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知识 1
第一节 骨的结构与功能 1
一、骨的结构与功能 1
二、软骨的结构与功能 9
三、骨基质 12
第二节 骨骼系统的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 16
一、骨组织发生方式和基本过程 16
二、长骨的增长、增粗和改建 27
三、膜内成骨的改建 33
四、软骨组织的发生 34
第三节 骨细胞学基础 36
一、骨单位 36
二、骨细胞系 37
三、骨细胞的凋亡 44
四、骨的转换与骨转换率 46
第二章 骨代谢及其调节 49
第一节 骨矿物质 49
一、钙 49
二、磷 56
三、镁 59
四、微量元素 62
第二节 骨基质蛋白的生理及调控 66
一、胶原 66
二、骨基质非胶原蛋白 67
三、葡萄糖蛋白 69
四、骨基质的矿化 71
第三节 骨代谢的调节 75
一、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 75
二、甲状旁腺激素 78
三、降钙素 83
四、雌激素 86
五、维生素 88
六、基因水平的调节 90
七、细胞因子 91
第三章 骨生物力学 96
第一节 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 96
一、应力和应变 96
二、骨的各向异性 101
三、应力集中 101
四、骨的功能适应性 102
第二节 骨的生物力学特性 103
一、弹性与塑性 103
二、弹性模量 104
三、变形能 104
第三节 骨折治疗的生物力学 105
一、骨折力学原理 105
二、骨的断裂力学 106
三、疲劳断裂 107
四、骨折治疗的生物力学观点 108
五、张力带固定的生物力学 109
六、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 109
七、螺钉应用的生物力学 111
第四节 骨生物力学的检测方法及意义 113
一、骨的应变测量法(简称电测法) 113
二、光测法基本原理及应用 114
三、骨生物力学测定 114
四、生物力学与临床 115
第四章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理学 117
第一节 病因学 117
一、激素因素 117
二、营养因素 139
三、免疫因素 143
四、物理因素 145
五、遗传因素 146
第二节 病理学 150
一、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变化 150
二、全身激素和局部细胞因子对骨代谢的影响 151
三、运动负荷对骨代谢的影响 153
第五章 中医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 158
第一节 中医对骨的认识 159
一、骨的构成 159
二、骨的功能 160
第二节 肾与骨质疏松 160
一、中医肾的结构与功能 160
二、肾主骨理论 164
三、肾主骨理论与中医整体观 165
四、肾虚与骨质疏松 170
五、对肾主骨理论的现代医学认识 172
第三节 脾与骨质疏松 178
一、中医脾的结构与功能 178
二、脾虚与骨质疏松 180
三、中、西医学对脾认识的异同 181
第四节 血瘀与骨质疏松 185
一、中医血瘀证论述 185
二、血瘀与骨质疏松 187
三、现代医学对血瘀证的认识 188
四、现代医学对活血化瘀中药作用机制的认识 191
第五节 肝与骨质疏松 193
一、中医肝的结构与功能 193
二、肝虚与骨质疏松 197
三、中、西医学对肝认识的异同 198
第六节 气血津液与骨质疏松 199
一、气血的生理功能 199
第七节 经络的实质及病机与骨质疏松 202
二、津液的生理功能 202
第八节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 204
一、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204
二、骨质疏松症的分型与论治 204
第六章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技术 207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207
一、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207
二、诊断原则 209
三、诊断方法 209
四、诊断标准 209
五、诊断程序 213
六、存在的问题 214
第二节 普通X线检查 215
一、X线表现 215
二、骨质疏松X线分度 216
三、X线测量骨密度的方法 217
四、X线估计骨密度的选择 221
五、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和变形的X线诊断 222
六、X线的鉴别诊断 223
第三节 骨密度诊断技术及临床意义 224
一、骨密度测定中的几个概念 224
二、平片骨密度法 225
三、单光子(SPA)及单能X线吸收法(SXA) 226
四、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 228
五、定量CT(QCT) 234
六、超声波骨密度仪(QUS) 238
第四节 生化检查 240
一、衡量骨吸收的生化指标 241
二、衡量骨形成的生化指标 245
三、激素的检查 248
四、与骨矿化有关的生化检查 251
一、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255
第五节 其他诊断技术 255
二、遗传因子诊断技术 259
三、核医学检查技术 261
四、钙负荷—降钙素兴奋试验 265
五、定量磁共振(QMR)和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 265
六、骨强度测定 266
七、骨质量检测 267
八、骨同质因子(bone homogeneity factor,BHF) 268
九、肌肉功能分析仪(MES) 268
第六节 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 269
一、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 269
二、X线平片的鉴别诊断 270
三、骨密度降低的病理性质及病因分析 275
四、几种有骨密度降低表现的疾病 277
五、高转化型与低转化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判断 282
一、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原则及目的 284
第七章 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84
