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理论与实践 云南城市化进程的若干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立纲,王志雄等著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222048197
  • 页数:3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云南省十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的成果,是对云南城市化进程中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

第一章 云南:城市进程与社会思考 1

一 云南城市的发展历程 1

(一)云南城市55年来的发展 1

(二)云南的城市化在进入21世纪时碰到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6

二 云南城市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7

(一)云南城市化正出现加速度发展趋向 8

(二)云南城市化整体落后于全国水平 13

三 云南城市布局与城市群发展 18

(一)云南城市布局与城市群的形成 18

(二)滇中城市群是云南城市的核心地带 23

(三)滇中城市群存在的问题 24

(四)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 26

四 个开蒙城市群的规划与实施 28

(一)个开蒙城市群的意义和规划 28

(二)个开蒙城市群的建设 30

(三)“个开蒙”城市群的地位及名称问题 32

五 “民族区域自治”与城市化的现实矛盾问题 33

第二章 昆明:区域定位与时代责任 39

一 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努力与现实发展的矛盾 39

二 对“控制大城市规模”产生背景的分析 41

三 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局限性 45

四 云南城市首位度问题 49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初的城市规划:昆明城市规划第一期(20世纪50~60年代) 52

五 从昆明城市规划的变迁看大城市的发展 52

(二)新时期昆明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昆明城市规划第二期(20世纪80年代) 53

(三)20世纪末修订的《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昆明城市规划第三期(20世纪90年代) 58

(四)世纪之交对《昆明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进行新的调整 60

(五)“现代新昆明”规划是面向新时代高起点的城市规划:昆明城市规划第四期(21世纪初) 61

(六)现代新昆明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64

第三章 玉溪:产业带动与城镇发展 67

一 玉溪市产业建设现状及城镇化发展 68

(一)玉溪市产业建镇基本情况 69

(二)小城镇建设加速产业化进程 72

(三)产业建镇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74

(四)运用市场机制经营城镇产业 76

二 玉溪市大营街镇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浅析 78

(一)大营街的产业建设基本情况 79

(二)加快产业建设是促进城镇结构调整的基础 82

(三)实施产业建镇策略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保证 86

三 玉溪市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探讨 91

(一)中心城市把城镇当作资产来经营 91

(二)大力推进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97

(三)构建合理的城镇结构体系 99

第四章 昭通:滇北大门与山区城市 102

一 昭通市城镇化发展概况 103

(一)昭通市概况 103

(二)昭通市特殊区位及宏观经济背景 103

(三)昭通市历史及城市沿革 104

(四)昭通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105

二 昭通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07

(一)城镇小、低、散、弱 107

(二)没有形成科学、合理、完善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 108

(三)城镇功能趋同现象明显 109

(四)城镇升格进度缓慢 109

三 昭通市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09

(一)“三站”建设给昭通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109

(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昭通市城镇化发展带来了战略机遇 110

(三)新一轮扶贫开发为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10

(四)区域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了昭通市城镇化的发展 110

(五)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业的发展对昭通市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11

(六)与昭通市北部和东北部相临的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程度远远超过昭通市的四川省宜宾市和重庆直辖市 113

