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Windows Server 2003基本概念 1
1.1 Windows Server 2003家族各版本之间的差异 2
1.2 Windows Server 2003的网络 3
1.2.1 工作组结构的网络 3
1.2.2 域结构的网络 4
1.3 TCP/IP通信协议概述 6
1.3.1 IP地址 6
1.3.2 IP类 7
1.3.3 子网掩码 8
1.3.4 默认网关 9
1.3.5 专用IP的使用 10
1.3.6 指定DNS服务器 10
第2章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 11
2.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2
2.1.1 系统需求 12
2.1.2 检查系统的兼容性 12
2.1.3 选择要使用的磁盘分区 14
2.1.4 选择文件系统 16
2.1.5 选择授权模式 18
2.2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与R2 19
2.2.1 直接利用CD启动计算机与安装程序 20
2.2.2 在现有的Windows环境中利用CD启动安装程序 30
2.2.3 在Windows环境中执行安装程序WINNT32.EXE 34
2.2.4 在MS-DOS环境中执行安装程序WINNT.EXE 35
2.2.5 通过网络安装 37
2.3 启动与登录测试 37
2.4 升级到Windows Server 2003与R2 41
2.4.1 可升级的操作系统 41
2.4.2 开始升级到Windows Server 2003 42
2.4.3 升级到Windows Server 2003 R2 43
2.5 WINNT/WINNT32命令的详细说明 43
2.5.1 WINNT32.EXE的语法与参数 43
2.5.2 WINNT.EXE的语法与参数 46
第3章 熟悉Windows Server 2003环境 47
3.1 检查网络设置与激活Windows Server2003 48
3.1.1 检查TCP/IP安装与设置是否正确 48
3.1.2 连接因特网 53
3.1.3 激活Windows Server 2003 56
3.1.4 检查计算机名称与工作组名称是否正确 57
3.2 安装与设置硬件设备 59
3.3 显示设置 63
3.3.1 基本的显示设置 63
3.3.2 多监视器显示 65
3.4 硬件配置文件 69
3.4.1 创建一个无法使用软盘驱动器的硬件配置文件 69
3.4.2 创建一个没有网络功能的硬件配置文件 72
3.4.3 硬件配置文件的选择设置 73
3.5 环境变量的管理 73
3.6.1 更改默认的启动系统 76
3.6 更改默认的启动系统与故障恢复设置 76
3.6.2 故障恢复设置 77
3.7 添加中文输入法与Windows组件 78
3.8 微软管理控制台 79
3.8.1 MMC控制台的介绍 79
3.8.2 添加一个MMC控制台文件 80
3.8.3 Windows Server 2003 R2的MMC 3.0 82
第4章 创建Windows Server 2003域 85
4.1.3 对象与属性 86
4.1.2 名称空间 86
4.1 域与活动目录 86
4.1.1 适用范围 86
4.1.4 容器与组织单位 87
4.1.5 域目录树 88
4.1.6 信任 89
4.1.7 域目录林 90
4.1.8 架构 90
4.19 域控制器 91
4.1.10 轻型目录访问协议 91
4.1.11 全局编录 92
4.1.12 站点 93
4.1.13 域功能与域目录林功能 94
4.1.14 目录分区 95
4.2 创建域 96
4.2.1 创建域的必要条件 97
4.2.2 创建网络中的第一台域控制器 98
4.2.3 添加额外的域控制器 109
4.3 将Windows计算机加入或脱离域 115
4.3.1 将Windows计算机加入域 116
4.3.2 在已经加入域的计算机上登录 118
4.3.3 脱离域 119
4.4 将域控制器降级为独立服务器或成员服务器 119
4.5 域升级 123
4.5.1 将Windows 2000域升级 123
4.5.2 将Windows NT 4.0域升级 127
4.6 检查域设置与检测错误 129
4.6.1 检查DNS服务器内的记录是否完备 129
4.6.2 创建区域与将数据登记到DNS服务器 131
第5章 用户账户的管理 135
5.1 用户账户的类型 136
5.2 内置的用户账户 136
5.3 本地用户账户的管理 137
5.3.1 建立本地用户账户 138
5.3.2 密码的更改、备份与还原 140
5.4 域用户账户的创建与设置 145
5.4.1 创建组织单位与域用户账户 145
5.4.2 利用新用户账户登录测试 148
5.5.2 账户信息的设置 152
5.5.1 用户个人信息的设置 152
5.5 域用户账户的属性设置 152
5.5.3 登录时间的设置 153
5.5.4 限制用户只能够从某些工作站登录 154
5.6 更改域用户账户 155
第6章 组账户的管理 157
6.1 本地组与域组 158
6.2 组的类型 158
6.3.3 本地域组 159
6.3.2 全局组 159
