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 1
李贽政治思想异议 1
李贽思想再议 13
试论李贽的史学观 27
李贽的美学思想及其特征 39
论李贽的诗 56
论李贽小说创作论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71
李贽与焦弱侯 89
李贽与三袁 103
李贽与杨慎 119
李贽与冯道 135
附录 148
李贽的仕履政绩及其行踪考略 148
李贽交游考 162
诗文选注部分 192
文 192
与焦弱侯一 192
寄答京友 196
又与焦弱侯 199
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 205
与周友山 211
与耿克念 215
与潘雪松 217
复杨定见 219
何心隐论 221
杂说 232
童心说 239
高洁说 246
忠义水浒传序 250
李中丞奏议序 256
龙溪先生文录抄序 263
罗近溪先生告文 268
李生十交文 283
读律肤说 288
因记往事 290
五死篇 296
伤逝 302
感慨平生 303
拜月 311
红拂 313
史记·屈原 315
绝交书 317
幽愤诗 320
思旧赋 323
杨升庵集 325
唐贵梅传 328
李白诗题辞 333
伯夷传 335
李涉赠盗 338
阿寄传 341
释子须知序 344
自刻说书序 346
书苏文忠公外纪后 348
三教归儒说 352
论交难 356
宋景濂 359
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 362
德业儒臣前论 371
读书乐并引 376
诗 376
至日自讼谢主翁 381
哭耿子庸(选二) 383
哭黄宜人 386
夜半闻雁(选二) 388
塞上咏 时有倭警 390
赠何心隐高第弟子胡时中 391
咏史 392
却奇(选一) 395
初到石湖 396
送郑子玄兼寄弱侯 397
过聊城 399
九日至极乐寺闻袁中郎且至因喜而赋 401
过桃园谒三义祠 403
望海 405
答袁石公 406
聊城怀古二首 408
读杜少陵二首 409
石潭即事四绝(选一) 411
系中八绝(选五) 412
后序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