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 2
一、国内外的新情况新矛盾 2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10
三、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深化的必然要求 11
第二节 中华民族向心力 14
一、中华民族向心力的诠释 14
二、民族向心力的实质是民族文化向心力 15
三、中华民族向心力的主要文化元素 16
四、中华民族向心力是一个系统 18
第三节 民族向心力与国家向心力 21
一、国家向心力的涵义 21
二、国家向心力与民族向心力的联系和区别 22
三、研究国家向心力的必要性 24
四、中华民族向心力与中国国家向心力 24
第四节 研究中华民族向心力的意义 25
一、坚定信仰,增强信心 25
二、协调关系,增进对民族大家庭的向心力 28
三、增强国家意识,提升国家向心力 30
四、密切党群关系,提升吸引力 32
第二章 中华民族向心力的结构与功能 35
第一节 系统要素 35
一、向心主体 35
二、向心客体 39
三、主客联结 43
第二节 结构特点 47
一、多维性与层次性 47
二、差异性与统一性 51
三、能变性与可塑性 55
第三节 社会功能 59
一、协调整合 59
二、支撑推动 63
三、检测预警 67
第四节 构效关系 71
一、相互适应 71
二、相互掣肘 74
三、相互促进 77
第三章 中华民族向心力在凝聚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82
第一节 中华民族向心力的地位 82
一、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组成部分 82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84
三、中华民族吸引力的对应 85
四、中华民族亲和力的制导 89
第二节 中华民族向心力的作用 92
一、为领导集团的合法性提供依据 92
二、为领导集团科学执政提供依据 95
三、对民族吸引力做出评价与检验 98
四、使民族亲和力得以促进与增强 101
第三节 向心力与吸引力的发展 103
一、向心力与吸引力的辩证关系 103
二、吸引力转化为向心力的过程 105
三、吸引力转化为向心力的条件 108
四、向心力作用于吸引力的要求 111
第四章 当代中华民族的领导核心 114
第一节 当代世界政治发展潮流 114
一、政党的产生及其意义 114
二、政党的功能及其作用 118
三、中国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 121
第二节 历史的必然选择 126
一、西方政党政治模式的破产 126
二、“第三条道路”行不通 128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确立 132
第三节 显著的执政绩效 137
一、开拓了一条富国兴邦的道路 137
二、创立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142
三、建设了一套符合国情的制度 148
第四节 理性地应对危机 153
一、建设“三型政党” 153
二、实现“第五个现代化” 158
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62
第五章 中华民族向心力的当代境遇 170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向心力 170
一、资本逻辑的全球扩张与社会主义号召力的弱化 170
二、民族国家主权意识的弱化与国家政治认同的强化 173
三、西方文化的强势进入与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审视 175
四、全球化话语的理论谋划与民族主义的双重作用 178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的中华民族向心力 181
一、经济市场化与利益至上原则的确立 181
二、政治祛魅化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 183
三、文化多元化与核心价值的建构难题 185
四、社会失序化与矛盾问题频发的迷茫 187
五、人的资本化与理性公民主体的塑造 189
第三节 “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中华民族向心力 191
一、政治一体与文化多元历史格局的深远影响 191
二、民族制度政策保障与现实局面的未尽人意 194
三、民族经济共同发展与地区发展不平衡态势 196
四、民族文化承认强化与文化冲突的现实呈现 198
五、民族冲突隐患与民族分裂势力的消极影响 201
第四节 “一国两制”制度下的中华民族向心力 203
一、一国的政治保障与两制分歧的负面效应 203
二、经济依赖性增强与社会深度融合的冲突 205
三、民族自豪感增强与自觉国家认同的缺乏 207
四、共同的中华文化根基与异质文化的解构 210
五、台湾问题的困局与“台独”的隐性持续 212
第六章 中华民族向心力的运动规律 216
第一节 依循民族吸引力的状态起伏 216
一、中华民族及其国家的吸引力 216
二、正向发展的同步效应 220
三、逆向变化的互动因果 223
第二节 依循民族离心力的状态波动 226
一、古代的波动状态 226
二、近代中国的波动状态 229
三、当代中国的波动状态 233
第三节 依循中华文化的势态涨落 237
一、古代中华文化的涨落势态 237
二、近代中华文化的涨落势态 240
三、当代中华文化的涨落势态 244
第四节 依循中华民族素质的状态沉浮 247
一、古代中华民族素质的沉浮状态 247
二、近代中华民族素质的沉浮状态 251
三、当代中华民族素质的沉浮状态 256
第七章 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向心力的途径 262
第一节 增强领导核体的吸引力 262
一、有效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 262
二、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266
三、顺应民众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70
第二节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273
一、凝聚改革共识 273
二、再造改革动力 277
三、创造改革红利 282
第三节 培养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285
一、增进文化认同 285
二、认知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89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293
第四节 凝心聚力实现中国梦 296
一、反对分裂主义 296
二、推进两岸和平统一 300
三、凝心聚力实现中国梦 304
后记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