6.3.1 通用组 159
6.3 组的使用领域 159
6.4 提升域功能级别 160
6.5 域组的创建与管理 161
6.5.1 组的新建、删除与重命名 161
6.5.2 添加组的成员 162
6.6 本地组的创建与管理 162
6.6.1 本地组的成员 163
6.6.2 创建本地组账户 163
6.7.1 内置的本地组 165
6.7 内置的组 165
6.7.2 内置的域组 166
6.7.3 内置的特殊组 168
第7章 NTFS的数据管理功能 169
7.1 NTFS权限的类型 170
7.1.1 标准NTFS文件权限的类型 170
7.1.2 标准NTFS文件夹权限的类型 170
7.2.3 文件权限会覆盖文件夹的权限 171
7.2.2 “拒绝”权限会覆盖所有其他的权限 171
7.2.1 NTFS权限具有累加性 171
7.2 用户的有效权限 171
7.2.4 NTFS权限的继承 172
7.3 NTFS权限的设置 172
7.3.1 指派文件夹的权限 172
7.3.2 指派文件的权限 175
7.3.3 特殊权限的指派 175
7.4 文件与文件夹的所有权 178
7.5 文件复制或移动后权限的变化 179
7.6.1 NTFS压缩 181
7.6 文件的压缩 181
7.6.2 利用“压缩文件夹” 183
7.7 加密文件系统 184
7.8 磁盘配额 187
7.8.1 磁盘配额的设置 187
7.8.2 监控每个用户的磁盘配额使用情况 189
第8章 访问网络上的文件 191
8.1 共享文件夹的概念 192
8.1.1 共享文件夹的权限 192
8.1.2 用户的有效权限 193
8.2 共享文件夹的添加与管理 194
8.2.1 谁有权利将文件夹设为共享文件夹 195
8.2.2 共享文件夹的管理 195
8.3 连接共享文件夹 198
8.3.1 自动搜索共享文件夹 198
8.3.2 利用“网上邻居” 199
8.3.3 利用“映射网络驱动器” 200
8.3.4 利用“运行”命令 203
8.4 脱机文件 203
8.4.1 网络计算机端的设置 204
8.4.2 客户端的用户脱机处理文件 205
8.5.1 启用“共享文件夹的卷影副本”功能 213
8.5 卷影副本 213
8.5.2 客户端访问“卷影副本”内的文件 215
第9章 分布式文件系统 217
9.1 分布式文件系统概述 218
9.1.1 DFS的架构 218
9.1.2 复制拓扑(Replication Topology) 220
9.1.3 DFS的系统需求 221
9.2.1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 R2的DFS组件 223
9.2 DFS命名空间实战演练 223
9.2.2 创建新的命名空间 226
9.2.3 创建文件夹 228
9.2.4 复制组与复制设置 231
9.2.5 复制拓扑与计划设置 235
9.3 存取DFS内的文件 237
9.4 客户端的引用设置 238
9.5 Windows Server 2003 R2的DFS 240
第10章 打印机的设置 243
10.1 打印概述 244
10.2.1 添加本地打印机 245
10.2 打印机的添加与管理 245
10.2.2 将现有的打印机设为共享打印机 250
10.2.3 安装其他操作系统所需的打印机驱动程序 250
10.3 连接网络打印机 251
10.3.1 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XP的用户 251
10.3.2 Windows计算机的用户 252
10.3.3 MS-DOS的用户 257
10.4.1 设置打印优先级 258
10.4 网络打印机的高级设置 258
10.4.2 设置打印机的打印时间 259
10.4.3 设置打印机池 260
10.4.4 打印机的其他设置 262
10.5 打印机使用权限与所有权 263
10.5.1 打印机使用权限的指派 263
10.5.2 打印机的所有权 264
10.6 利用分隔页分隔打印文档 266
10.6.1 创建分隔页文件 266
10.7 送纸器设置 268
10.6.2 选择分隔页文档 268
10.8 管理等待打印的文档 269
10.8.1 暂停、继续、重新开始、取消打印某份文档 269
10.8.2 暂停、继续、取消打印所有的文档 270
10.8.3 设置通知人、优先级与打印时间 270
10.8.4 将打印文档重定向 271
10.9 通过Web浏览器管理打印机 272
10.10 添加直接连接到网络的打印机 273
10.11 与UNIX系统沟通 275
10.12 Windows Server 2003 R2的打印管理 277
第11章 设置用户的工作环境 279
11.1 用户配置文件 280
11.1.1 用户配置文件的类型 280
11.1.2 用户配置文件的内容 280
11.1.3 本地用户配置文件 282
11.1.4 漫游用户配置文件 285
11.1.5 漫游用户配置文件的操作过程 289
11.1.6 强制用户配置文件 290
11.1.7 自定义Default User配置文件 291
11.2 登录脚本 293
11.3 利用主文件夹存储私人文件 296
第12章 安全设置与审核资源的使用 299
12.1 本地安全策略的设置 300
12.1.1 账户策略的设置 300
