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绪论 赵梁军 1
1 观赏植物的营养器官及其发育 5
1.1 观赏植物的根 张延龙 6
1.1.1 根的基本类型 7
1.1.2 根的形态多样性 8
1.1.3 根的基本功能 10
1.1.4 根的发生类型 11
1.1.5 根系的生长规律 13
1.1.6 根系生长的调控 13
1.2 观赏植物的茎 张延龙 14
1.2.1 茎的基本类型 15
1.2.2 茎的形态多样性 16
1.2.3 茎的基本功能 19
1.2.4 茎的发生与扩展 19
1.2.5 茎的生长规律及调控 25
1.3 观赏植物的芽 张延龙 26
1.3.1 芽的基本类型 26
1.3.2 芽的形态多样性 27
1.3.3 芽的基本功能 28
1.3.4 芽的发生类型 29
1.3.5 芽的生长与休眠规律 29
1.3.6 芽的生长调控 30
1.4 观赏植物的叶 于晓南、黄玄 31
1.4.1 叶的基本类型 31
1.4.2 叶的基本功能 33
1.4.3 叶的形态多样性 35
1.4.4 叶色的多样性 42
1.4.5 叶的生长发育与调控 47
2 观赏植物的生殖器官及其发育 50
2.1 观赏植物的花 胡惠蓉、包满珠、赵梁军 51
2.1.1 花的基本类型 51
2.1.2 花的基本功能 52
2.1.3 花的形态多样性 54
2.1.4 花的形态发育 64
2.1.5 花色发育 69
2.1.6 花期调控 79
2.2 观赏植物的种子 赵梁军、吴利敏 83
2.2.1 种子的基本类型 84
2.2.2 种子的形成与发育 86
2.2.3 种子的寿命与休眠 90
2.3 观赏植物的果实 吕英民 92
2.3.1 果实的基本类型 93
2.3.2 果实的多样性 98
2.3.3 果实的基本功能 100
2.3.4 果实发育及调控 101
思考题 103
3 观赏植物的分类与品种演化 刘青林、彭勇政 104
3.1 观赏植物的分类 105
3.1.1 根据植物自然分类系统的分类 105
3.1.2 根据生物学特性的园艺学分类 107
3.1.3 根据原产地气候型分类 110
3.1.4 根据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分类 112
3.1.5 根据主要观赏部位分类 115
3.2 观赏植物的起源与品种演化 116
3.2.1 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 116
3.2.2 观赏植物的起源中心 118
3.2.3 观赏植物的起源途径 118
3.2.4 观赏植物的品种演化 120
3.3 主要观赏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122
3.3.1 梅花 123
3.3.2 牡丹 123
3.3.3 月季 124
3.3.4 菊花 126
3.3.5 大丽花 128
3.3.6 唐菖蒲 128
思考题 129
4 木本观赏植物的主要类群 赵梁军、张海清 130
4.1 裸子植物类 131
4.1.1 银杏 131
4.1.2 苏铁类 134
4.1.3 松柏类 135
4.2 花木类 156
4.2.1 分类及营养生长习性 156
4.2.2 分类及开花习性 157
4.2.3 花形、花相、花香 160
4.2.4 叶色与枝干形态 161
4.2.5 常见花木的特性 162
4.3 藤蔓类 169
4.3.1 分类及特点 170
4.3.2 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171
4.4 观赏竹类 176
4.4.1 形态特征 176
4.4.2 营养生长特性 180
4.4.3 开花结实特性 182
4.4.4 主要观赏竹的品种资源 183
4.5.2 生态适应性 187
4.5.1 分类及分布 187
4.5 棕榈类 187
4.5.3 繁殖生物学 188
4.5.4 常用棕榈植物及其特性 189
4.5.5 我国引种的棕榈植物及其生态习性 191
5 草本观赏植物的主要类群 197
5.1 一二年生观赏植物 孙红梅 198
5.1.1 开花诱导与结实特点 199
5.1.2 生态习性 199
5.1.3 常见的一二年生观赏植物 201
5.2 宿根类 孙红梅 204
5.2.1 原产地与适应性 205
5.2.2 分类 205
5.2.4 栽培学特点 207
5.2.3 生物学特性 207
5.2.5 环境要求 208
5.2.6 常见宿根花卉 210
5.3 球根类 义鸣放、陈菊 216
5.3.1 分类 216
5.3.2 球根的功能 218
5.3.3 球根的形态多样性 219
5.3.4 球根的发生 222
5.3.5 球根的生长发育 228
5.3.6 球根的休眠及调控 230
