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材料与方法——文学史研究的关键所在 1
上编 一个时代的文学史 11
第一章 1972年的短篇小说 13
一、1972年的到来 13
二、1972年的文学期刊 20
三、1972年的短篇小说:写什么与怎么写 27
第二章 在批判中完成规训——谈五篇被批判的70年代小说 36
一、“文艺黑线回潮”与对小说的批判 37
二、它们因何成为反面典型 44
第三章 作为陪衬的女人们——长篇小说《响水湾》之一角 53
一、无产阶级的女儿 53
二、作为典范的女领袖 59
三、N种妇女生活 64
第四章 一代人的精神史——70年代与《公开的情书》 71
一、“老五届”大学生与情书前史 72
二、告别“文革” 80
三、这样“一代人” 86
第五章 《公开的情书》的历史沉浮 91
一、他们是彻底的“异端”? 92
二、被遗弃的“旧人” 98
三、结语:后置的视角 105
中编 一个人的文学史 109
第一章 余华的写作原点 111
一、作为经历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112
二、作为事件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120
第二章 余华与“先锋文学史” 129
一、“最初的岁月” 131
二、“虚伪的作品” 135
三、“现代主义的写实” 140
第三章 贾平凹的写作惯性 146
一、“文革”中的贾平凹 147
二、“带灯”是个旧人 152
第四章 变与不变中的苏童 156
下编 文学进行时 165
第一章 写实年代的“虚伪作品” 167
第二章 考古与论今——谈阿来新作《瞻对》 173
第三章 后青春期的微梦——“80后”作家中的孟小书 179
附录 80年代是热衷创新的年代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