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网格结构与网架结构定义 3
1.1.2 网架结构的优越性 3
第一篇 新型网架结构 3
第1章 网架结构概述 3
1.1 综述 3
1.1.3 国内外网架结构应用概况 4
1.2.1 网架结构的形式与分类 5
1.2 网架结构的形式与选型 5
1.2.3 网架结构的选型 9
1.2.2 我国首次采用各种形式网架的工程实例 9
1.3.3 柱帽设置 11
1.3.2 起拱与起坡 11
1.3 网架结构设计一般原则 11
1.3.1 网架的高跨比、格跨比 11
1.3.6 再分杆设置 12
1.3.5 网架水平支撑 12
1.3.4 悬臂长度 12
1.3.8 网架挠度限值 13
1.3.7 网架自重估算 13
1.3.10 焊接钢板节点 14
1.3.9 杆件设计 14
1.3.12 螺栓球节点 15
1.3.11 焊接空心球节点 15
1.4.1 组合网架结构 16
1.4 各类派生的新型网架结构 16
1.4.2 杂交网架结构 17
1.4.3 网架结构的其他新形式 18
2.1 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 20
第2章 网架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0
2.2 网架结构分析计算方法概述及其分类 21
2.3 网架结构各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23
2.4.1 概述 24
2.4 网架结构的有限元法——空间桁架位移法 24
2.4.2 网架结构的单元分析 25
2.4.3 网架结构基本方程的建立 26
2.4.4 边界条件处理 27
2.4.5 对称条件利用 28
2.4.6 温度作用计算 29
2.4.7 杆件内力计算 30
3.2 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 31
3.1 概述 31
第3章 网架结构的拟夹层板分析法 31
3.3 正交正放类网架结构拟夹层板基本方程的建立和刚度表达式 32
3.4 矩形平面周边简支网架基本方程的求解 36
3.5 网架剪切变形与两向不等刚度的影响 37
3.6 拟夹层板内力、挠度计算用表的编制 38
3.7 网架变刚度的影响及其近似计算方法 44
3.8 网架杆件内力的计算公式 45
3.10 计算例题 49
3.9 拟夹层板法设计计算网架的具体步骤 49
3.11 正交正放类网架的动力特性 50
3.11.2 算例与分析 51
3.11.1 固有振动基本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51
4.2.2 自由振动方程及求解 53
4.2.1 基本假定 53
第4章 网架结构的抗震分析 53
4.1 概述 53
4.2 网架结构的振动方程和动力特性 53
4.2.3 网架结构的自由振动特点 54
4.2.4 网架基频近似计算公式——瑞雷法 55
4.3.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56
4.3.1 网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方程 56
4.3 网架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56
4.3.3 时程法 57
4.4.1 网架竖向地震内力的分布规律 58
4.4 几种网架的动内力分布规律 58
4.4.2 竖向地震内力系数 59
4.5.1 我国《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7—91)地震内力简化计算方法 60
4.5.2 一般常用网架竖向地震内力简化计算方法 61
第5章 网架结构分析设计软件 63
5.1 网架结构软件发展概况与特点 63
5.2.2 计算原理 64
5.2.3 计算机语言及应用环境 64
5.2.1 网架结构的建模 64
5.2 网架结构软件编程原理 64
5.3 设计步骤 65
5.4 常用的操作命令 65
5.5 MSTCAD软件界面 66
4.5 简化计算 66
5.6 荷载信息输入 67
5.9 球节点设计 69
5.8 荷载工况组合 69
5.7 约束信息输入 69
5.10 应用例题及施工图表达 70
6.1.1 组合网架结构的发展和国内外应用情况 76
6.1 概述 76
第6章 组合网架结构 76
6.1.2 组合网架的特点和优缺点 77
6.2 组合网架结构的形式与分类 79
6.3 组合网架的计算方法 80
6.4.2 两向正交类组合网架的简化计算 81
6.4.1 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 81
6.4 组合网架的简化计算法—等代空间桁架分析法 81
6.4.3 上弦板材料泊桑系数νo≠1/3时的刚度修正 87
6.4.4 两向斜交类组合网架的简化计算 88
6.4.5 三向类组合网架的简化计算 91
6.4.6 蜂窝形三角锥组合网架的简化计算 94
