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节 人口社会后果 4
第三节 研究意义 7
第四节 本书结构 9
第一部分 历史和现状 13
第二章 出生性别比 13
第一节 背景 13
第二节 出生性别比总体状况及趋势 16
第三节 区域出生性别比 20
第四节 出生性别比的民族差异 26
第五节 本章小结 27
第一节 背景 29
第三章 偏高女孩死亡水平 29
第二节 历史趋势 30
第三节 城乡差异 32
第四节 民族差异 33
第五节 区域差异 34
第六节 出生性别比和婴儿死亡偏离度的动态变化 41
第七节 本章小结 43
第四章 20世纪“失踪女性”数量的估计 45
第一节 背景 45
第二节 方法和数据 47
第三节 “失踪女性”数量的估计结果 54
第四节 本章小结 59
第一节 背景 62
第五章 女孩生存国际比较 62
第二节 数据和方法 63
第三节 性别比和死亡水平的变化趋势 65
第四节 1920~1990女孩死亡水平比较 68
第五节 危机和性别歧视对女孩生存的影响 71
第六节 本章小结 73
第二部分 原因和机制 77
第六章 男孩偏好和人工流产 77
第一节 背景 77
第二节 研究框架 78
第三节 数据与方法 83
第四节 分析结果 85
第五节 本章小结 90
第七章 婚姻形式和男孩偏好 93
第一节 背景 93
第二节 数据与方法 97
第三节 结果 100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05
第八章 农村男孩偏好文化的传播 110
第一节 背景 110
第二节 文化传播和演化理论 112
第三节 调查 115
第四节 主要研究结果 117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27
第一节 背景 128
第九章 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性别偏好 128
第二节 研究设计 129
第三节 数据与方法 131
第四节 分析结果 134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37
第十章 乡城人口流动和城镇出生性别比 140
第一节 背景 140
第二节 研究设计 141
第三节 数据与方法 142
第四节 分析结果 146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49
第一节 背景 152
第十一章 个人、家庭和儿童生存 152
第二节 数据与方法 153
第三节 按个人与家庭因素的儿童生存性别差异 163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69
第十二章 儿童生存的微观研究 171
第一节 背景 171
第二节 调查设计、执行与数据质量 172
第三节 主要结果 174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88
第三部分 后果 193
第十三章 人口后果 193
第一节 背景 193
第二节 性别歧视的成因和后果 194
第三节 针对性别歧视的公共政策反应 196
第四节 政策模拟方法 199
第五节 模拟结果 203
第六节 本章小结 206
第十四章 “婚姻挤压” 208
第一节 背景 208
第二节 方法和数据 210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214
第四节 本章小结 218
第十五章 “婚姻挤压”的国际比较 220
第一节 背景 220
第二节 中国、韩国和印度的家族和婚姻体系 220
第三节 数据和方法 221
第四节 配偶可获得性和“婚姻挤压” 224
第五节 性别歧视历史趋势的社会后果 229
第六节 本章小结 233
第四部分 实践 237
第十六章 “巢湖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实验区” 237
第一节 项目背景 237
第二节 项目设计 239
第三节 项目实施 242
第四节 项目效果与影响 246
第五节 扩展 248
第六节 几点认识 251
参考文献 253
后记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