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屈光不正、老视和隐斜视 3
第一部分 概要 3
1.1 近视眼 4
1.2 远视眼 7
1.3 散光 9
1.4 屈光参差 10
1.5 老视与调节 11
1.6 隐斜视 14
2.现代标准眼视光诊室设置 15
3.1 综合验光仪主体结构 19
3.综合验光仪结构和功能 19
3.2 综合验光仪局部细节 22
3.3 投影远视力视标 26
3.4 近视力表视标 32
3.5 综合验光仪基本检查准备步骤 34
4.病史采集 37
4.1 准备阶段 38
4.2 开放式提问 38
4.3 问卷表 39
4.5 记录 40
4.4 总结 40
第二部分 ? 43
5.初步检查 43
5.1 视力检查 43
5.1.1 针孔视力 48
5.2 调节幅度 49
5.2.1 推进法 49
5.2.2 单眼调节幅度负镜片测试法 51
5.3 Worth 4点法 52
6.静态视网膜检影法 55
7.规范远距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程序 63
7.1 综合验光仪常规主觉验光程序准备 64
7.2 单眼远距主觉验光 66
7.2.1 初步最大正镜片之最佳视力(MPMVA) 66
7.2.2 初步双色试验(红绿试验) 67
7.2.3 Jackson交叉圆柱镜检查法 70
7.2.4 再次MPMVA 72
7.3 双眼平衡 74
7.4 双眼MPMVA 76
8.其他主觉验光程序 79
8.1 钟形散光表 79
8.2 Jackson交叉柱镜(JCC)在检查未修正散光中应用 80
8.3 棱镜分离双色试验 81
8.4 优势眼检查 82
8.5 试镜架验光 83
8.6 裂隙片检查 86
8.7 睫状肌麻痹验光 89
8.8 延迟主觉验光 91
8.9 集合固定状态下验光 92
9.试镜架技术 95
10.老视验光 99
11.戴镜验光 105
12.1 von Graefe法检测远距水平隐斜视(DLP) 111
12.隐斜视检查 111
第三部分 综合验光仪? 111
12.2 von Graefe法检测远距垂直隐斜视(DVP) 113
12.3 von Graefe法检测近距水平隐斜视 115
12.4 von Graefe法检测近距垂直隐斜视 118
13.集合(聚散)功能检查 121
13.1 远距水平性聚散能力测量 121
13.2 远距垂直性聚散能力测量 123
13.3 近距水平性聚散能力测量 125
13.4 近距垂直性聚散能力测量 128
14.1 融合性交叉柱镜 131
14.其他双眼视功能检查方法 131
14.2 负相对调节/正相对调节 133
14.3 Maddox Rod测量 134
14.3.1 Maddox Rod测量水平性隐斜视 134
14.3.2 Maddox Rod测量垂直性隐斜视 136
第四部分 附录 141
表1 缩略词与专业词汇索引 141
表2 Sneller log MAR远视力记录法 143
表3 年龄相关的调节幅度 144
表4 不同色谱的波长范围 145
表5 注视不同距离时眼镜平面调节、角膜接触镜平面调节、不同程度近视眼镜平面调节 146
表6 注视不同距离时眼镜平面调节、角膜接触镜平面调节、不同程度远视眼镜平面调节 147
表7 隐形眼镜度数(眼睛屈光)与不同后顶点距眼镜度数之间的换算 148
表8 远近瞳距换算 149
表9 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与角膜屈光力之间的换算 150
表10 光学镜片偏心产生的棱镜效果表 151
表11 屈光参差眼镜矫正视网膜像大小差异 152
表12 眼睛光学系统介质的光学参数 153
表13 综合验光仪检查后顶点距离大于14mm时的标准眼镜平面(14mm)负球镜度数矫正表 154
表14 综合验光仪检查后顶点距离大于14mm时的标准眼镜平面(14mm)正球镜度数矫正表 155
参考文献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