第一节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284
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286
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295
第二节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309
一、内分泌性骨质疏松症 309
二、药物性骨质疏松症 318
三、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321
第三节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323
一、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概念及分类 323
二、特发性青少年骨质疏松症 323
三、特发性成年骨质疏松症 327
第四节 骨质疏松性骨折 331
一、病因病机 331
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 334
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338
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 342
五、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康复 343
六、骨质疏松性骨折合并症及其防治 344
第五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新进展 346
第八章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353
第一节 药物治疗概述 353
一、治疗原则 353
二、治疗目标 355
三、疗效评价标准 355
四、治疗药物分类 356
五、新药开发研究 360
第二节 西医治疗药物 361
一、钙剂 361
二、维生素D类 368
三、降钙素 373
四、雌激素 378
五、孕激素 387
六、雄激素 391
七、双磷酸盐类 394
八、氟化物类 400
九、甲状旁腺激素 405
十、依普黄酮 407
第三节 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 409
一、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中成药 411
二、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传统方剂 422
三、近年来研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方剂 431
四、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的初步分析 452
第九章 骨质疏松症的非药物疗法 456
第一节 物理疗法 456
一、理疗的原理 456
二、理疗的临床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457
三、理疗的方法 458
四、影响理疗作用的因素 472
第二节 营养疗法 472
一、营养疗法的原理 473
二、影响骨代谢的营养因素 473
三、防治骨质疏松的配餐 484
四、中医饮食调理 487
第三节 运动疗法 491
一、概述 491
二、运动疗法的原理 494
三、运动疗法的原则、处方组成及运动量的监测 496
四、骨质疏松症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500
五、运动能力的评价 501
六、运动的手段及方法 503
一、推拿疗法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 509
第四节 推拿疗法 509
二、推拿的基本作用 511
三、推拿治疗的作用途径 513
四、推拿手法的分类 514
五、推拿手法的技术要求 515
六、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推拿手法 517
七、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推拿方法 522
八、推拿治疗的禁忌证 524
第五节 气功疗法 525
一、气功概述 525
二、练功要素 527
三、练功原则 528
四、常用的静功方法 530
五、练功的注意事项 533
第六节 针灸疗法 533
一、概述 533
二、几种针灸疗法介绍 536
第七节 脉冲电磁疗法 538
一、概述 538
二、治疗机制 539
三、影响因素 540
四、常用治疗方案 541
第十章 骨质疏松的预防 543
第一节 概述 543
第二节 现代医学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543
一、流行病学研究 543
二、健康教育 544
三、早期诊断 544
四、注意饮食 545
五、体育锻炼 546
六、药物预防 547
七、其他方面 548
第三节 中医养生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549
一、中医养生的意义 551
二、情志养生 552
三、饮食养生 558
四、药膳养生 562
五、运动养生 568
第十一章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572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的发展简史 572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575
一、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的研究 575
二、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学的研究 579
三、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学研究 583
四、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研究 587
第三节 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的历代研究 608
第四节 现代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615
参考文献 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