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学地认识中国法制史 1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法制史 3
一 为学习和研究现代法学提供深厚的知识基础 3
二 为当代法制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5
三 有助于对我国优秀法律文化成果的发掘和继承 6
四 有助于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 6
第二节 中国传统法制的基本特征 7
一 礼法结合,一准乎礼 7
二 以民为本,抑强扶弱 9
三 家族主义,家国一体 10
四 天下本位,义务互负 11
五 追求和谐,注重调解 13
一 正确看待和评价中国传统法制 14
第三节 科学地认识中国法制史 14
二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法律体系 16
三 客观地论述中国古代的社会矛盾与法律的功能 17
四 科学地阐述中国法制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 19
五 实事求是地评析中国古代司法制度 21
六 中国法制史的研究方法 22
问题与思考 24
复习题 26
阅读书目 26
第二章 中国古代法制发展的基本进程 27
第一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29
一 中国早期国家和法律的起源 29
二 夏、商、西周的法律 32
三 礼在西周法制中的作用 40
一 儒、法、墨、道各家的法律思想 47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法制变革 47
二 成文法的公布 64
三 《法经》与商鞅改法为律 70
第三节 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 73
一 秦朝的法律制度及其经验教训 73
二 西汉前期的法制改革 79
三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 85
四 南北朝时期法制的演进 88
五 隋唐时期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94
第四节 唐以后法律制度的发展 100
一 两宋法律制度的发展 100
二 元代法律制度的发展 108
三 明清法律制度的发展 113
问题与思考 122
复习题 124
阅读书目 125
第三章 中国传统法律的形式 127
第一节 律典与令典 129
一 律统的发展与变化 129
二 代表性律典 135
三 令典的沿革 141
第二节 君主的敕令和朝廷颁行的其他法规 144
一 诏令 145
二 格 146
三 式 148
四 宋代的敕 149
五 明朝的大诰、榜文 151
六 明清的编例 153
第三节 法律解释 156
一 秦汉的法律解释 156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解释 157
三 唐代法律解释的经典成就——《律疏》 158
四 明清的私家注律 161
第四节 司法判例 161
一 秦代的“廷行事” 161
二 汉唐之间的比、故事和科 163
三 唐宋元的判例 163
四 清代的判例 165
第五节 典章、法规的汇编 166
一 典章汇编 166
二 法规汇编 170
第六节 地方和少数民族立法 172
一 地方立法 172
二 少数民族法规 178
问题与思考 180
复习题 182
阅读书目 182
第四章 行政法律制度 183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行政立法 185
一 先秦时期的行政规范 185
二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行政类法律 186
三 隋唐时期的行政类法律 188
四 宋元明清时期的行政立法 189
第二节 中央行政组织 192
一 分封制时期的国家形态及其行政组织 192
二 官僚制度的形成 193
三 皇帝与皇室机构 194
四 中枢机构 195
五 从九卿到六部——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 203
六 分行中央政务的其他机构 205
第三节 地方行政组织 207
一 外服官——地方行政组织的初期形态 207
二 县制的稳定及其组织沿革 208
三 县以上行政层级的变迁及各级机构的组成 213
第四节 职官考选与管理法律制度 221
一 职官考选法律制度 221
二 职官管理法律制度 226
问题与思考 239
复习题 240
阅读书目 240
第五章 刑事法律制度 241
第一节 基本原则和规则 243
一 刑事政策 243
二 犯罪主体 244
三 犯罪主观方面 250
四 犯罪客体 258
第二节 罪名体系及内容 260
一 早期的“盗、贼”罪名体系及其内容 260
二 以“十恶”为核心的罪名体系及其内容 264
三 以“六部”统辖的罪名体系及其内容 268
第三节 刑罚制度 272
一 早期的五刑 272
二 春秋战国开始的重要变化 274
三 汉初废除肉刑的刑制改革 276
四 改革后的汉朝刑罚体系 277
五 新五刑体系的形成、内容及其变化 281
问题与思考 287
复习题 288
阅读书目 288
第六章 经济法律制度 289
第一节 农业法律制度 291
一 农业管理机构 291
二 土地法律制度 291
三 屯田法律制度 294
四 水利法律制度 294
五 救灾法律制度 296
六 其他农业法律制度 298
第二节 手工业法律制度 299
一 官营手工业者的来源及管理体制 300
二 官营手工业生产管理制度 302
三 私营手工业法律制度 304
第三节 商业法律制度 306
二 官营商业法律制度 307
一 重农抑商和商人的法律地位 307
三 私营商业法律制度 310
四 商税法律制度 313
第四节 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316
一 汉至清代的互市立法 316
二 唐宋元时期的市舶法 317
三 明清外贸立法 320
第五节 财政税收法律制度 327
一 财政法律制度 327
二 赋税制度的基本内容 331
三 赋税制度的变迁 337
第六节 货币金融法律制度 342
一 钱法 342
二 钞法 344
三 银法 345
四 借贷法律制度 346
五 典当法律制度 347
六 钱庄法律制度 350
问题与思考 350
复习题 351
阅读书目 351
第七章 民事法律制度 353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民事法律的特征 355
第二节 民事主体 362
第三节 物权 364
一 动产物权 365
二 不动产物权 368
第四节 债权 372
一 总说 372
二 契约 375
三 损害赔偿之债 380
第五节 婚姻、家庭与继承 383
一 婚姻 383
二 家庭与亲属 393
三 继承 397
问题与思考 406
复习题 407
阅读书目 407
第八章 司法制度 409
第一节 司法机构 411
一 历代中央司法机构 411
二 历代地方司法机构 416
三 法官培训及其助手 421
第二节 诉讼制度 423
一 诉讼的限制 424
二 管辖 428
三 诉讼时效 431
四 代理 432
五 起诉与传唤 434
六 证据 443
第三节 审判制度 449
一 和息 449
二 “辨告”和“三审” 450
三 “五听”与刑讯 451
四 逐级复审制 455
五 裁判的形式 458
六 裁判的依据(法源) 459
七 会审制度及特别审判 463
八 法官的责任 465
九 申诉与直诉 468
第四节 其他制度 469
一 刑罚的执行 470
二 赦免制度 475
三 留养减免刑罚制度 477
问题与思考 479
复习题 480
阅读书目 481
第九章 中国近代的法制变革 483
第一节 近代法制变革的历史动因及基本进程 485
一 近代法制变革的历史动因 485
二 清末的法制改革 488
三 民国前期的法制变化 493
四 民国后期近代法制系统的形成 495
一 清末立宪 499
第二节 宪法的产生及演变 499
二 南京临时政府的宪法 505
三 北京政府的宪法 508
四 南京国民政府的宪法 511
第三节 近代行政法 514
一 清末的行政法 514
二 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法 518
三 北京政府的行政法 519
四 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法 521
第四节 民商法的近代化发展 522
一 清末民商法的修订 523
二 北京政府时期的民商法 529
三 《中华民国民法》的公布 534
四 南京国民政府的商事立法 538
一 清末修订刑法 540
第五节 刑法的近代化发展 540
二 《暂行新刑律》 544
三 南京国民政府的刑法 545
第六节 诉讼法的近代化发展 550
一 清末近代诉讼法的拟订 550
二 北京政府时期的诉讼法 554
三 南京国民政府的诉讼法 557
第七节 司法制度的变革 561
一 清末的司法改革 561
二 民国前期的司法制度 567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制度的变化 572
问题与思考 577
复习题 578
阅读书目 578
后记 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