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上编 1949年以前的西方文学研究 15
第一章 清末民初:初识西方文学——中国文学的“他者” 15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传统文化的危机 15
一、“四千年未有之变局”与文化震荡 15
二、西学在中国的命运 17
三、严译《天演论》与社会思潮的变化:西方文学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历史铺垫 22
第二节 “西洋文体,何乃甚类我史迁也!” 24
一、走近新的文学世界 24
二、林译小说的影响 28
三、林纾对西方小说的评说,“中国认识西洋文学的起点” 34
一、鲁迅的《摩罗诗力说》 41
第三节 “别求新声于异邦” 41
二、《摩罗诗力说》在中国西方文学研究史上的特殊意义 45
第二章 西方文学研究的发展 48
第一节 文化转型与西方文学研究:新的文学参照系 48
一、新文化运动与西方文学 48
二、引领新潮:陈独秀、胡适谈西方文学 50
三、周作人:“人的文学”与西方文学 55
四、“合理的片面性” 57
五、东西文化之争与“学衡派”的再评价 58
六、新文化运动的退潮,左翼文学运动与苏联文学的介绍、研究 67
七、《西洋文学》 74
第二节 文化环境:推动西方文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因素 75
一、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 76
二、《小说月报》的革新和它对西方文学研究的重大贡献 81
三、大学教育的发展与西方文学研究 84
第三节 成就与特点 87
一、出版与介绍、研究西方文学名著的热潮 87
二、从学术层面看西方文学研究的成就 89
三、从超学术层面看西方文学研究的成就 90
四、西方与日本的影响 91
五、中国学者的眼光 91
六、再议这时期西方文学研究的学术水平 94
一、欧洲文学史研究的发端 97
第一节 西方文学史研究 97
第三章 对西方文学史和西方文学思潮的研究 97
二、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 99
三、郑振铎的《文学大纲》,《文学大纲》中的西方文学 101
四、蒋方震的《欧洲文艺复兴史》 107
五、茅盾的《骑士文学》与《西洋文学通论》:用马克思主义解读西方文学史的重要尝试 110
第二节 西方文学思潮研究 115
一、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的起步与陈独秀的《现代欧洲文艺史谭》 115
二、茅盾的《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 118
三、谢六逸的《西洋小说发达史》对自然主义的言说 123
四、茅盾对现代主义思潮的介绍、研究 128
五、田汉的《新罗曼主义及其他》 129
六、黄忏华的《近代文学思潮》和吕天石的《欧洲近代文艺思潮》 131
七、徐懋庸的《文艺思潮小史》 137
八、局限 143
第四章 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研究 146
第一节 英国文学史研究 146
一、概况 146
二、曾虚白的《英国文学》 147
三、金东雷的《英国文学史纲》 150
第二节 英国作家研究 156
一、概况 156
二、梁实秋的莎士比亚研究 157
三、中国的拜伦热 162
四、雪莱研究 166
五、王尔德研究 167
六、萧伯纳研究 171
第三节 美国文学研究 172
一、早期的美国文学研究,中国学者早期的美国文学观:曾虚白的《美国文学》 172
二、田汉的惠特曼研究 175
三、20世纪30年代的进展:《现代》杂志的“现代美国文学专号” 177
四、叶公超的艾略特研究 182
五、20世纪40年代 186
第五章 法国文学研究 188
第一节 中国学者眼中的法国文学 188
一、陈独秀、胡愈之、郑振铎、茅盾等论法国文学 188
二、《小说月报》“号外”、“法国文学研究”和法国文学研究的发展 191
一、概况 192
第二节 法国文学思潮和法国文学史研究 192
二、袁昌英的《法兰西文学》、李璜的《法国文学史》 195
三、重要成果之一:夏炎德的《法兰西文学史》 198
四、重要成果之二:吴达元的《法国文学史》 205
第三节 法国作家研究 213
一、法国作家研究的众多成果 213
二、福楼拜研究和福楼拜研究的硕果:李健吾的《福楼拜评传》 213
第六章 俄罗斯文学研究 221
第一节 对俄罗斯文学的“发现” 221
一、早期的俄罗斯文学研究 221
二、新发现的文学奇观 223
三、“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 226
四、《俄罗斯文学与革命》:李大钊眼中的俄罗斯文学 227
五、“社会的、人生的文学” 229
六、鲁迅对苏联文学的介绍 232
七、茅盾的《论无产阶级艺术》与周扬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之否定》 233
第二节 俄国文学思潮和俄国文学史研究 236
一、田汉的长文《俄罗斯文学思潮之一瞥》 236
二、郑振铎的《俄国文学史略》、蒋光慈和瞿秋白的《俄罗斯文学》 240
第三节 俄罗斯作家研究 246
一、《小说月报》号外《俄国文学研究》 246
二、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研究 249
三、高尔基研究 258
第七章 德国文学研究 264
一、应时的《德诗源流》 266
第一节 德国文学史和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研究 266
二、胡愈之的《近代德国文学概观》 270
