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刘昌明 1
前言 1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1
第二节 经济社会现状 9
第三节 水资源分区 12
第四节 调查评价主要内容及成果 19
第二章 降水、蒸发、干旱指数 23
第一节 降水 23
第二节 水面蒸发 42
第三节 干旱指数 48
第三章 地表水资源量 50
第一节 地表水还原计算 50
第二节 河川天然径流量 58
第三节 系列一致性处理 66
第四节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 74
第五节 出入省境水量与入海水量 86
第六节 水量平衡分析 89
第七节 人类活动对地表水资源影响 90
第二节 评价类型区和矿化度分区 95
第一节 基本要求 95
第四章 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可开采量 95
第三节 主要水文地质参数 97
第四节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 103
第五节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 122
第六节 分区地下水资源量 126
第七节 地下水资源量分布 132
第八节 不同系列地下水资源量对比 134
第九节 地下水可开采量 138
第五章 水资源总量 148
第一节 计算方法 148
第二节 分区水资源总量 149
第三节 黄河现状下垫面条件下水资源总量 163
第六章 水资源可利用量 168
第一节 地表水可利用量 168
第二节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176
第三节 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77
第七章 地表水水质 181
第一节 水化学类型 181
第二节 河流现状水质评价 189
第三节 河流水质变化趋势 199
第四节 水功能区水质分析 203
第五节 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212
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 219
第一节 评价方法 219
第二节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224
第三节 地下水现状水质评价 230
第四节 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及污染分析 237
第五节 地下水源地水质及供水水质评价 242
第六节 地下水水质保护对策 246
第九章 河流泥沙 250
第一节 输沙模数分布特征 250
第二节 主要河流实测输沙量变化特点 252
第三节 三门峡水库库区和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特点 259
第四节 水利水保工程减沙效益分析 262
第十章 水资源情势 265
第一节 长历时变化特点 265
第二节 黄河水资源变化趋势 280
第十一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 284
第一节 黄河流域水资源特点 284
第二节 几点认识 286
附表1 黄河干流主要控制站实测年径流量与天然年径流量对比(系列一致性处理后) 288
附表2 黄河主要支流控制站实测年径流量与天然年径流量对比(系列一致性处理后) 290
附表3 黄河流域二级水资源分区逐月降雨量 292
附表4 黄河流域二级水资源分区逐月地表产水量 310
附表5 黄河流域二级水资源分区总量逐年对比 328
附图1 黄河流域地理位置图 330
附图2 黄河流域水系分布图 331
附图3 黄河流域平原区2000年年均浅层地下水埋深分布图 332
附图4 黄河流域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分布图 333
附图5 黄河流域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M≤2g/L)模数分布图 334
附图6 黄河流域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M≤2 g/L)模数分布图 335
附图7 黄河流域降水入渗补给量(M≤2 g/L)模数分布图 336
附图8 黄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M≤2 g/L)模数分布图 337
附图9 黄河流域地表水矿化度分布特征 338
附图10 黄河流域地表水总硬度分布特征 339
附图11 黄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 340
附图12 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水质现状评价结果 341
附图13 黄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分布图 342
附图14 黄河流域地下水矿化度分布图(2000年) 343
附图15 黄河流域地下水总硬度分布图 344
附图16 黄河流域地下水pH值分布图 345
附图17 黄河流域地下水各类别水质分布图 346
附图18 黄河流域1980~2000年平均输沙模数分布图 347
参考文献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