6.4.7 组合网架简化计算法的设计计算步骤 97
6.4.8 算例二则 99
6.5 组合网架的节点构造 101
6.6 组合网架的制作与安装 102
7.1.1 预应力网格结构的特点 104
7.1 概述 104
第7章 预应力网格结构 104
7.1.2 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形式和分类 106
7.1.3 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工程应用 107
7.2.1 预应力的作用机理 108
7.2 预应力杆系结构的构成特征 108
7.2.2 不可预应力杆件的判别 110
7.3.1 拉索单元 111
7.3 预应力网格结构的计算分析方法 111
7.3.2 基本原则和方法概述 114
7.3.3 分析方法 115
7.4.1 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118
7.4 结构预应力优化 118
7.4.2 二级优化求解策略 119
7.4.3 算例 122
7.5.2 施工全过程分析方法 124
7.5.1 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多阶段设计及其工况特点 124
7.5 多阶段设计及施工全过程分析方法 124
7.5.3 算例 126
7.6.1 拉索的材料 128
7.6 预应力网格结构的节点构造 128
7.6.2 节点构造 129
8.1 概述 131
第8章 斜拉网格结构 131
8.2.1 斜拉网格结构的形式与分类 133
8.2 斜拉网格结构的形式与工程应用 133
8.2.2 斜拉网格结构的选型 135
8.2.3 工程应用 136
8.3.1 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 138
8.3 斜拉网格结构的计算方法 138
8.3.2 斜拉索分析 139
8.3.3 塔柱简化弹性分析 143
8.3.4 斜拉网格结构的整体分析 147
8.4.1 结构静力性能和稳定性 148
8.4 斜拉网格结构的受力性能 148
8.4.2 结构动力性能 149
8.5.1 构件设计 152
8.5 斜拉网格结构的构件设计与节点构造 152
8.5.2 节点构造 153
8.6.1 工程实例 156
8.6 工程实例和算例 156
8.6.2 算例 159
9.1 概述 163
第9章 空腹网架结构 163
9.2 空腹网架结构的形式与分类 165
9.3.1 计算方法概述及其分类 166
9.3 空腹网架结构的计算方法 166
9.3.2 跳层空腹网架结构的简化分析方法 168
9.4.1 空腹网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 180
9.4 空腹网架结构的静力性能 180
9.5.1 几何尺寸的确定 181
9.5 空腹网架结构杆件的截面设计和施工 181
9.4.2 空腹网架结构的变形特点 181
9.5.3 空腹网架结构的制作与施工 182
9.5.2 杆件截面的设计 182
10.1.2 折板形网架结构的发展和应用 184
10.1.1 折板形网架结构的特点 184
第10章 折板形网架结构 184
10.1 概述 184
10.2.1 折板形网架的建筑造型和分类 185
10.2 折板形网架结构的形式与分类 185
10.2.2 折板形网架的结构形式 189
10.2.3 折板形网架的支承方式 191
10.3.1 折板形网架结构的静力性能 192
10.3 折板形网架结构的受力性能 192
10.3.2 折板形网架结构的动力性能 193
10.3.3 折板形网架结构的稳定性 196
10.4.1 振动控制简述 200
10.4 折板形网架结构的减震控制 200
10.4.2 算例一则 201
11.1.1 三层网架的定义与特点 203
11.1 概述 203
第11章 三层网架结构 203
11.1.2 三层网架结构的发展与应用 204
11.2.1 形式与分类 206
11.2 三层网架结构的形式、分类与选型 206
11.2.2 选型 209
11.3.1 三层网架的计算方法 210
11.3 三层网架结构的计算方法与支承方式 210
11.2.3 适用性 210
11.3.2 三层网架的支承方式 212
11.4.1 三层网架受力分布的基本概念 213
11.4 三层网架结构的受力性能 213
11.4.3 三层网架结构中层弦杆的影响和中层位置的优化 214
11.4.2 三层网架结构随跨度和荷载的变化规律 214
11.4.4 局部三层网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215
12.2 圆形平面鸟巢形网架的构形与特点 216
12.1 概述 216
第12章 鸟巢形网架结构 216
12.3.1 网架内力计算 217
12.3 圆形平面鸟巢形网架的简化计算 217
12.3.2 网架挠度计算 219
12.4 内力计算用表的编制 220
12.5 计算例题 222
13.1 概述 224
第13章 管桁结构 224
13.2 工程应用 225
13.3.1 管桁结构的形式 226
