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779
卷四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研究 779
对80年代“文化热”的评价与思考 779
试析文化史研究中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795
文献传说与考古发掘相结合是推进研究的关键——有关黄帝的文献资料及研究状况述评 809
河洛文化的内涵、地域界定及其他——从地域文化研究谈到《洛阳出土历代墓志辑绳》 819
讴歌轩辕黄帝的前驱先路之作——罗光平《东方大帝》序言 827
弘扬炎帝精神 振兴中华民族——为宝鸡“炎帝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而作 832
山西长治、高平炎帝遗址考察散记 843
对“炎帝故里在会同”新说之浅见——炎帝故里及炎帝文化发源地的讨论 856
对随州炎帝文化的儿点认识和思考 869
炎黄雄姿存天地 凝聚四海赤子心——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878
探索中华文明 研究颛顼帝喾——从《五帝本纪》到《五帝时代研究》 883
黄帝祭祀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兼论“公祭黄帝是宗教活动吗?” 890
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新版《炎黄文化研究》主编寄语 893
端正学风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 896
辛亥革命前后尊黄思潮的演变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907
不要忽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在《黄帝传》座谈会上的发言 913
《炎黄文化研究》的生存与发展 916
发扬敬业传统 加强职业道德 919
一位世纪学人的文化情怀——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论解读 926
关于设立“中华文化优秀著作奖”的由来、目的和意义 941
世纪之交研讨中华文化的盛会——“中华文化与廿一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946
美国博士研究生培养一瞥——赴美讲学之点滴感受 953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促进中日友好交流——中华文化研究会的宗旨及中日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之开展 959
中国近代思想之林——《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编纂缘起及其特色和价值 965
卷五 文史评说与人物纪念 971
评戚本禹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 971
历史文化遗产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978
从世界史的角度看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性 989
《徽州学概论》序 1006
筚路蓝缕 开拓创新——《中国流氓史》序 1010
《徐州自然灾害史》序 1015
中华民族文化综合研究的新成果 1019
荟萃百家 撷采众长——《中华杂经集成》评介 1023
推进史学繁荣、缓解出版难的有益创举——写在《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出版之际 1025
《学术随笔文丛》出版前言 1027
学术出版社要有学术大家支撑——追忆《学术随笔文丛》出版前后 1029
学博思精 大家风范——读《清园夜读》(增订本)有感 1035
刚正不阿 坚持真理——读《黎澍十年祭》 1037
一部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优秀历史教材——《简明中国历史读本》读后 1040
民族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刘志霄著《维吾尔族历史》(中编)评介 1047
一位美国友人笔下的吴晗——关于《时代之子吴晗》 1051
苏秦联姻说考辨 1053
郑和下西洋 1056
清代名人在宣南二则 1059
鲁迅与姚克 1071
再说鲁迅与姚克——对《关于鲁迅丧事情况》的补正 1076
保持学术品牌 不断开拓创新——祝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建社二十五周年 1081
郭影秋传 1083
缅怀郭影秋校长对我的教诲和影响 1105
哀思无尽忆费老 1115
怀念胡华老师的教诲及其党史人生 1118
怀念历史学家袁定中 1125
回顾与思治先生的交往及其治学风范 1131
祁龙威先生学术之树常青 1136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心香一瓣祭祁公 1141
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深切怀念我的慈母 1146
清史研究所成立前后——接受人民大学校史中心访谈 1164
《口述自传丛书》出版前言 1173
《往事漫忆》的《前言》与《后记》 1175
后记 1181
附录 1185
王俊义先生与清史研究&黄爱平 1185
河南省封丘县电视台录制专题片——《魅力封丘·人物篇》清史专家王俊义 1201
王俊义著作和编著目录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