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哲学与中国哲学 1
一、文明之源 1
二、中国哲学的蕴意 2
第二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 3
一、中西哲学的不同背景 3
二、西方中心论的偏误 5
三、中国哲学的特点 6
第三节 中医哲学及其与中医学的关系 8
一、中医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 8
二、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医学思维方式 9
三、学习中医哲学的目的和意义 10
第二章 中医理论形成的哲学基础 13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起源 13
一、远古神话中的哲学思想 13
二、《周易》中的哲学思想 14
三、儒学中的哲学思想 15
四、道家的哲学思想 22
第二节 诸子竟出,百家争鸣 27
一、墨家与名家的哲学思想 28
二、阴阳家与杂家的哲学思想 32
三、法家与兵家的哲学思想 36
第三节 两汉时期主要的哲学流派 40
一、黄老之学 40
二、天人感应 42
三、古今经学之争 44
四、天道自然 48
第三章 中医哲学的核心——道论 52
第一节 道法自然 52
一、道的涵义 52
二、道与气、理、德 53
一、天论 55
第二节 天道 55
二、天地生成 56
三、宇宙假说 58
四、天象历律 60
第三节 人道 62
一、人性论 62
二、人伦 64
三、生命观 66
第四节 “道”对中医学的影响 69
一、生生之道 69
二、医道相通 72
第四章 元气论 74
第一节 气的涵义与特性 74
一、“气”的范畴之源流 74
二、气的涵义 76
三、气的特性 77
第二节 气化与气机 78
一、气化 78
二、气机 79
第三节 哲学之“气”与中医之“气” 80
第五章 阴阳学说 82
第一节 阴阳的涵义与属性 82
一、阴阳溯源 82
二、阴阳的涵义 83
三、阴阳的属性 84
第二节 阴阳运化规律 86
一、阴阳的关系 86
二、三阴三阳 89
第三节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90
一、从哲学阴阳学说到中医阴阳学说 90
二、中医阴阳概念的特点与意义 91
三、疾病的解释性模型 92
第一节 五行的涵义 94
一、五行溯源 94
第六章 五行学说 94
二、五行的涵义与特性 96
三、五行的分类 98
第二节 五行间的关系 99
一、五行生克制化 100
二、五行生克异常 101
第三节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03
一、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04
二、中医五行学说对哲学五行学说的发展 106
三、五行学说机械运用的缺陷 107
第一节 太极图式的宇宙模型 109
一、《易传》的宇宙生成图式 109
第七章 太极图式与象数观 109
二、“无极——太极——人极”图式 110
三、理数合一的数本论 111
第二节 象数概说 113
一、象 113
二、数 114
三、象数思维 116
第三节 象数思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17
一、象数思维与藏象学说 117
二、诊断与治疗中的象数思维 122
三、五运六气与九宫八风 126
第八章 天人关系与整体观 129
第一节 究天人之际 129
一、天人相分 129
二、天人相胜 130
三、天人合一 131
一、人与天地相参 133
第二节 天人之道 133
二、人与天地合德 134
第三节 中医学的整体观 135
一、整体与有序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 135
二、人与环境的统一 137
三、生命体的统一 138
四、诊断治疗的整体性 139
一、以名举实 142
第一节 “知行兼举”、“行可兼知”的认识论 142
第九章 格物致知与心性合一 142
二、“闻见、穷理、尽性” 144
三、“知行兼举”、“行可兼知” 145
第二节 “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论 147
一、格物致知 147
二、静观玄览 152
三、顿悟与直觉 153
一、“医者意也” 155
第三节 “医者意也”的心悟法 155
二、意解心知的四诊辨证 156
三、神妙心悟的处方用药 157
四、妙乎心手的运针调针 158
第十章 形神相即与常变中和 160
第一节 形神观 160
一、“形神相即” 160
二、形神的涵义 162
三、中医形神观 166
第二节 常变、正邪观 171
一、常变观 171
二、正邪观 175
第三节 中和思维 180
一、中和思维的特征 180
二、中和与阴阳五行的动态平衡 181
三、中和失调的发病机制与治则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