8 使用计算性表达式 168

7.9 在窗体中使用宏 169

7.10.1 改变当前的控制焦点、页号和记录号 170

7.10 设置值 170

7.10.2 查找记录 171

7.10.3 显示提示信息 171

7.10.4 打印窗体 172

7.10.5 利用宏来引入和导出数据 173

7.10.6 设计菜单 176

7.11 创建与使用主/子窗体 178

7.11.1 同时创建主窗体和子窗体 179

7.11.2 创建子窗体并将其添加到已有的窗体中 179

实训八 建立窗体 180

实训七 窗体的应用 180

习题 180

第8章 报表 181

本章学习目标 181

8.1 认识报表的用途 181

8.2 报表的结构组成 181

8.3 报表设计区 182

8.4 报表的分类 183

8.5 认识报表窗体 184

8.6.1 利用向导创建报表 187

8.6 设计报表 187

8.6.2 利用设计视图手工创建报表 189

8.6.3 用预定义格式来设置报表的格式 192

8.6.4 添加分页符和页码 192

8.6.5 使用节 193

8.6.6 在报表上绘制线条 194

8.6.7 在报表上绘制矩形 194

8.7 制作图表 194

8.8 创建子报表 195

8.10 设计复杂的报表 196

8.9 创建多列报表 196

8.11 打印预览报表 198

习题 199

实训九 报表的打印 199

实训十 制作报表 199

第9章 数据访问页 200

本章学习目标 200

9.1 概述 200

9.2 使用向导创建数据访问页 201

9.3.1 使用设计器创建数据访问页 204

9.3 使用设计器创建和修改数据访问页 204

9.3.2 编辑数据访问页 205

9.4 自动创建数据访问页 208

习题 209

实训十一 用数据页向导创建数据访问页 209

实训十二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一个数据访问页 209

第10章 宏操作 210

本章学习目标 210

10.1 宏的概念 210

10.1.1 宏的定义 211

10.1.2 消息循环与消息映射 212

10.1.3 窗体的事件属性 212

10.1.4 报表的事件属性 213

10.1.5 控件的事件属性 214

10.2 宏的分类 216

10.3 宏操作 217

10.3.1 操作数据的宏操作 217

10.3.2 执行命令的宏操作 217

10.3.3 实现导入/导出功能的宏操作 218

10.3.4 操纵数据库对象的宏操作 219

10.3.5 其他类型的宏操作 221

10.4 创建宏 222

10.5 向宏中添加操作 224

10.6 创建宏组 224

10.7 宏的条件表达式 224

10.8 执行宏 225

10.9 调试宏 226

实训十四 创建宏 227

实训十三 宏的应用 227

习题 227

第11章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BA 228

本章学习目标 228

11.1 VBA概述 228

11.1.1 为什么要使用VBA 228

11.1.2 VBA简介 229

11.1.3 VBA与Visual Basic和xBase的比较 230

11.2 模块、函数及程序 231

11.1.4 如何使用Visual Basic程序代码 231

11.3 VBA中的数据类型与数据库对象 233

11.3.1 VB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 233

11.3.2 VBA中的数据库对象 235

11.4 变量 235

11.4.1 隐含型变量 236

11.4.2 显式的变量 236

11.4.3 变量的作用域与生命周期 237

11.4.4 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 238

11.4.5 Visual Basic数组 239

11.5.1 理解对象、属性、方法和事件 241

11.5 将数据库对象命名为VBA程序代码中的变量 241

11.5.2 创建对象变量 242

11.6 变量命名的法则 243

11.7 符号常量 244

11.8 Access系统定义的常量 245

11.9 Access的固有常量 245

11.10 程序控制流程 246

11.10.1 以GoTo转移程序控制 246

11.10.2 条件语句 246

11.10.3 循环 249

11.11 处理执行时的错误 253

11.12 控制模块窗体 254

习题 255

实训十五 用向导生成应用窗体 255

实训十六 制作模块 255

第12章 数据库设计实例 256

本章学习目标 256

12.1 数据库设计概述 256

12.1.1 数据库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56

12.1.2 数据库设计过程 258

12.2 需求分析 259

12.2.1 确认用户需求,确定设计范围 259

12.2.2 收集和分析需求数据 259

12.2.3 需求说明书 260

12.3 概念结构设计 261

12.3.1 设计局部E-R图 262

12.3.2 综合成初步E-R图 263

12.3.3 初步E-R图的优化 265

12.4 逻辑结构设计 265

12.4.1 初始关系模式设计 266

12.4.2 规范化处理 267

12.4.3 模式评价与修正 267

12.5 物理设计 268

12.6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269

12.6.1 建立数据库 269

12.6.2 数据库的重组织和重构造 271

习题 272

实训十七 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步骤——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72

参考文献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