13.3 管桁结构的形式与分类 226
13.3.2 管桁结构的分类 227
13.4.1 分析模型 228
13.4 管桁结构的一般设计原则 228
13.4.2 杆件的计算长度 229
13.5.1 节点形式 230
13.5 管桁结构的节点形式与设计 230
13.5.2 构造要求 231
13.5.3 强度验算 233
13.6.2 圆管K型搭接节点承载力修正公式 235
13.6.1 圆管K型搭接节点的破坏特点 235
13.6 圆管K型搭接节点的承载力 235
13.7 管桁结构的制作与施工 236
14.2.1 基本情况 238
14.2 网架结构在人行天桥中的应用 238
第14章 网架结构在特种结构中的应用 238
14.1 概述 238
14.2.2 局部三层网架结构在圆环形人行天桥中的应用 239
14.2.3 空腔式网架结构在人行天桥中的应用 240
14.3.1 概述 241
14.3 网架结构在高层、高耸结构中的应用 241
14.3.2 用作高层、高耸结构的网格形式 243
14.3.3 高层、高耸网架结构的静力性能 246
14.3.4 多层多跨高耸网架在广东南海大佛工程中的应用 252
15.1.1 网壳结构的优越性 259
15.1.2 国内外网壳结构应用概况 259
第二篇 新型网壳结构 259
第15章 网壳结构概述 259
15.1 综述 259
15.2.1 网壳结构的形式与分类 263
15.2 网壳结构的形式与选型 263
15.2.2 我国有代表性的网壳结构工程实例 265
15.2.3 网壳结构的选型 267
15.3.1 网壳的矢跨比、厚跨比 268
15.3 网壳结构设计一般原则 268
15.3.4 挠度限值 269
15.3.3 网壳的边缘构件 269
15.3.2 网壳的网格尺寸和网格数 269
15.3.6 网壳节点 270
15.3.5 杆件设计 270
15.4.3 网壳结构的其他新形式 273
15.4.2 杂交网壳结构 273
15.4 各类派生的新型网壳结构 273
15.4.1 组合网壳结构 273
16.1.2 网壳结构的荷载和作用 275
16.1.1 网壳结构分析设计的主要内容 275
第16章 网壳结构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275
16.1 概述 275
16.1.3 网壳结构分析的计算模型 276
16.2 网壳结构分析的计算方法及其分类 277
16.3.2 空间梁单元的坐标系定义及坐标变换矩阵 278
16.3.1 基本假定 278
16.3 网壳结构分析的有限单元法——空间刚架位移法 278
16.3.3 两端刚接空间梁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 281
16.3.4 一端刚接一端铰接空间梁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 286
16.3.6 边界条件支座沉降及施工安装荷载 288
16.3.5 基本方程式的建立及结构总刚度矩阵 288
16.3.8 单元内力计算 289
16.3.7 温度变化、温度应力的计算 289
17.1 扁网壳结构的定义和形式 291
第17章 扁网壳结构的拟壳分析法 291
17.3 扁网壳位移法基本方程式的建立 292
17.2 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 292
17.4 扁网壳与各向异性扁壳的比较 297
17.5 扁网壳混合法基本方程式的建立 299
17.6.1 四组拱系扁网壳 300
17.6 各类扁网壳的刚度表达式及基本方程式 300
17.6.2 三组拱系扁网壳 302
17.6.3 两组拱系扁网壳 304
17.6.4 多组拱系扁网壳 305
17.7 矩形平面周边简支扁网壳混合法基本方程式的求解 306
17.8 由拟壳解答求网壳杆件内力的计算公式 310
17.9 扁网壳的动力特性 311
17.10 拟壳法设计计算扁网壳的具体步骤 312
17.11 计算例题 313
18.2.1 单层球面网壳的动力特性 314
18.2 网壳结构的动力特性 314
第18章 网壳结构的抗震分析 314
18.1 概述 314
18.3.1 网壳的振动方程 315
18.3 网壳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315
18.2.2 双层圆柱面网壳的动力特性 315
18.3.2 网壳的抗震分析 316
18.4.1 单层球面网壳的动内力分布规律 317
18.4 几种网壳结构的动内力分布规律 317
18.4.2 双层圆柱面网壳的动内力分布规律 319
19.1.1 基本概念 321
19.1 概述 321
第19章 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321
19.1.2 网壳结构的失稳模态 323
19.2 影响网壳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324
19.1.3 网壳结构稳定性分析的计算模型 324
19.3.1 壳体稳定理论的基本概念 326
19.3 网壳结构稳定性分析的连续化方法 326
