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12
第一篇 官学、私学、书院 42
第一章 官学 42
第一节 创修 42
第二节 设施 42
第二章 私学 43
第一节 私塾 43
第三节 职能 43
第二节 社学、义学 45
第三章 书院 45
第一节 创修 45
第二节 职能 46
第三节 经费 46
第四章 科举 46
第二篇 幼儿教育 62
概况 62
第一章 培养目标 62
第二章 内容与方法 63
第三章 卫生与保健 64
第四章 管理 65
第一节 行政管理 65
第二节 保教人员 65
第五章 经费 66
第三篇 小学教育 70
概况 70
第一章 德育 87
第一节 内容 87
第二节 途径 91
第二章 教学 93
第一节 课程设置 93
第二节 学制 98
第三节 管理 100
第四节 教材教法 101
一、教材 101
二、教法 103
第三章 体育卫生 107
第一节 体育 107
第二节 卫生 109
第四章 美育 112
第四篇 中等教育 138
第一章 普通中学 138
概况 138
第一节 德育 140
一、活动 140
二、课程 144
一、学制 145
二、课程 145
第二节 教学 145
三、方法 149
四、管理 153
第三节 体育与卫生 156
一、体育 156
二、卫生 165
第四节 美育 169
第二章 职业教育 194
概况 194
无极县卫生学校(中专) 195
第一节 中等专业学校 195
第二节 技工学校 196
一、无极县中等农业技术学校 196
二、无极县初级农业技术学校 196
第三节 职业学校 197
一、无极县职教中心 197
二、无极县武术学校 198
第三章 师范教育 199
概况 199
第一节 培养目标 201
第二节 教育教学 203
第三节 招生、待遇、分配 207
第四节 教师进修学校 208
第五篇 成人教育 210
第一章 农民教育 210
第一节 1937年前的农民教育 210
第二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的农民教育 210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扫盲教育 211
第四节 农民业余技术教育 212
概况 213
第二章 职工教育 213
第一节 电视大学 215
第二节 农业广播学校 215
第三节 函授大学 215
第四节 自学考试 215
第五节 县委党校 216
第六篇 教研与教改 218
第一章 机构 218
第一节 县级 218
第二节 学校教研组 219
第二章 教学改革 220
第七篇 教师队伍 246
第一章 来源 246
第二章 发展 247
第三章 管理 248
第四章 职责 249
第五章 考核 252
第六章 进修 253
第一节 社会地位 255
第七章 待遇 255
第二节 经济待遇 256
一、国办教师 257
二、民办教师 258
第八篇 教育行政和党群组织 268
第一章 教育行政 268
第一节 县级 268
一、机构设置 268
二、股室职责 269
第二节 区乡(公社)机构 276
第二章 党群组织 28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 288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292
第三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 294
第四节 工会 297
第九篇 经费、设备、校舍 302
第一章 经费 302
第一节 来源 302
第二节 使用 303
一、新中国成立前 304
第三节 捐资兴学 304
二、新中国成立后 305
第二章 设备 309
第三章 校舍 310
第一节 农村中小学 310
第二节 县办中等学校 311
第一章 活动项目 321
第一节 建校劳动 321
概况 321
第十篇 勤工俭学 321
第二节 公益劳动 322
第三节 季节性活动 322
第四节 其他活动 322
第二章 校办产业 322
第三章 管理 324
第一节 组织管理 324
第二节 财务管理 325
第十一篇 招生考试制度及人才输送 326
第一章 招生考试 326
第一节 小学 326
第二节 中等学校 327
第三节 成人高考 329
第二章 人才输送 329
第一节 人口文化素质 329
第二节 各类人才 331
第三节 科举人物 332
第十二篇 教育人物 342
第一章 传略 342
第二章 简介 374
第三章 优秀学子选介 397
第四章 著述存目 404
重要文件辑存 410
一、关于全县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试行方案 410
二、中共无极县委、无极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多渠道办学的几项政策规定 412
三、无极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方案(草案) 412
四、无极县人民政府“三教统筹”规划与实施计划 414
五、关于推行“三加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416
六、无极县乡(镇)、国办学校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试行) 417
《无极县教育志》采编人员名录 421
《无极县教育志》稿专家评审会参加人员名单 421
编后记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