12.1.2 本地策略 303
12.2 域安全策略的设置 305
12.3 域控制器安全策略的设置 307
12.4 事件查看器 309
12.4.1 查看事件日志 309
12.4.2 日志文件的设置 311
12.4.3 存储日志文件 312
12.5 审核资源的使用 312
12.5.1 审核策略的设置 313
12.5.2 审核登录事件 315
12.5.3 审核文件的访问行为 317
12.5.4 审核打印机的访问行为 320
12.5.5 审核活动目录对象的访问行为 321
12.6 Windows防火墙 325
第13章 文件服务器的管理 327
13.1 安装管理工具 328
13.2 存储报告管理 329
13.3 磁盘配额管理 333
13.4 文件屏蔽管理 337
13.5 共享文件夹的管理 340
13.6 磁盘碎片整理与磁盘管理 346
第14章 注册表编辑器 347
14.1 注册表概论 348
14.2 修改注册表的应用范例 351
14.2.1 更改登录画面的背景图形 351
14.2.2 自动登录 353
14.2.3 打开登录画面的NumLock指示灯 356
14.3 其他的注册表设置 357
第15章 磁盘系统的管理 359
15.1 磁盘概述 360
15.2 基本卷的管理 362
15.2.1 创建主磁盘分区 363
15.2.2 创建扩展磁盘分区 366
15.2.3 指派“活动”的磁盘分区 370
15.2.4 磁盘分区的格式化、加卷标、转换文件系统与删除 372
15.2.5 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 373
15.2.6 扩展基本卷 374
15.3 动态磁盘的管理 375
15.3.1 将基本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 375
15.3.2 简单卷 377
15.3.3 扩展简单卷 379
15.3.4 跨区卷 382
15.3.5 带区卷 385
15.3.6 镜像卷 388
15.3.7 RAID-5卷 393
15.4 镜像卷与RAID-5卷的修复 396
15.4.1 镜像卷的修复 397
15.4.2 RAID-5卷的修复 399
15.5 添加磁盘 403
15.5.1 安装新磁盘、移动基本磁盘 403
15.5.2 将动态磁盘移到另一台计算机内 404
15.6 磁盘碎片整理与检查磁盘错误 405
第16章 自动安装与磁盘复制 407
16.1 自动安装 408
16.1.1 创建分布文件夹 408
16.1.2 利用安装管理器创建应答文件与分布文件夹 411
16.1.3 自动激活Windows系统 424
16.1.4 创建多台计算机共享的应答文件 426
16.1.5 利用应答文件自动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 427
16.2 准备一个可以被复制的磁盘 429
16.2.1 利用Sysprep准备磁盘 430
16.2.2 利用Sysprep.inf应答文件使最小化安装自动化 432
16.3 添加即插即用设备 436
16.3.1 替“自动安装”添加即插即用设备 436
16.3.2 替“Sysprep映像”添加即插即用设备 437
第17章 系统启动的故障排除 439
17.1 选择“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启用系统 440
17.1.1 适合选择“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的场合 440
17.1.2 不适合选择“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的场合 441
17.1.3 如何选择“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 441
17.2 操作系统选择文件:Boot.ini 442
17.2.1 计算机的启动过程 442
17.2.2 Boot.ini与ARC名称表示法 444
17.2.3 Boot.ini的参数 446
17.2.5 制作Windows Server 2003启动盘 447
17.2.4 隐藏操作系统 447
17.2.6 修复镜像卷的启动扇区 449
17.3 利用高级启动选项修复系统 451
17.4 故障恢复控制台 452
17.4.1 启动故障恢复控制台 453
17.4.2 删除故障恢复控制台 455
17.5 修复系统状态数据 456
17.5.1 备份与还原系统状态数据 456
17.5.2 还原活动目录 458
17.6.1 系统还原 462
17.6 将系统还原到以前的状态 462
17.6.2 自动系统故障恢复(ASR) 465
17.7 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 469
附录A 备份与还原的概念 471
A.1 Windows备份的功能与特色 472
A.2 备份的类型 473
A.3 备份与还原数据 477
附录B 不间断电源(UPS) 479
B.1 UPS的工作原理 480
B.2 UPS的设置与测试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