19.3.2 球面扁网壳非线性稳定理论临界荷载的确定 327
19.4.1 非线性有限元基本方程 333
19.4 网壳结构稳定性分析的有限单元法 333
19.3.3 球面网壳的拟壳法临界荷载计算公式汇总 333
19.4.2 单元切线刚度矩阵 334
19.4.3 考虑初弯曲的空间梁—柱的切线刚度矩阵 336
19.4.4 非线性平衡路径跟踪技术 340
19.5.1 网壳规程提供的实用计算公式 342
19.5 网壳结构的稳定设计 342
19.5.3 几何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344
19.5.2 特征值屈曲分析 344
19.6.1 概述 345
19.6 工程实例分析 345
19.5.4 双重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345
19.6.2 拱截面选择及单榀拱的分析 347
19.6.3 整体结构的特征值屈曲分析 349
19.6.4 整体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分析 351
19.6.5 小结 353
20.1.1 风的特性 354
20.1 风荷载 354
第20章 网壳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方法 354
20.1.2 结构上的风荷载 356
20.1.3 风荷载的模拟 357
20.2.1 概述 358
20.2 网壳结构风振响应分析方法 358
20.2.2 网壳结构风振响应分析频域法 359
20.2.3 网壳结构风振响应分析时域法 360
20.2.4 随机振动离散分析方法 361
20.3.1 网壳结构风振响应算例分析 365
20.3 网壳结构风振响应算例分析与讨论 365
20.3.2 网壳结构风振响应分析结果与对比 368
21.1 概述 370
第21章 组合网壳结构 370
21.2 组合网壳的形式与分类 371
21.3 组合网壳的计算方法 372
21.4.2 等代刚度的确定 373
21.4.1 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 373
21.4 组合扁网壳的拟三层壳分析法 373
21.4.3 基本方程式的建立 374
21.4.4 矩形平面周边简支不等常曲率组合扁网壳的求解 377
21.4.5 三向、四向组合扁网壳的简化计算 379
21.4.6 组合扁网壳的动力特性 380
21.4.7 算例与讨论 381
21.5 组合网壳的节点构造 383
21.6 组合网壳的制作与安装 384
22.1.2 弦支网壳结构的发展与应用 385
22.1.1 弦支网壳结构的定义 385
第22章 弦支网壳结构 385
22.1 概述 385
22.1.3 弦支网壳结构的特点 387
22.2 弦支网壳结构的形式与分类 388
22.3.1 概述 389
22.3 弦支网壳结构的分析方法 389
22.3.2 弦支网壳结构新的分析方法——局部分析法 390
22.4.1 基本受力性能 395
22.4 弦支网壳结构的受力性能与参数分析 395
22.4.2 参数分析 400
22.5.1 弦支网壳结构的动力特性 407
22.5 弦支网壳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 407
22.5.2 弦支网壳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408
22.6.1 弦支网壳结构预应力优化的特点 413
22.6 弦支网壳结构的预应力优化 413
22.6.2 弦支网壳结构的预应力优化设计理论 414
22.7.1 弦支网壳结构设计及施工成形分析的基本思想 419
22.7 弦支网壳结构施工全过程分析 419
22.7.2 弦支网壳结构的施工反分析法 420
22.7.3 算例 421
22.7.4 结论 423
23.1.3 局部双层网壳的优缺点 424
23.1.2 局部双层网壳的发展与应用 424
第23章 局部双层网壳结构 424
23.1 概述 424
23.1.1 局部双层网壳的定义 424
23.2.1 局部双层球面网壳 425
23.2 局部双层网壳的形式与分类 425
23.2.2 局部双层柱面网壳 426
23.3.1 广义增量法 428
23.3 局部双层网壳的计算方法与数值分析特点 428
23.2.3 其他局部双层网壳 428
23.3.2 数值分析特点 429
23.3.3 算例 430
23.4.1 局部双层球面网壳稳定性 432
23.4 局部双层网壳的稳定性 432
23.4.2 大矢跨比局部双层球面网壳稳定性 436
23.4.3 局部双层柱面网壳稳定性 438
23.5 工程实例 440
23.4.4 其他局部双层网壳稳定性 440
24.1 概述 444
第24章 空腹网壳结构 444
24.2.1 柱面空腹网壳 445
24.2 空腹网壳结构的形式及组成 445
24.2.3 其他曲面类型空腹网壳 446
24.2.2 球面空腹网壳 446
24.3.1 静力分析 447
24.3 空腹网壳结构的受力性能 447
