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1
第一章 中国历史的开端 1
一、远古时代的人类 1
二、氏族公社 2
三、我国远古社会的传说 4
第二章 夏商西周 6
一、夏朝的建立 6
二、夏朝的巩固和发展 6
三、商族的兴起和灭夏 7
四、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 8
五、周族的兴起和灭商 9
六、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 10
七、夏、商、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12
八、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14
九、夏、商、西周的文化 15
第三章 春秋战国 16
一、春秋战国的变法 17
二、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8
三、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 19
四、从诸侯割据到秦统一 20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22
第四章 秦汉 24
一、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 24
二、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 25
三、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 26
四、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27
五、刘秀加强东汉统治的制度和措施 28
六、东汉后期的政治腐败 29
七、秦汉的社会结构 31
八、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32
九、秦汉的农民起义 33
十、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34
十一、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36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 37
一、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7
二、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 38
三、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问题 40
四、十六国的兴亡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出现 41
五、东晋门阀政治 42
六、南朝门阀的衰落和寒人的兴起 43
七、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44
八、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 45
九、北魏末年的社会矛盾 46
十、北魏的分裂和北齐北周的对峙 47
十一、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49
十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50
第六章 隋唐五代 52
一、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 52
三、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54
二、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54
四、唐朝相关制度对隋朝的继承和发展 55
五、武财天和唐玄宗的统治 57
六、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 59
七、“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60
八、唐中叶政治、军事、社会各领域发生的变化 61
九、两税法的颁行与唐后期的经济 62
十、唐后期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64
十一、唐朝末年的社会问题 65
十二、隋唐时期边境各少数民族概况 66
十三、隋唐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69
十四、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70
十五、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72
第七章 宋(辽、西夏、金)元 74
一、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74
二、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75
三、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和宋金对峙 77
四、宋代经济的繁荣 79
五、元代的统一及其影响 80
七、元朝的民族政策 81
六、元代行省制度 81
八、元末农民战争 83
九、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思想文化 83
十、宋元时期的海外交通 85
第八章 明清(前期) 85
一、朱元璋与明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85
二、郑和下西洋 87
三、“南倭北虏”问题 88
四、明中叶的社会危机与改革 89
五、东林与复社 91
六、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92
七、明末农民战争 93
八、清军入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 94
九、清代的政治制度 95
十、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98
十一、康乾盛世 99
十二、明清海外政策与朝贡贸易 100
十三、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化 101
十四、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制度 103
十五、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105
第二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108
第一章 晚清时期的列强侵华战争 108
一、两次鸦片战争 108
二、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110
三、中法战争 110
四、中日甲午战争 111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2
六、日俄战争 113
七、重要的不平等条约 113
一、太平天国 115
第二章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115
二、义和团运动 118
第三章 晚清政局的变化与清政府的自救改革 119
一、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119
二、辛酉政变 119
三、洋务运动 120
四、清末新政 122
五、清政府自救改革中的新旧思想冲突 123
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发展和特点 124
第四章 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新变化 124
二、著名民族资本企业及其代表人物 125
三、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 125
四、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教育改革 126
五、近代科学技术的输入与初步发展 128
第五章 戊戌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128
一、维新变法思潮 128
二、戊戌维新运动 130
三、清末立宪派和立宪运动 132
四、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133
五、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136
六、革命派的武装反清活动 137
七、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38
八、袁世凯窃权 141
第六章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143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143
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145
三、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146
四、新文化运动 147
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48
六、五四运动 149
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50
八、第一次国共合作 150
九、北伐战争 152
第七章 南京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153
一、南京政府的建立及全国“统一” 153
二、军阀混战 153
三、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154
四、红军五次反“围剿”与万里长征 155
五、抗战前十年间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57
一、日本侵略东北及伪满洲国成立 158
第八章 抗日战争 158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与高涨 159
三、西安事变 160
四、卢沟桥事变 161
五、正面战场的持续作战与敌后战场的开展 162
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拓和建设 164
七、西南大后方的建设 165
九、中国军队的对日反攻 166
十、日本投降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66
八、中共“七大”的召开 166
第九章 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的演进 167
一、国民党的腐朽统治 167
二、国共重庆谈判 168
三、内战爆发及其演进 169
四、国统区人民的反压迫斗争 170
五、三大战役与解放军渡江作战 171
六、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派系倾轧与中间路线的破产 172
第十章 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文化 173
一、中央研究院的成立与中国科学的初步发展 173
二、现代新儒学思潮 174
四、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 175
