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审计的基本属性 1
1.1 审计的经济属性 1
1.2 审计的认识判断属性 6
1.3 审计的证明属性 17
1.4 财务报表审计的命题和证明 20
1.5 公允性的意义 31
2 审计的主题 49
2.1 再论审计认识的对象 50
2.2 审计的主题和分类 52
2.3 审计范围的扩大和审计的一般框架 61
2.4 信息审计和行为审计 70
3 审计的历史 73
3.1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74
3.2 美国审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 92
3.3 审计理论的发展和现状 100
4 审计的需求和制度供给的理论 111
4.1 审计需求产生的环境条件 111
4.2 关于审计需求的实证研究 115
4.3 作为证明仪式的审计 123
4.4 审计制度供给的理论依据 124
4.5 审计的使用价值 127
5 财务报表审计的框架 129
5.1 财务报表审计的定义 129
5.2 两重责任制度和建议职能 133
5.3 财务报表审计的特点和固有局限性 134
5.4 财务报表审计与舞弊审计 138
5.5 财务报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贡献 147
6 审计职业规范 161
6.1 审计职业规范概述 161
6.2 审计准则的定义和体系 164
6.3 审计准则的性质 168
6.4 审计准则的有效性 174
6.5 其他质量控制机制 177
7 任职资格和执业条件 184
7.1 任职资格 184
7.2 独立性 187
7.3 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 205
7.4 保密责任 208
7.5 道德理论 210
8 审计过程——风险评估过程 213
8.1 风险基础审计概述 213
8.2 签约风险管理 221
8.3 审计风险管理 227
9 审计过程——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 260
9.1 内部控制的意义和类型 261
9.2 内部控制的评价框架 268
9.3 财务报表审计中内部控制的评价 278
9.4 管理建议书 288
9.5 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和实务 289
10 审计过程——证据活动过程 323
10.1 审计基本过程概述 323
10.2 计划审计工作 324
10.3 执行审计程序 329
10.4 复核审计证据 349
10.5 形成审计意见 360
11 报告准则和审计报告 371
11.1 审计报告的内容 371
11.2 审计意见的内容 381
11.3 审计意见的种类 382
后记 390
索引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