24.3.2 动力性能分析 449
24.3.3 空腹扁网壳结构的稳定性 462
25.1 折叠式网壳结构的基本思想与特点 468
第25章 折叠式网壳结构 468
25.2.1 双曲面折叠网壳结构 469
25.2 折叠式网壳结构的形式与分类 469
25.3.1 双曲面折叠式网壳结构 470
25.3 折叠式网壳结构的工程应用 470
25.2.2 柱面折叠网壳结构 470
25.3.2 柱面折叠式网壳结构 472
25.4.1 成形过程的几何运动分析 474
25.4 折叠式网壳结构的成形过程分析 474
25.4.2 成形过程静力分析 477
25.5 折叠式网壳结构的构造要求 478
25.6 折叠式网壳结构的施工步骤和设备 479
26.1.2 特点 485
26.1.1 定义 485
第三篇 索杆张力结构 485
第26章 索杆张力结构概述 485
26.1 索杆张力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485
26.2 索杆张力结构的形式与分类 487
26.3 索杆张力结构的发展与工程应用 488
27.2.1 基于Maxwell准则的结构体系分类 491
27.2 索杆张力结构的体系分析 491
第27章 索杆张力结构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491
27.1 概述 491
27.2.2 基于平衡矩阵分解的结构体系分类 493
27.3.2 初始预应力分布的求解 494
27.3.1 机构位移模态与自应力模态的计算 494
27.3 索杆张力结构的初始预应力确定 494
27.4 索杆张力结构成形过程的力法分析 495
27.5 索杆张力结构的有限单元法 496
28.1 索杆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498
第28章 索杆张力结构的计算机分析 498
28.2 程序的功能模块 499
28.3 程序流程框图 501
28.4 一简单索杆张力结构模型算例 502
29.1.2 张弦梁结构的发展与应用 506
29.1.1 张弦梁结构的定义 506
第29章 张弦梁结构 506
29.1 概述 506
29.2.1 平面张弦梁结构 509
29.2 张弦梁结构的形式和分类 509
29.1.3 张弦梁结构的特点 509
29.2.2 空间张弦梁结构 510
29.3.1 一般原则和计算内容 511
29.3 张弦梁结构的计算方法 511
29.3.2 预应力分布的计算方法 512
29.3.3 结构放样几何的计算方法 514
29.4.1 平面张弦梁结构的静力性能和预应力效应 515
29.4 张弦梁结构的静力性能 515
29.4.2 双向张弦梁结构的静力性能 520
29.5.1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521
29.5 张弦梁结构的抗震性能 521
29.5.2 平面张弦梁结构的抗震性能 523
29.5.3 双向张弦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526
29.6 张弦梁结构的节点形式 529
29.7 张弦梁结构的施工 531
30.1.2 环形张力索桁结构的发展与应用 532
30.1.1 环形张力索桁结构的结构形式 532
第30章 环形张力索桁结构 532
30.1 概述 532
30.2.1 索杆张力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 535
30.2 环形张力索桁结构的分析 535
30.2.2 索杆张力结构分析方法概述 536
30.2.3 环形张力索桁结构的构件内力关系 538
30.3.1 静力性能分析 540
30.3 环形张力索桁结构的受力性能 540
30.3.2 模型试验 544
30.4.1 施工过程描述 549
30.4 环形张力索桁结构的施工 549
30.4.2 结构施工成形问题的实质 550
30.4.3 施工全过程分析方法 551
30.4.4 算例分析 555
31.1 概述 557
第31章 点支式玻璃幕墙结构 557
31.2.1 玻璃 559
31.2 点支式玻璃幕墙的组成 559
31.2.2 金属紧固件 560
31.2.3 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的形式与分类 561
31.3.2 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的分析方法 564
31.3.1 荷载及组合 564
31.3 点支式玻璃幕墙的分析与设计 564
34.3.3 一般设计原则 565
31.4 点支式玻璃幕墙的预应力施工张拉分析方法 566
31.3.3 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的设计 566
31.4.1 张力补偿计算法 567
31.4.2 一次张拉计算法 570
31.5.1 安装预紧力对沉头式点式玻璃幕墙承载性能的影响 575
31.5 玻璃面板施工安装预紧力分析 575
