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肿瘤病因 3
第一节 多病因说 3
上篇 新进展 3
第二节 病毒的致癌作用 15
第三节 物理致癌因素 19
第四节 营养与癌症 24
第二章 肿瘤流行病学 36
第三章 肿瘤外科特点 41
第一节 肿瘤外科的治疗原则 41
第二节 常用外科技术 47
第三节 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生物学进展 48
第四章 分子生物学与肿瘤外科 55
第一节 常用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55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59
第一节 颅内肿瘤 65
中篇 各论 65
第五章 颅与椎管内肿瘤 65
第二节 神经上皮性肿瘤 69
第三节 脑膜瘤 74
第四节 脑垂体腺瘤 75
第五节 颅咽管瘤 77
第六节 听神经瘤 81
第七节 血管网状细胞瘤 82
第八节 颅内转移瘤 83
第九节 椎管内肿瘤 83
第六章 眼部肿瘤 86
第一节 眼睑良性肿瘤 86
第二节 眼睑恶性肿瘤 87
第三节 泪腺肿瘤 88
第四节 结膜肿瘤 89
第五节 葡萄膜肿瘤 90
第六节 视网膜肿瘤 93
第七节 眼眶囊肿 96
第八节 眶内肿瘤 98
第九节 甲状腺相关眼病 101
第七章 鼻咽喉部肿瘤 103
第一节 鼻咽癌 103
第二节 青年型鼻咽血管纤维瘤 105
第三节 鼻腔或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106
第四节 鼻腔癌 106
第五节 上颌窦癌 107
第六节 扁桃体癌 108
第七节 下咽癌 109
第八节 喉癌 110
第九节 喉乳头状瘤 112
第二节 外耳道及中耳癌 114
第八章 耳部肿瘤 114
第一节 耳廓癌 114
第九章 口腔癌 116
第一节 概述 116
第二节 唇癌 119
第三节 舌癌 119
第四节 口底癌 119
第五节 牙龈癌 120
第六节 颊癌 120
第七节 腭癌 121
第八节 唾液腺肿瘤 121
第十章 头颈部癌的治疗特点 124
第十一章 肺部肿瘤 126
第一节 肺癌 126
第二节 肺部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 138
第三节 肺部转移肿瘤 142
第四节 肺部良性肿瘤 144
第十二章 食管肿瘤 149
第一节 食管贲门癌 149
第二节 食管平滑肌瘤 157
第十三章 纵隔肿瘤 159
第一节 胸腺肿瘤 160
第二节 纵隔内神经源性肿瘤 163
第三节 纵隔内生殖细胞瘤 166
第四节 纵隔内畸胎类肿瘤 166
第五节 纵隔内淋巴瘤 168
第六节 纵隔内内分泌肿瘤 170
第七节 纵隔内原发癌 171
第八节 纵隔内间质肿瘤 171
第十一节 心脏肿瘤 172
第十节 纵隔内脊索瘤 172
第九节 纵隔内Castleman病 172
第十四章 恶性胸腔、心包、腹腔积液 175
第一节 恶性胸腔积液 175
第二节 恶性心包积液 176
第三节 恶性腹水 177
第十五章 乳腺癌 179
第十六章 胃肠肿瘤 194
第一节 胃癌 194
第二节 残胃癌 202
第三节 胃淋巴瘤 203
第四节 胃平滑肌肉瘤 205
第五节 胃平滑肌瘤 206
第六节 胃腺瘤 206
第七节 小肠腺癌 207
第九节 小肠淋巴瘤 208
第八节 小肠平滑肌肉瘤 208
第十节 小肠类癌 209
第十一节 小肠良性肿瘤 209
第十二节 结肠癌 210
第十三节 结肠其他恶性病变 213
第十四节 直肠癌 214
第十五节 肛管癌 216
第十七章 肝胆肿瘤 218
第一节 原发性肝癌 218
第二节 肝脏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 225
第三节 继发性肝癌 227
第四节 肝脏良性肿瘤 227
第五节 肝外胆管恶性肿瘤(胆管癌) 232
第六节 肝外胆管良性肿瘤 233
第七节 胆囊良性肿瘤 235
第八节 胆囊癌 236
第十八章 胰腺外分泌肿瘤 239
第一节 胰腺癌 239
第二节 壶腹部癌 241
第三节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 242
第十九章 脾脏肿瘤 243
第二十章 泌尿系统肿瘤 245
第一节 肾癌 245
第二节 肾盂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 248
第三节 膀胱癌 250
第四节 前列腺癌 258
第五节 阴茎癌和尿道癌 269
第六节 睾丸癌 275
第二十一章 妇科肿瘤 281
第一节 外阴癌 281
第二节 子宫颈癌 288
第三节 子宫肌瘤 296
第四节 子宫内膜癌 301
第五节 子宫肉瘤 313
第六节 输卵管癌 316
第七节 卵巢肿瘤 319
第八节 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 332
第二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肿瘤 339
第一节 甲状腺腺瘤 339
第二节 甲状腺癌 340
第三节 甲状旁腺癌 341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癌 342
第五节 嗜铬细胞瘤 342
第六节 胰岛素瘤 343
第八节 类癌瘤 344
第九节 类癌综合征 344
第七节 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344
第十节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Ⅰ型 345
第十一节 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Ⅱ型 346
第十二节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Ⅲ型 346
第十三节 多内分泌腺瘤病混合型 347
第二十三章 腹膜表面恶性肿瘤 348
第二十四章 良性和恶性间皮瘤 351
第一节 弥散性胸膜恶性间皮瘤 351
第二节 腹膜间皮瘤 354
第三节 心包间皮瘤 354
第四节 睾丸鞘膜间皮瘤 354
第五节 局限性良性间皮瘤 354
第六节 局限性恶性间皮瘤 355
第二十五章 淋巴瘤的外科治疗问题 356
