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1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5
二、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与社会支持因素的相关性 7
(一)高等教育成本需要社会支持因素作出补偿 8
(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后续力在于高等教育现代化 10
(三)社会支持因素的高等教育理念 15
第二章 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及政策选择 24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 25
(一)“一包、二统、三分割、四包办”体制的形成 25
(二)原有高教管理体制的局限性 26
二、建立政府与高等学校新型关系的探索 29
(一)政府作为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理论依据 29
(二)新型关系的初步建立 31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35
三、政府对高等学校的调控 40
(一)理顺关系,宏观调控 43
(二)规划与立法 44
(三)依法审批高校,制定办学标准 46
(四)评估与监督 49
(五)经济手段 50
(六)其他形式 51
四、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 53
(一)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 55
(二)科学合理的投资模式 58
五、政府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政策选择 68
(一)以政策法规形式确立多元社会办学格局 68
(二)为民办和私立高等学校提供公平竞争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69
(三)运用金融手段保障高等学校中的弱势群体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70
(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高等教育多元投资主体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74
(五)适时调整公共政策,强化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中政策的导向作用 75
(六)发行教育债券,并辅之以高校债券,开辟高教筹资渠道 78
(七)确立政府间的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制度 82
第三章 家庭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84
一、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社会背景 85
(一)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确立 85
(二)社会示范效应 87
(三)收益和期望 87
(四)认同意识与中产阶层的形成 94
(五)教育储蓄 97
二、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理论依据 99
(一)国内外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理论 99
(二)中国高等教育具有正的收益率 102
(三)“公益事业”向“私益事业”的转化 104
(四)高等教育管理市场化 107
(五)高等教育成为重要的社会分层资本 108
(六)高教成为社会流动的潜在动力 114
三、家庭投资高等教育应分担成本的界定原则 117
(一)分担成本的界定原则 117
(二)分担成本的界定 122
四、家庭投资对高等教育的积极影响 126
(一)家庭投资热情的持续增长成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动力 127
(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经费紧张的压力 130
(三)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131
第四章 企业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32
一、企业为高等教育付费的理论基础 133
(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经常是免费受益者 133
(二)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的正面作用 136
二、企业如何分担高等教育费用 137
三、企业支持高等教育的形式 139
(一)参与办学与管理 139
(二)产学研合作及合作力度 140
(三)企业直接投资办高等教育 146
(四)影响政府高教政策 149
(五)企业捐助高校办学 150
(六)企业投资在高校设立“研发中心” 154
第五章 民间力量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159
一、何谓民间力量 160
二、民间力量支持高等教育的社会背景 162
三、民间力量参与或支持高等教育的形式 166
(一)民间办高等教育 166
(二)捐赠 167
(三)投资入股 168
(四)民间借贷 168
(五)知识或技术入股 169
四、民间力量参与办学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 170
(一)推动了办学新体制的建立 170
(二)有助于改变政府单一拨款投入办学的机制 170
(三)调动了多方面办学的积极性 171
(四)对国家普通高校的学历层次教育直接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 171
(五)推进和发展开放办学、社会化配置教育资源的市场模式 171
(六)促进高等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向农村发展、辐射 171
五、民间力量办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政策、法律问题 172
(一)政策的制定滞后于形势的发展 172
(二)民办高等教育立法中的“营利”和“非营利” 173
第六章 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社会责任 176
一、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 178
(一)以人为本 178
(二)兼容并蓄 180
(三)制度创新 181
(四)自由的学术氛围 182
(五)开放意识 183
(六)通识通才教育 185
二、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 186
(一)高等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188
(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轴心地位和作用 189
(三)以绿色大学的理念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192
(四)构建学习社会化和社会化学习的环境 194
(五)促进民主建设 198
第七章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与社会公平 200
一、教育机会均等思想的产生 201
二、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及演进 203
(一)何谓教育机会均等 203
(二)教育机会均等理论的演进 207
三、教育机会均等的类型 210
(一)义务教育的机会均等 210
(二)非义务教育的机会均等 211
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与社会公平 211
(一)高考入学机会均等的形式、内容与政策选择 214
(二)不同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平衡 218
(三)招生制度改革中社会公平的得失 222
五、“并轨”对高等教育社会公平的影响 227
(一)“并轨”对高等教育社会公平的积极影响 228
(二)高等教育过程中的社会不平等问题 231
六、关于高等教育机会与社会公平的思考 233
(一)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社会不平等在教育领域里的反映 234
(二)虽然不能消除不平等,但应尽量减少不平等 235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途径 237
(四)高等教育的扩展有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 238
(五)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239
第八章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日本改革实践的启示 244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 245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发展 248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248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251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趋势 251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与激励动机 253
(一)经济和政治的理论 253
(二)文化和教育的理论 253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表现 254
(一)高等教育的趋同性 254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综合性 255
(三)高等教育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 255
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应对之策 255
(一)正确处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几个关系 255
(二)走高等教育创新之路 256
(三)转变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257
(四)建设一支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258
(五)强化思想教育,保持民族优良文化传统 258
六、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 259
(一)现代教育观的产生 259
(二)战后日本高教改革的社会背景 261
(三)日本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与实践 265
七、日本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 269
(一)制定政策,发展和扩大留学生事业 270
(二)更多地聘用外籍教师 270
(三)大学校园内部国际化因素的增加 271
(四)以多种形式派遣学生到海外求学 271
(五)强化海内外校际合作交流 272
(六)让美国高校到日本开设“分校” 272
八、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们的启示 273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要求我们必须有应对之策 273
(二)高等学校在应对国际化方面应有自己的指导思想、规划和具体途径 273
(三)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贯穿到师资培养之中 274
(四)开辟国际合作培养学生的渠道 274
(五)提倡教师用外语为学生讲授主修课程 275
(六)加强管理干部的国际化培训 275
(七)走出国门,积极争取国外捐赠款 276
第九章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文化素质培养 277
一、高校教师文化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278
二、高校教师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 280
(一)何谓素质 280
(二)何谓文化素质 280
(三)高校教师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 282
三、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基础 285
(一)大学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286
(二)知识结构具有特殊性 287
(三)具备科学文化素养 287
(四)培育人文精神 288
四、高校教师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特点 289
(一)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教育 289
(二)科学与科学精神 291
(三)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辩证统一 293
五、高校教师提高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措施 298
(一)“校本培训” 298
(二)个体学习、团体学习与教学相长 299
(三)在教师职前培养中融入人文科学的内容 301
(四)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不断更新教书育人的技能 302
(五)从“独奏者”到“伴奏者” 304
(六)高校教师要塑造健康向上的道德人格 306
(七)在跨文化交流中提高教师的文化融合能力 308
(八)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技能 310
(九)确立创新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312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文化素质教育测评体系 313
(一)高校教师文化素质教育测评体系的构建 314
(二)高校教师文化素质教育测评技术 314
(三)高校教师文化素质教育测评的基本功能 316
七、高校教师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 317
(一)教研活动与教师自觉改革主体意识的确立 317
(二)制定学历、学位教育计划,搭建基本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 319
(三)优化学缘结构 320
(四)制定科学的教师研修计划 321
(五)多元教育与项目达标 321
(六)投身社会,参与改革,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322
第十章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对策 328
一、公立大学和民办大学共谋发展 329
二、科学合理的学历层次布局 330
三、拓宽高等教育的“绿色通道”——自学考试 330
四、建立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开放式“虚拟大学” 336
五、沟通、开放、发展——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立交桥” 338
后记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