31.5.2 安装预紧力对浮头式点式玻璃幕墙承载性能的影响 578
31.5.3 沉头式与浮头式玻璃幕墙承载性能比较 581
31.6.1 钢结构安装 582
31.6 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的施工 582
31.6.2 玻璃面板安装 584
32.1.2 张拉整体结构的发展简史 586
第32章 张拉整体结构 586
32.1 概述 586
32.1.1 Fuller关于张拉整体结构的思想 586
32.1.3 张拉整体结构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588
32.2.1 张拉整体单元和张拉整体结构 589
32.2 张拉整体结构的形态和特点 589
32.2.2 张拉整体单元形态 590
32.2.3 张拉整体结构形态 592
32.2.4 张拉整体结构的特点 593
32.3.1 运动学方法 594
32.3 张拉整体结构的单元找形分析 594
32.3.2 静态方法 597
32.3.3 压杆组激励法 601
32.4.1 静力性能 603
32.4 张拉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 603
32.4.3 模型试验 604
32.4.2 动力性能 604
33.1.2 索穹顶结构的发展与工程应用 606
第33章 索穹顶结构 606
33.1 概述 606
33.1.1 索穹顶结构的定义 606
33.2 索穹顶结构的形式和分类 609
33.1.3 索穹顶结构的特点 609
33.3.1 肋环型索穹顶结构初始预应力分布的快速计算法 610
33.3 索穹顶结构的初始预应力分布确定 610
33.3.2 葵花型索穹顶结构初始预应力分布的快速计算法 612
33.3.3 索穹顶结构初始预应力确定的一般方法——二次奇异值法 615
33.3.4 算例分析 617
33.4.1 二节点曲线索单元 618
33.4 索穹顶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618
33.4.2 索穹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方程建立与求解 620
33.5.1 静力性能 621
33.5 索穹顶结构的受力性能 621
33.5.2 基本动力特性 623
33.6.2 索穹顶结构的节点实例 624
33.6 索穹顶结构的节点设计 624
33.6.1 节点设计一般原则 624
33.7.2 施工控制反分析法 626
33.7 索穹顶结构的施工 626
33.7.1 索穹顶结构的施工步骤 626
33.7.3 算例分析 628
33.8.1 模型简介 630
33.8 索穹顶结构的模型试验 630
33.8.2 索穹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反应 632
34.1.1 膜结构的发展历史 639
第四篇 膜结构 639
第34章 膜结构概述 639
34.1 膜结构的发展与应用概况 639
34.1.2 我国有代表性的膜结构工程实例 645
34.1.3 非织物类膜结构——ETFE膜结构 648
34.2.1 膜结构的特点 652
34.2 膜结构的特点、形式与选型 652
34.2.2 膜结构的形式与分类 653
34.2.3 膜结构的选型 654
34.3.1 荷载与作用 655
34.3 膜结构的荷载与一般设计原则 655
34.3.2 荷载效应组合 656
35.1.1 建筑膜材的发展历程 660
35.1 建筑膜材的发展 660
第35章 膜材料 660
35.2 膜材的种类 661
35.1.2 国内外膜材发展的现状 661
35.3.2 膜材的力学性能 663
35.3.1 膜材的物理性能 663
35.3 膜材的基本性能 663
35.4.1 概述 665
35.4 膜材材性试验 665
35.4.2 单轴拉伸试验 666
35.4.3 双轴拉伸试验 667
36.1.1 膜结构分析方法的发展 668
36.1 概述 668
第36章 膜结构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668
36.1.2 膜结构分析内容与方法 669
36.2.1 动力松弛法 670
36.2.2 力密度法 672
36.2.3 非线性有限元法 673
36.3 膜结构的荷载分析 676
36.2.4 三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比较 676
36.4 膜结构的裁剪分析 680
36.5.2 索杆膜协同找形分析 683
36.5.1 协同分析的意义 683
36.5 膜结构与下部支承结构协同分析 683
36.5.3 索杆膜协同荷载分析 685
37.1 构造设计一般原则 687
37.2 膜材连接 687
第37章 膜结构连接构造 687
37.3 膜材与支承骨架、钢索、边缘构件的连接 688
37.4 钢索及其端部连接 689
参考文献 691
36.2 膜结构的找形分析 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