第一节 系统性淋巴瘤 356
第二节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 357
第二十六章 皮肤肿瘤 360
第一节 光化性角化病 361
第二节 角化棘皮瘤 362
第三节 鲍温病 363
第四节 基底细胞癌 364
第五节 鳞状细胞癌 365
第六节 乳房及乳房外湿疹样癌 367
第七节 红斑增生病 368
第八节 蕈样肉芽肿 368
第九节 恶性黑素瘤 370
第二十七章 骨肿瘤 376
第一节 原发性骨肿瘤 376
第二节 骨转移癌 395
第三节 常见骨肿瘤诊治要点 396
第二十八章 软组织肿瘤 400
第一节 软组织肉瘤 400
第二节 常见四肢软组织良性肿瘤 408
第三节 常见四肢软组织恶性肿瘤 411
第四节 骨盆软组织良性肿瘤 416
第五节 骨盆软组织恶性肿瘤 418
第六节 手足部软组织良性肿瘤 420
第七节 手足部软组织恶性肿瘤 424
下篇 常用诊疗技术 429
第二十九章 合理选用影像学诊断方法 429
第一节 颅脑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29
第二节 眼部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30
第三节 鼻和鼻窦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31
第四节 咽部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31
第五节 喉部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32
第六节 耳部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32
第七节 颌面部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32
第十节 胸部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33
第八节 颈部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33
第九节 头颈部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33
第十一节 心脏与大血管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35
第十二节 胃肠道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36
第十三节 肝脏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38
第十四节 胆系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39
第十五节 胰腺肿瘤的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40
第十六节 脾脏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40
第十七节 腹壁、腹腔及腹膜后肿瘤的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40
第十八节 腹部肿瘤介入治疗方法比较及选择 441
第十九节 泌尿系统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42
第二十节 生殖系统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43
第二十一节 骨关节肿瘤影像学方法比较及选择 444
第一节 核素显像的方法学 447
第三十章 核素显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447
第二节 肿瘤显像 448
第三十一章 内镜的应用 460
第一节 腹腔镜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460
第二节 消化系肿瘤的内镜诊断与治疗 464
第三十二章 超声引导下介入诊疗技术 470
第一节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 470
第二节 超声引导下肿瘤治疗 472
第三十三章 肿瘤放射治疗 476
第一节 肿瘤放射物理学基础 476
第二节 肿瘤放射生物学基础 478
第三节 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 481
第三十四章 化疗 485
第一节 系统化疗 485
第二节 区域性灌注化疗 491
第一节 肿瘤基因治疗的总体策略 495
第三十五章 基因治疗 495
第二节 导人外源性基因的几种方法 497
第三十六章 激光、冷冻、热疗、光动力学、微创靶向治疗 500
第一节 激光治疗 500
第二节 冷冻治疗 502
第三节 肿瘤热疗 503
第四节 光动力学疗法 505
第五节 微创靶向治疗 507
第三十七章 患者营养问题 508
第一节 肿瘤恶病质病因 508
第二节 营养支持疗法 509
第三节 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 510
第三十八章 癌症疼痛的治疗 512
第三十九章 肿瘤外科病理 518
第一节 病理与临床密切联系的重要性 518
第二节 肿瘤病理原则 520
第三节 皮肤病理问题 528
第四节 乳腺病理 530
第五节 头颈部病理 532
第六节 神经系统病理 536
第七节 内分泌病理学 541
第八节 纵隔病理学 543
第九节 肺与胸膜病理学 547
第十节 消化系统病理 549
第十一节 泌尿系统病理 553
第十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病理 554
第十三节 产科和妇科系统病理 558
第十四节 淋巴造血系统 562
第十五节 软组织肿瘤 563
第十六节 骨及关节的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565
第十七节 儿科肿瘤患儿的特殊病理问题 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