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背景:现代社会道德困境及其生成逻辑 1
一、个体道德水准下降的聚合效应 3
二、道德冲突下的个体道德选择“两难”困境 4
三、社会道德共识的虚无困境 7
四、转型中国社会道德困境的独特呈现 10
第二节 学说脉络:现代道德理论的失败 12
一、自由主义道德理论 13
二、社群主义道德理论 17
三、当代中国的“复兴传统”学说 22
第三节 本书体例及观点 24
一、本书的研究目标 24
二、本书的研究思路 26
三、本书的结构安排 30
第一章 宪法道德使命的理论与现实 34
第一节 宪法道德使命的问题缘起 35
一、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定向思维”及其克服 36
二、现代社会演进与法治的形式品格 42
三、法治形式品格的“去道德性” 46
四、“人权”话语的复苏与道德困境的延伸 51
五、通过宪法配置道德秩序 54
第二节 宪法承担道德使命的缘由 58
一、宪法的效力来源于社会普遍道德 58
二、现代社会普遍道德需要通过宪法表达 62
三、宪法是法律规则和道德规则的结合点 65
第三节 经典宪法对社会道德困境的回应 67
一、经典宪法回应道德困境的无力 68
二、经典宪法回应道德困境的结构调整 73
第四节 中国宪法回应道德困境的路径 77
一、表达社会核心价值,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78
二、反思现代权利观念,规范宪法权利内涵 81
三、确证宪法义务价值,实施宪法义务体系 83
第二章 价值困境、社会核心价值与宪法价值共识 87
第一节 现代多元社会的价值困境 87
一、多元价值冲突的逻辑 87
二、价值多元论的困境 91
第二节 回应价值困境的当代自由主义线索 94
一、公共理性:重叠共识、公共领域与协商民主 94
二、“至善”论:自由主义美德的统治 101
三、现实主义:地方性传统与权宜之计 102
第三节 社会核心价值作为超越自由主义局限的思路 104
一、多元价值图景的社会根源 105
二、权力价值中立立场的辩驳 106
三、以社会核心价值走出价值多元之困境 108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历史与逻辑 111
第四节 中国宪法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构性 11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宪法表达的意旨 117
二、宪法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蕴藉 120
三、宪法价值共识及其本质 124
第五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宪与中国宪法价值体系的完善 127
一、现行宪法价值体系的规范结构 128
二、宪法价值体系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局限 129
三、宪法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融合之道 133
第三章 权利的共同体观念与宪法规范内涵 146
第一节 权利本质的历史流变及其脉络 147
一、权利本质的流变性和历史规定性 147
二、“伦理式”权利概念及其本质 150
三、从“伦理式”到实证主义 154
四、权利实证主义传统的转向 156
五、权利本质变化的历史脉络 159
第二节 公共性缺失:现代权利理论的道德风险 162
一、个体先于社会 166
二、权利独立于善 171
三、权利与社会道德困境的中国叙事 176
第三节 权利道德理论的学理路径 178
一、道德契约与基于公正的预付人权 179
二、最低限度的道德标准与基于“人道”原则的人权 182
三、自然法的本体论与基于“向善避恶”实践知识的人权 185
四、走向综合的理论尝试:权利与义务的均衡 187
第四节 权利的共同体观念 190
一、共同体与真实的人性 191
二、权利与共同体的相互建构 193
三、权利的共同体观念确证了权利的道德基础 195
第五节 共同体观念下权利的宪法规范内涵 197
一、权利的规范内涵之一:“宪法列举权利” 197
二、权利的规范内涵之二:“未列举权利” 206
第四章 宪法义务的价值确证与规范建构 219
第一节 古典身份传统与义务伦理的演进 222
一、作为古代社会维系机制的“身份制” 223
二、古希腊“身份政治”:公民美德与城邦正义 227
三、古罗马身份传统的延续和转向 236
四、中世纪的双重“身份”专制与“义务”强迫 240
五、古典义务伦理的演进脉络及缘由 245
六、现代权利观念与古典义务伦理的断裂 249
第二节 宪法义务的价值确证 252
一、宪法义务的“共同体”意蕴 253
二、人的理性凝聚与宪法义务的自觉承担 255
三、宪法义务观念对传统观念的纠偏 257
第三节 宪法义务规范结构的内在逻辑 265
一、自爱之心与社会构成:霍布斯秩序问题的轮 266
二、理性、善良意志与普遍道德法则:康德式“伦理本体” 271
三、自爱与互助:共同体的耦合结构 275
四、宪法义务的类型化逻辑 278
第四节 宪法义务的规范形态 283
一、宪法义务条款 287
二、“超宪法”的宪法义务 290
第五节 现行宪法义务体系的规范特征 295
一、倡导性义务与强制性义务的区分 295
二、同质性义务与特殊性义务的结合 301
第六节 宪法义务体系的实施 310
一、通过部门法实施强制性义务 310
二、部门法无从直接实施倡导性义务 311
三、宪法倡导性义务的实施 317
结论 322
参考文献 328
后记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