三、张传普的《德国文学史大纲》,余祥森的《德意志文学史》 271
四、刘大杰的《德国文学大纲》 272
五、对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的研究:章克标的《德国的表现主义剧》等 275
第二节 德国作家研究 279
一、歌德作品在中国 279
二、张闻天、郭沫若对歌德的研究 281
三、歌德研究的发展:冯至的论文集《歌德论述》 286
四、尼采在中国 291
五、茅盾的《尼采的学说》 293
第一节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研究 296
第八章 其他西方国家文学研究 296
一、瞿世英的《希腊文学研究》 297
二、未完成的力著:吴宓的《希腊文学史》 298
三、茅盾、周作人对古代希腊文学的研究 302
四、黄石的《神话研究》 306
五、施蛰存的《魏琪尔》 307
第二节 东欧文学研究 309
一、概况 309
二、《小说月报》“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 311
三、周作人对显克微支的介绍、研究 312
四、胡先骕、茅盾等论显克微支 314
一、李长之的《北欧文学》 317
第三节 北欧文学研究 317
二、茅盾的《北欧神话ABC》,黄石对北欧神话的分析 318
三、《新青年》的“易卜生专号”与胡适的《易卜生主义》 322
四、鲁迅等人的易卜生观 325
五、刘大杰的《易卜生研究》 328
第四节 意大利文学与西班牙文学研究 331
一、王希和的《意大利文学》和傅绍先的《意大利文学ABC》 331
二、《堂·吉诃德》在中国 332
三、万良濬、朱曼华的《西班牙文学》 333
第一节 西方文学研究的文化生态 339
一、在“继承”与“批判”的张力中 339
第九章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的西方文学研究 339
下编 1949年以后的西方文学研究 339
二、“一元化”文化体制、新的“学术生产”的指导思想与生产方式 344
三、政治运动与思想批判运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 346
四、对研究者的研究 353
第二节 大起大落的苏联文学研究 359
一、苏联文学热解读 359
二、从“良师益友”到“修正主义文学” 363
第三节 西方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研究 367
一、对西方文学的持续批判 367
二、茅盾的《夜读偶记》 372
三、何其芳的《托尔斯泰的作品仍然活着》 376
四、冯至等的《德国文学简史》 380
五、这时期中国西方文学研究最重要的成果:杨周翰等的《欧洲文学史》 382
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与文化浩劫 390
第十章 西方文学研究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命运 390
第一节 文化扫荡与西方文学研究 390
二、《鼓吹资产阶级文艺就是复辟资本主义》剖析 394
第二节 对“苏修文学”的批判:如此“文学研究” 399
一、被妖魔化的“苏修文学” 399
二、《摘译》《学习与批判》与“苏修文学批判” 401
第十一章 新时期的西方文学研究(一) 406
第一节 西方文学研究的春天 406
一、从“后文化大革命”到新时期 406
二、“一体化”体制的松动、弱化 408
三、社会思想的多元化与学术环境的新气象 409
四、研究者的思想解放与范式转换 411
五、西方文学研究的新格局 418
第二节 西方文学史研究 420
一、“文学史的繁荣” 420
二、中国欧洲文学史研究的丰硕成果:新编《欧洲文学史》 422
第三节 西方文学思潮研究 430
一、历史的追溯:关于西方现代主义的评价 430
二、现代主义思潮研究的根本性转折 433
三、硕果累累:拓展与深化 434
四、影响深远的讨论:重新评价自然主义问题 437
第十二章 新时期的西方文学研究(二) 441
第一节 英美文学研究 441
一、英国文学研究的繁荣景象 441
二、“又听到布谷声”:王佐良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 442
三、《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 451
四、突飞猛进的美国文学研究 458
五、董衡巽等的《美国文学简史》 458
第二节 法国文学研究 466
一、硕果累累的又一领域:新时期的法国文学研究 466
二、解读柳鸣九等的《法国文学史》 466
第三节 俄罗斯文学研究 474
一、俄罗斯文学研究的新发展 474
二、关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学 475
三、对苏联文学的新思考 476
四、李辉凡与张捷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 477
二、余匡复的《德国文学史》、高中甫、宁瑛的《20世纪德国文学史》等 482
第四节 德语文学研究 482
一、重要成果 482
第五节 拉丁美洲文学研究 485
一、一个生气勃勃的新领域:从一片空白到异军突起 485
二、陈众议的《加西亚·马尔克斯评传》 486
第六节 其他西方国家文学研究 489
一、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研究,罗念生的《论古希腊戏剧》 489
二、东欧国家文学研究,《东欧文学史》 492
三、其他成果 493
结束语 494
主要参考文献 498
后记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