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文章 3
瞄准一流,建设高水平的研究性学院 曹顺庆 3
走进文新 熊兰 11
川大新闻教育的见证者 吴建 13
为和谐而劳动 陈欣 22
点点滴滴话当年 龚翰熊 28
望江的月光 龚志伟 42
新华社派我到苏州——一个驻站记者认识和报道一座城市的体会 李灿 44
同窗卅年 刘亚丁 54
四川大学赋 卢迎伏 57
走过5年——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科研工作纪实 欧阳宏生 59
谢师唯有军功章 秦光龙 64
掬捧心泉献华诞——写在校庆110周年暨新闻传播教育25周年之际 魏秋菊 68
难忘川大上学时 萧源锦 72
四川大学的“国际大管家”——记中国第一位CPM赵永庄女士 赵永庄 供稿 77
一件往事 赵振铎 81
“黄埔一期”的校园生活 吴建 曾彤 84
喜迎校庆日 想起向院长——忆川大文学院向仙乔老院长和在川大生活的二三事 崔洁华 97
教学科研论文 103
寡占模型与成都报业市场的价值博弈 白冰 103
关于新闻传播类广告专业学生视觉图形表现与传播艺术教学之思考 曹邑 111
全国高等影视教育现状与我们的专业学科发展思路 曹俊兵 118
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广告文化批判 陈翔 134
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现实与反思 何志钧 150
我与纪录片课 侯洪 158
为什么说我们已经进入广义大众传媒时代 蒋荣昌 164
在中国西部进行环境新闻学教育的探索 蒋晓丽 王积龙 168
省略与回忆 李苓 175
解析马克思文艺思想的一种新思——《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研究》导言 李益荪 186
向大师学习,让学生在专业的天空中飞起来——广告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刘平 191
课堂,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广告经营管理”教学的一点体会 彭虹 196
理论与实际结合 博学与能力并重——“文化与传媒”方向博士生教学工作体会 邱沛篁 200
当代电影青春叙事的缺失 王彬 206
发现东方与新世纪中国文化前景 王岳川 215
简析华裔文学研究的命名问题 肖薇 239
两个骊姬事件描写的文学性比较 徐经谟 245
纽带·编织机·摄像机 徐经谟 254
《超级女声》之第三者效果研究——以四川大学、暨南大学学生为例 徐沛 张艳 258
营造思想自由的公共空间——传播学专业课程的教与学 杨晓明 267
广告作为文科类应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杨效宏 陈京京 272
吸引注意:课程教学设计的环环相扣 曾娅妮 278
“家乡的网站”:地区性与全球化的对峙——德国互联网络传播的地区化战略 张艳 287
敦煌弥勒信仰简史 张勇 298
以“学”为“体”,以“术”为“用”——关于新闻传媒教育的若干思考 张小元 310
外国新闻事业史教学体会 张玉川 317
浅谈本科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朱姝 321
对提高国内电视科技节目传播效应的几点构想 朱天 325
全体教职工名单 341
文学与新闻学院主要教学科研成果 341
(一)主要著作统计表(2000年—2005年) 341
(二)主要科研项目统计表(2000年—2006年) 356
(三)主要科研获奖成果统计表(2000年—2005年) 361
(四)主要教学获奖成果统计表(2001年—2005年) 365
毕业生名录 369
(一)全日制 369
(二)成人教育 417
后记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