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研究相统一的传统与典范 11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哲学研究 11
一 从理性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11
二 唯物史观的创立 23
第二节 《资本论》的光辉典范 33
一 《资本论》的经济学、哲学意义 33
二 《资本论》中的科学方法论 50
第三节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58
一 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经济实质 59
二 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65
第二章 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的发展和特点 69
第一节 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69
一 孕育萌芽时期 71
二 形成并走向成熟时期 72
三 系统化和多方面展开时期 74
四 在历史的短暂倒退中经受严峻考验时期 76
第二节 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的特点 77
一 毛泽东经济学哲学思想的主旨 77
二 实现国强民富的道路选择 81
三 实现国强民富的根本方针 84
一 对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 87
第三章 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各种关系的哲学分析 87
第一节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 87
二 对革命根据地社会经济状况与阶级关系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分析 96
三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复杂性 97
四 对世界形势的准确把握 100
五 科学把握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方法论 102
第二节 土地革命的政治经济意义 105
一 土地革命的历史背景 105
二 毛泽东的农民运动与土地革命思想 109
三 土地革命的深远意义 115
一 正确处理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121
第三节 论根据地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121
二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125
三 把农业生产放在经济建设第一位 129
四 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对外贸易 131
五 处理好发展经济与财政保障的关系 134
六 统一领导与分散经营 136
七 大生产运动进步的实质与落后的形式 140
第四节 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必然性与现实性 141
一 中国现实的阶级力量对比决定了必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生产关系 142
二 中国极端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必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生产关系 146
一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150
第五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理论分析 150
二 没收官僚资本、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大力发展国营经济 154
三 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156
四 大力发展合作社经济 157
第六节 建国前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59
一 牢牢把握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59
二 “四面八方”的政策和“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 162
三 为恢复国民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168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177
一 社会主义改造的设想与实践 177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177
二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81
三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88
四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辩证法 191
一 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相统一 191
二 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方针 196
三 生产关系的变革与人的改造相统一 200
四 对农业的改造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结合 207
第五章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 21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出发点与发展动力 210
一 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 210
二 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的探索 21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长期性与阶段性 225
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长期性 225
二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设想 23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两点论 235
一 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 235
二 重点建设与全面并举 241
三 统一性与独立性 251
四 独立自主与学习外国 254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初步总结 261
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综合平衡与波浪式发展 261
二 社会主义时期的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 266
三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与不断改善企业管理 272
第六章 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281
第一节 国内外对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研究综述 281
一 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的历史沿革 281
二 对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 287
第二节 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289
一 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289
二 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293
三 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307
主要参考文献 313
后记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