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背景及研究思路 1
上篇 转型期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11
第一章 农户金融需求分析 11
第一节 引言:梓潼县概况 11
第二节 农户收支状况与金融需求 14
一、农户家庭收支分析 14
二、农户总体收支状况及金融需求特征 17
第三节 农户存款需求分析 22
一、样本农户存款需求总体情况 22
二、样本农户分类型存款需求情况 24
一、简要文献回顾 29
第四节 农户贷款需求分析 29
二、农户总体贷款需求状况 30
三、不同类型农户的贷款需求特征 33
第五节 农村金融需求的季节性变化特点 38
一、存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 38
二、贷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 39
第六节 主要结论和农户金融需求的特性分析 40
一、小结 40
二、我国农户金融需求的特性分析 41
第二章 农村企业金融需求分析 47
第一节 农村企业基本情况 47
一、农村企业的规模特征 48
二、农村企业的行业分布 49
三、农村企业的经营特性 51
四、农村企业的市场环境 52
第二节 农村企业一般资金需求 53
一、规模以上企业 53
二、规模以下企业 55
第三节 不同类型农村小企业资金需求特征 59
一、农村生产企业 59
二、流通企业 61
第四节 不同发展阶段农村小企业资金需求 62
一、启动期 63
二、成长期 64
三、成熟期 65
第五节 农业产业化中企业的金融需求 66
一、处在上游的生产资料的供应商 67
二、处于中间阶段的农产品生产企业 67
三、处于末端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 68
第六节 总结 69
第三章 农村金融供给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72
第一节 农村金融供给基本情况 72
一、金融机构格局及业务开展状况 72
二、农村金融业务经营中的突出问题 76
第二节 农村中小企业金融供给 79
一、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 79
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82
一、人员构成与客户情况 83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状况 83
二、贷款情况 84
三、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影响 87
第四节 民间借贷发展状况 89
一、梓潼县民间金融现状 89
二、梓潼县民间借贷的几点结论 91
三、我国民间金融表现形式 92
四、我国民间金融运行特征 94
五、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趋势 96
第五节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98
一、农村金融需求特点 103
第四章 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和完善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 103
第一节 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基于交易成本的分析 103
二、农户的融资顺序:一个假说 104
三、交易成本与农村金融体系结构 105
四、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109
五、交易成本、竞争与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形式选择 112
六、农村企业资金需求与金融供给安排的进一步说明 114
第二节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若干建议 116
一、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117
二、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 118
第五章 研究背景与改革回顾 136
专题一 制度变迁中的中国农村信用社:现状、改革与发展 136
下篇 转型期农村金融专题研究 136
第一节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主要阶段 137
一、第一阶段:1951—1959年 137
二、第二阶段:1959—1979年 138
三、第三阶段:1979—1996年 138
四、第四阶段:1996年至今 138
第二节 新一轮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案与改革绩效 142
一、改革方案 142
二、改革绩效 143
第三节 梓潼县农村信用社改革简况 144
一、基本财务状况 144
二、改革措施与进程 146
三、改革绩效 148
第六章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与管理体制变革 149
第一节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改革:如何真正明晰产权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149
一、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回顾 149
二、新一轮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概览 153
三、当前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60
四、客观合理地看待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 166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的所有制性质:股份制、合作制还是股份合作制 166
一、改革背景 167
二、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特点和地区适应性 167
三、重塑农村金融的合作性 170
一、农村信用社省级管理模式:改革理由、思路与试点情况 173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制度改革:省级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73
二、农村信用社省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74
第七章 农村信用社改革其他相关问题研究 180
第一节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与经营目标——互助合作化、商业化还是政策化 180
一、主要的几种观点 182
二、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与经营目标的基本原则 183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市场环境改革:形成适度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格局 185
一、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必要性在哪里 186
二、以增量改革为特征的市场竞争环境是否更有效率 191
三、适度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格局是否会减少对“三农”的服务 191
六、市场化改革主导的竞争体系如何形成 192
五、适度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格局是否与特定的产权模式有关 192
四、适度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格局是否会导致资金外流并加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192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 193
一、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改革总体情况 194
二、梓潼县农村信用社利率浮动情况 195
三、农村信用社的利率定价选择:能够覆盖金融风险和经营成本的真实市场利率 197
四、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特征 197
五、贷款利率的主要定价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199
六、梓潼县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以“覆盖经营成本、弥补历年亏损”为基础,灵活浮动,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00
第四节 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问题:如何提供合理的政策支持 201
一、全国的总体情况 202
二、梓潼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实际 203
三、政策支持在化解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中的合理定位 206
第五节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法律环境:如何解决法律缺失问题 207
一、农村信用社的责任形式 208
二、农村信用社的行业自律 209
第六节 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功能:如何从功能观的角度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 210
一、农村信用社动员储蓄的效果不理想 211
二、农村信用社结算渠道不畅 211
三、资源配置缺乏效率 211
四、风险管理功能不完备 212
五、信息不对称 212
六、监督与激励功能不健全 213
第八章 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 214
第一节 问题及研究综述 220
一、问题与争议 220
专题二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改革探索 220
第九章 引言 220
二、总体评价:基础性研究不足和研究视角过于狭窄 221
三、本专题的研究思路:从功能观角度演绎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路径 221
第二节 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 223
一、政策性金融的内涵 223
二、政策性金融具备的特殊功能 223
三、政策性金融存在的理论基础 224
第三节 政策性金融的理论边界 226
一、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区别 226
三、政策性金融边界的动态变迁路径 227
二、政策性金融与财政的比较分析 227
第四节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比较分析 228
一、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总体情况介绍 228
二、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定位 228
三、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运行机制 229
四、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229
第十章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需求分析 231
第一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外部环境分析 231
一、农业部门的本身特征决定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存在的必要性 231
二、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存在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路径 233
第二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需求分析 236
一、农业需要重点保护的领域 237
二、从期限来看,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应涉足的领域为中长期贷款 238
三、从需求主体来看,政策性金融应介入的领域 239
四、从生产的环节来看政策性金融应从事的领域 242
五、衍生的政策性金融需求 246
第三节 从政策性金融功能的角度管窥农业政策性金融需求 248
第十一章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体系分析 250
第一节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总体布局——梓潼县案例 250
第二节 国家扶贫体系贷款分析 253
一、我国扶贫体系总体介绍 253
二、财政扶贫资金特征分析 254
三、国家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的扶贫开发 255
一、农发行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256
第三节 农发行的调查分析 256
二、农发行总体经营情况 257
三、转轨过程中农发行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260
四、农发行的信贷风险分析 261
五、农发行的几个特殊问题 263
第四节 国家开发银行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调查分析 265
一、开发银行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分析 265
二、开发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新实践 266
三、开发银行的支农功能总体评价 268
第五节 其他金融组织的政策性业务运作情况 269
一、商业性金融组织运行的农业政策性业务 269
二、其他非银行政策性业务的运作情况 270
第六节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功能性缺陷 273
第十二章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战略构想 276
第一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功能界定 276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核心功能:提供基础性和开发性的农业贷款 276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外延功能:为弱势群体提供贷款和各类流通中介组织提供贷款 277
三、农业政策性金融边界的模糊性、多层次性和动态性 278
第二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战略定位 278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中的定位 278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内部布局 279
三、加快配套措施建设,充分发挥农发行的诱导性功能 280
第三节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创新 280
第四节 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进一步反思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