三、民国年间的文学与戏曲成就 175
第十一章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年—1956年) 17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内外政策 176
二、新中国的巩固与经济建设 177
三、社会主义改造 179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年—1966年) 181
一、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81
二、经济建设的曲折 183
三、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 184
一、从“五一六”通知到全面内乱 185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 185
二、庐山会议与批林批孔 186
三、从“反击右倾翻案风”到粉碎“四人帮” 187
第十四章 拨乱反正(1976年—1978年) 188
一、拨乱反正的历程 188
二、“两个凡是”与真理标准大讨论 189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 190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年—1992年) 191
一、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191
二、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2
三、邓小平南巡谈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194
第三部分 世界古代史 195
第一章 史前人类 195
一、人类的进化 195
二、新石器时代与农业革命 196
三、史前文化 197
第二章 古代西亚诸文明 198
一、苏美尔与阿卡德文明 198
二、古巴比伦王国 200
三、亚述帝国 201
四、新巴比伦王国 203
五、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 203
六、波斯帝国 205
第三章 古代埃及文明 206
一、古代埃及的历史线索 206
二、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 208
三、古代埃及的文化 209
第四章 古代印度文明 211
一、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211
二、吠陀文明 212
三、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和思想 213
四、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 215
第五章 古代希腊文明 216
一、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16
二、希腊城邦制度 217
三、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 219
四、雅典民主政治 221
五、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 222
六、古代希腊的宗教与文化 224
一、王政时代 227
第六章 古代罗马文明 227
二、罗马共和国 228
三、罗马的扩张及其后果 230
四、奥古斯都及其元首政治 231
五、罗马帝国 233
六、古代罗马文化 235
第七章 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 237
一、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 237
二、民族大迁徙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237
三、拜占庭帝国 238
一、伊斯兰教的兴起 239
第八章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 239
二、阿拉伯帝国 240
三、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 241
第九章 欧洲基督教文明 242
一、法兰克王国 242
二、西欧封建制度 244
三、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246
四、西欧封建国家的兴起与强盛 249
一、斯拉夫人以及俄罗斯的早期历史 253
第十章 中世纪东欧和亚洲的早期历史 253
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255
三、中古印度:从德里苏丹到莫卧尔帝国 256
四、日本封建国家和古代文化 257
第十一章 古代美洲文明 259
一、古代中美洲文明 259
二、印加文明 260
第四部分 世界近现代史 262
第一章 16世纪的欧洲 262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262
二、地理大发现与早期殖民扩张 263
三、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266
四、宗教改革 267
第二章 资本主义的确立和发展 270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70
二、殖民扩张及其后果 271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 274
四、美国独立战争 275
五、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277
六、欧洲1848年革命 280
七、美国内战 281
八、俄国农奴制改革 282
九、日本明治维新 283
十、德国的统一 284
十一、19世纪后期主要国家的社会政治走向 286
十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288
十三、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291
十四、列强瓜分非洲与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 292
第三章 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 293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93
二、第一国际 295
三、巴黎公社 296
三、第二国际 298
第四章 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 299
一、19世纪初拉丁美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299
二、19世纪后半叶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 300
第五章 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303
一、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303
二、蒸汽技术与电气技术 303
三、近代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 304
一、维也纳会议与神圣同盟 306
第六章 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306
二、德法矛盾与欧洲的均势 308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 309
第七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311
一、二月革命 311
二、十月革命 312
三、布列斯特和约 314
第八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14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314
二、国际联盟 316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317
第九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319
一、战时共产主义和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319
二、德国十一月革命 321
三、匈牙利革命 322
四、共产国际(第三国际) 323
五、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25
六、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与改革 327
七、卡德纳斯改革 328
八、西方国家的恢复和调整 329
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对外政策 330
十、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331
十一、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 333
十二、苏联的工业化与“斯大林模式” 335
第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337
一、大战前夕德国法西斯的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 337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39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性战役 340
四、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大战的结束 341
一、雅尔塔体系与联合国的建立 343
第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343
二、“铁幕演说”与冷战 344
三、两大阵营在全球的对峙 344
四、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兴起 346
第十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347
一、当代科技革命 347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348
三、美国内政与外交 349
四、英国内政与外交 351
五、法国内政与外交 352
六、联邦德国内政与外交 353
七、西欧一体化进程 354
第十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和东欧 355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355
二、苏南冲突与铁托主义 356
三、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东欧国家 358
四、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 359
五、戈尔巴乔夫改革 359
六、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361
主要参考文献 363
后记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