(七)挑战与机遇共存 113

四 昭通市城镇化发展思路 114

(一)走一条适合昭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14

(二)建立合理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等级规模和职能结构 115

(三)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116

(四)大力发展职业适用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 118

(五)积极组织力量,及时上报升格有关城镇 119

五 昭通市城镇化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20

(一)城镇化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120

(二)城镇化是城镇的聚集而不是分散 120

(四)用市场机制引导农民进城 121

(三)城镇化要坚持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以内涵为主的发展方式 121

(一)加强昭通市域城镇空间的管制 122

(二)落实区域绿地管制 122

(三)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 122

(四)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122

六 昭通市城镇化发展政策措施建议 122

(五)加强区域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 123

(六)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123

(七)建立健全多渠道投融资体系,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123

(八)把城镇的技术、资金、人才和观念引入农村,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123

附:昭通市大关县城镇化现状、条件与发展目标 124

一 大关县概况及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124

(二)云南省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 126

(三)昭通撤地改市给大关县城镇化发展带来发展机遇 126

二 大关县城镇化发展条件分析 126

(一)全国城镇化发展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126

三 大关县旅游资源状况 127

四 大关县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负面影响 128

(一)存在问题 128

(二)负面影响 130

五 大关县旅游业发展条件分析 131

(一)区域交通条件改善对大关社会经济发展将带来极大的影响 131

(二)旅游业发展优势 132

(二)大关县城镇化发展目标 134

六 大关县城镇化发展思路和目标 134

(一)大关县城镇化发展思路 134

(三)大关县城镇化发展措施 135

第五章 城郊:城市瞬间与时空转换 142

一 社区群体 142

(一)土地情结 142

(二)熟人社会 145

(三)外群体 148

二 社区生存 152

(一)住宅 152

(二)地价 156

(三)股份合作社 160

(四)老年人 162

(五)互补保障 164

(六)社区居委会 167

(七)社会控制 169

三 社区发展 171

(一)社区规划 171

(二)沟通系统 175

(三)侵入 176

(四)社区变迁 178

四 社区整合 181

(一)秩序 181

(二)整合 184

第六章 东庄:城中之村与融入之痛 189

一 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意义 190

二 昆明市“城中村”的特点和成因 191

(一)昆明市“城中村”的特点 191

(二)昆明市“城中村”的成因 192

三 昆明市“城中村”存在的问题 194

(一)环境问题 194

(二)消防和交通问题 195

(三)治安问题 195

(四)计划生育问题 195

(一)昆明市“城中村”改造中的问题 196

四 昆明市“城中村”问题的思考 196

(二)昆明市“城中村”改造的几点建议 199

五 结语 202

第七章 乡镇:艰难起步与结构制约 204

一 城镇化历程回顾 204

(一)城镇化定义 205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化的回顾与启示 207

(三)积极稳妥发展小城镇的背景 213

(四)云南城镇化现状 218

二 尖山乡城镇化历史现状分析 221

(一)镇雄县尖山乡概况 221

(二)尖山乡城镇化历程分析 223

(三)目前尖山乡城镇化约束分析 227

(四)尖山乡城镇化的基本结论 248

三 尖山乡城镇化展望及其思考 248

(一)增强镇雄县城的产业结构聚集,进而增强其扩散力 249

(二)发展适合尖山乡人口资源的产业,增强产业、人口的集聚 250

(三)继续推进尖山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251

(四)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52

第八章 村庄:新兴产业与传统变迁 255

一 团结乡概况 255

(一)团结乡简介 255

(二)团结乡社区特点 257

二 社区经济 259

(一)传统农业经济向生态农业经济转换 261

(二)第二产业的过去和现状 262

(三)开始有意识地从发展第二产业转向发展第三产业 263

三 社区支持网 266

(一)教育系统 266

(二)卫生系统 268

(三)养老系统 270

四 多元文化下的城镇规划 272

(一)城镇布局的民族性 272

(二)景观分布的生态性 273

(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276

(一)人与环境的互动 277

五 社区互动 277

(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280

(三)外来人 282

六 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及观念 284

(一)多民族的城乡融合生活方式 284

(二)社区阶层分化和角色的多样化 286

(三)传统与现代相交织的思想观念 287

七 团结乡城市化的优势和不足 292

(一)团结乡城市化的特点 292

(二)团结乡城市化的运行机制 294

(三)制约机制 297

一 因地制宜编制特色规划 300

第九章 特色:乡镇规划与地域风貌 300

二 重视建筑单体设计过程中的特色创作 302

三 城镇绿化特色化 303

四 建设好突出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物 304

五 加强对城市历史名城、历史风貌街区、片区的保护与更新 304

六 加强城市规划特色管理 305

(一)加强城镇道路红线管理 305

(二)加强规划证后管理,尤其是私人建房的管理 306

(三)加强临街建筑和城市重要地段的建筑方案审查管理工作 307

七 建筑物、构筑物外装饰要有特色 307

参考文献 309

后记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