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云南省环境保护局,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编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41624241
  • 页数:25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介绍了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状况,包括动物、植物、昆虫及大型真菌等,并对社区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第一章 概述 1

一、地理环境 1

(一)地理位置 1

(二)地貌结构 1

(三)气候和土壤 2

二、保护区的性质和意义 3

(一)以完整流域为保护单元的自然保护区 3

(二)融合保护、科研和社区发展为一体的小流域生物圈保护区 3

三、生物多样性 4

(一)类型多样的植被 4

(二)以热带成分为主的植物区系 5

(三)动物物种多样性 6

四、水资源及其变化 7

五、类别齐全的景观资源 8

六、社会经济与社区共管 9

(一)以拉祜族为主的多民族人口组成 9

(二)社区基础建设有所发展 9

(三)农业生产从封闭的传统农业走向经济林果种植业 10

(四)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但以国有土地为主 10

(五)以种植业为主体的生产结构 10

(六)协调发展的共同需求 11

(七)社区共管及其组织结构 11

(八)社区参与的资源环境管理 12

(九)自然保护区的社区环境教育和扶贫活动 12

七、管理建设与科学研究 13

(一)发展历程和机构设置 13

(二)基础建设 13

(四)护林防火 14

(五)科学研究 14

(三)巡护管理体系和林政管理 14

(六)管理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15

八、管理成就 16

第二章 植被 17

一、植被分类 17

(一)分类原则 17

(二)分类单位 17

(三)植被类型分类系统 17

二、植被分布规律及特征 18

(一)水平基带 18

(二)水平分布规律和特征 19

(三)垂直分布 19

三、主要植被类型 19

(一)热带雨林 19

(二)热带季雨林 32

(三)常绿阔叶林 35

(四)落叶阔叶林 44

(五)暖性针叶林 45

(六)竹林 45

(七)稀树灌木草丛 46

(八)灌丛 47

四、植被价值评估 47

第三章 植物 49

一、植物物种多样性 49

二、资源植物 52

三、珍稀濒危及珍贵植物 61

(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61

(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62

(三)珍贵树种 63

二、采集和研究方法 65

第四章 大型真菌 65

一、研究概况 65

三、保护区大型真菌概述 66

(一)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 66

(二)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生态习性 66

(三)保护区大型真菌的地理分布 66

(四)大型真菌在保护区内的经济用途 67

(五)保护区大型真菌种质资源的保护建议 67

四、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名录 68

第五章 动物资源 72

一、动物资源多样性 72

(一)概述 72

(二)鱼类 73

(三)两栖类 76

(四)爬行类 79

(五)鸟类 82

(六)兽类 96

(七)昆虫类 102

二、重点保护和珍稀脊椎动物 114

(一)概述 114

(二)重点保护物种和珍稀物种简介 114

三、野生动物的价值评估 125

(一)生态价值 125

(二)社会经济价值 125

(三)科学价值 126

四、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利用 126

(一)野生动物的保护现状 126

(二)野生动物的合理利用 127

(一)降水量 128

二、水资源及水资源平衡 128

一、纳板河流域简况与水系构成 128

第六章 水资源与流域保护 128

(二)地表水 135

(三)陆地蒸发 136

(四)地下水资源 137

三、地表水泥沙含量和水质状况 137

(一)年沙量 137

(二)地表水泥沙颗粒及矿物组成 138

(三)地表水的水质 138

四、人类活动对地表水的影响和水资源变化状况 138

(一)人类活动对地表水的影响 138

(二)自然保护区成立前后水资源状况的比较 143

(三)森林破坏对地表水的影响 144

(二)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145

(一)目前落后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145

五、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议 145

第七章 风景名胜资源 147

一、风景资源类型 147

二、自然景观 147

(一)山峦 147

(二)石峰 148

(三)洞穴 148

(四)温泉 148

(五)瀑布 148

(六)江景 148

(七)动物 148

(八)植物 148

三、人文景观 148

(三)婚姻 149

(二)民居 149

(一)饮食 149

(四)丧葬 150

(五)民族服饰 150

(六)民族节日 151

(七)宗教 151

(八)民族文学 151

四、主要景区 152

(一)曼点景区 152

(二)澜沧江风光 152

(三)安麻山自然景观 152

(四)民族风情景观 152

五、风景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管理 152

(一)开展旅游的基本原则 152

六、人与自然和谐景观的建设与旅游开发设想 153

(一)人与自然和谐景观的建设思路 153

(二)开展旅游须采取的措施 153

(三)景点规划 153

(二)人与自然和谐景观的建设目标、对策措施及旅游开发 154

第八章 社会经济 155

一、民族和人口 155

(一)民族结构 155

(二)人口变化 155

(三)人口结构 156

二、村寨分布 156

(一)村寨基本情况 156

(二)村寨大小 158

(三)村寨分布 159

(四)村寨历史 159

(一)住房 160

三、基础建设 160

(二)道路交通 162

(三)水利设施 162

(四)电力和通讯 163

四、土地利用 163

(一)土地利用类型 163

(二)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164

(三)耕地及其变化 165

五、经济状况 166

(一)经济来源 166

(二)种植业 168

(三)畜牧业 171

(四)采集业 171

六、文化教育 173

(五)森林产品 173

七、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经济发展建议 174

第九章 建设管理 175

一、保护区的沿革 175

(一)初建 175

(二)发展 175

二、管理机构 176

(一)管理机构、领导隶属和部门结构 176

(二)部门岗位设置及其职能 177

(三)机构设置 178

(四)人员培训 179

三、基础设施 179

(一)保护区界桩设置 179

(二)保护区宣传设施 180

(一)巡护管理 181

四、资源林政管理 181

(四)保护区办公及通讯设备 181

(三)保护区办公基础设施 181

(五)保护区交通设备 181

(二)林政管理 182

(三)野生动物肇事的管理 183

(四)护林防火 183

(五)主要成就 184

五、管理建设规划 184

(一)管理所建设 184

(二)蚌岗管理站建设 185

(三)增设江边管理站 185

(四)改善管理站通讯和交通设备 185

(五)巡护便道的建设 185

(六)规划建设动物生境管理工程 185

(一)科研组织形式 186

(二)科研管理 186

一、科学研究活动概述 186

二、科研管理 186

第十章 科学研究 186

三、社会经济统计和环境资源监测 188

(一)社会经济统计 188

(二)动植物资源监测 189

四、开展的科研活动 189

(一)常规科研 189

(二)专题研究 189

(三)保护区开展的科技推广工作 190

五、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191

(一)科研能力的建设和发展 191

(二)建立保护区数据库 191

(五)热带雨林修复与生态村示范项目 192

(三)开展生态监测 192

(四)动物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监测 192

(六)“动物通道”研究 193

(七)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示范项目研究 193

(八)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与迁地保护的研究 194

(九)建立自然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194

(十)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 195

(十一)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195

第十一章 资源保护和社区发展 197

一、资源保护和社区发展需求 197

(一)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 197

(二)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管理问题 199

二、社区共管的框架 200

(一)社区共管的目标和原则 200

(三)协调发展的共同需求 200

(二)社区共管的组织结构 201

三、社区参与的资源环境管理 202

(一)共管制度化与制定村规民约 202

(二)社区的资源环境管理 203

(三)巡护和扑火 205

四、自然保护区的社区环境教育和扶贫活动 205

(一)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205

(二)扶贫活动 207

五、几个重要的转变及成效 209

(一)村民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 209

(二)社区经济发展促进保护区和当地群众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210

(三)保护区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210

附件 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 211

主要参考文献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