5.3.7 常见球根类观赏植物 233
5.4.1 分类 239
5.4 水生观赏植物 赵梁军、张海清 239
5.4.2 生态习性 240
5.4.3 代表性种及其特性 241
5.5 多浆植物类 赵梁军 245
5.5.1 原产地 245
5.5.2 形态特征 245
5.5.3 分类 246
5.5.4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47
5.5.5 主要种类 249
5.6 兰花类 赵梁军 251
5.6.1 起源与分布 251
5.6.2 形态特征 252
5.6.3 生态特性 254
5.6.4 分类 255
5.6.5 主要种属及其特征 257
5.7 观赏蕨类 赵梁军、张海清 260
5.7.1 形态与生殖 260
5.7.2 生物学特性 262
5.7.3 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263
5.7.4 常见蕨类观赏植物类型 265
5.8 草坪地被类 赵梁军 273
5.8.1 草坪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分类 274
5.8.2 草坪植物的生态习性 275
5.8.3 地被植物的分类 275
5.8.4 适应特殊环境的地被植物 276
5.8.5 常见草坪植物和新型的草坪及地被植物 277
5.9 高山观赏植物 赵梁军 280
5.9.1 形态特征 280
5.9.2 种质资源 280
5.9.3 主要高山观赏植物的分布特点 281
6 观赏植物的繁殖 赵梁军、付彦荣 291
6.1 观赏植物繁殖的途径及特点 292
6.1.1 有性繁殖 292
6.1.2 无性繁殖 292
6.1.3 孢子繁殖 293
6.1.4 胎生繁殖 293
6.1.5 组织培养繁殖 293
6.2.1 有性繁殖 294
6.2 观赏植物繁殖的生物学基础及技术 294
6.2.2 无性繁殖 302
6.2.3 孢子繁殖 318
6.2.4 组织培养繁殖 320
思考题 328
7 观赏植物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 赵梁军、王茂良 329
7.1 温度 330
7.1.1 温度对观赏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30
7.2 光照 335
7.2.1 光强与观赏植物生长发育 335
7.2.2 光周期与观赏植物的生长发育 338
7.2.3 光质与观赏植物的生长发育 338
7.2.4 光照与观赏植物的品质 339
7.3 水分 340
7.3.1 水与观赏植物的生态型 340
7.3.2 水与观赏植物生长发育 341
7.3.3 水质对观赏植物的影响 344
7.4 土壤或基质 345
7.4.1 土壤理化性状与观赏植物生长发育 346
7.4.2 基质与观赏植物生长发育 348
7.4.3 根际pH 352
7.5 矿质营养 355
7.5.1 主要矿质营养元素与观赏植物 357
7.5.2 观赏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特性 359
7.5.3 观赏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反应 363
7.5.4 观赏植物的营养元素供应 366
7.6 气体成分 368
7.7 观赏植物与环境中其他生物间的互作 369
思考题 371
8 观赏植物与环境胁迫 高润清、孙洪波、李月华 372
8.1 观赏植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 373
8.1.1 温度胁迫与观赏植物 373
8.1.2 光胁迫与观赏植物 378
8.1.3 水胁迫与观赏植物 383
8.1.4 土壤质地胁迫与观赏植物 389
8.1.5 土壤盐胁迫与观赏植物 390
8.1.6 土壤污染物胁迫与观赏植物 400
8.1.7 环境pH胁迫与观赏植物 401
8.1.8 空气污染物胁迫与观赏植物 403
8.1.9 风尘胁迫与观赏植物 409
8.1.10 城市综合环境因子胁迫与观赏植物 412
8.2 观赏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414
8.2.1 水体 414
8.2.2 温度 414
8.2.3 湿度 415
8.2.4 大气成分 416
8.2.5 尘埃 418
8.2.6 风 419
8.2.7 道路与交通 420
思考题 420
附录:我国各地区抗污染园林植物名录 421
参考文献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