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歌 1
概述 1
第一节 号子类 4
一、体裁界定 4
二、唱用类种 5
(一)搬运号子 6
(二)工程号子 6
(三)农事号子 6
(四)水上号子 7
(五)作坊号子 7
三、音乐特征 7
(一)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7
(二)律动性的节奏 10
第二节 吟唱调类 17
一、体裁界定 17
(二)吟诵调 18
(一)叫卖调 18
二、唱用类种 18
(三)哭调 19
(四)摇儿歌 20
(五)奶幼畜歌 20
三、音乐特征 21
(一)音乐形式不成熟型 21
(二)音乐形式初步成熟型 22
(三)音乐形式成熟型 24
一、体裁界定 27
第三节 山歌类 27
二、唱用类种 28
(一)赶路山歌 28
(二)放牧山歌 29
(三)摇船山歌 30
(四)田作山歌 30
(五)情恋山歌 31
(六)游艺山歌 32
三、音乐特征 33
(一)抒唱型 34
(二)谣唱型 36
(三)急唱型 38
第四节 小调类 42
一、体裁界定 42
二、唱用类种 43
(一)谣曲 43
(二)俗曲 46
(一)节奏多样、行进流畅 48
三、音乐特征 48
(二)乐汇多样、形象丰满 51
(三)构型多样、格式稳定 55
第五节 舞歌类 58
一、体裁界定 58
二、唱用类种 59
(一)秧歌调 59
(三)采茶调 60
(二)花鼓调 60
(四)花灯调 61
(五)锅庄曲 62
(六)杂弦调 62
(七)赛乃姆曲 63
三、音乐特征 63
(一)律动性舞歌 63
(二)非律动性舞歌 71
第六节 酒歌类 73
一、体裁界定 73
二、唱用类种 74
(一)迎宾礼仪酒歌 74
(二)祭祀礼仪酒歌 75
(三)婚姻礼仪酒歌 76
(四)丧葬礼仪酒歌 76
(五)节庆礼仪酒歌 77
三、音乐特征 78
(一)山歌性形态 79
(二)吟诵性形态 80
(三)小调性形态 82
(四)舞歌性形态 84
第二章 器乐 86
概述 86
第一节 吹管独奏乐 88
一、体裁界定 88
(一)埙与埙曲 89
二、独奏类种 89
(二)管与管曲 90
(三)笛与笛曲 90
(四)唢呐与唢呐曲 91
(五)笙与笙曲 91
(六)箫与箫曲 92
(七)芦笙与芦笙曲 93
(八)巴乌与巴乌曲 93
(一)舒疾分明的气息 94
三、音乐特征 94
(二)悲喜对峙的曲调 97
(三)声形逼真的摹拟 101
第二节 弹拨独奏乐 105
一、体裁界定 105
二、独奏类种 106
(一)古琴与古琴曲 106
(二)古筝与古筝曲 107
(三)琵琶与琵琶曲 107
(四)扬琴与扬琴曲 108
(五)柳琴与柳琴曲 108
(六)阮与阮曲 109
(七)三弦与三弦曲 109
(八)冬不拉与冬不拉曲 110
(九)伽倻琴与伽倻曲 110
三、音乐特征 110
(一)颗粒清晰的音质 111
(二)文武各异的曲风 117
(三)南北荟萃的流派 122
第三节 拉弦独奏乐 126
一、体裁界定 126
二、独奏类种 127
(一)二胡与二胡曲 127
(二)京胡与京胡曲 128
(三)板胡与板胡曲 128
(四)坠胡与坠胡曲 128
(五)马头琴与马头琴曲 129
(六)四胡与四胡曲 129
三、音乐特征 130
(一)黏着绵延的音色 130
(二)吟唱如歌的独白 133
(三)戏曲元素的融合 137
(一)江南丝竹 143
二、丝竹合奏乐类种 143
第四节 丝竹合奏乐 143
一、体裁界定 143
(二)广东音乐 144
(三)二人台牌子曲 145
(四)福建南音 145
(五)潮州弦诗 146
(六)弦索十三套 146
(七)河南大调板头曲 147
(一)领奏主导的协作 148
(八)纳西古乐 148
三、音乐特征 148
(二)支声叠合的织体 152
(三)音响色彩的互补 156
第五节 吹打合奏乐 159
一、体裁界定 159
二、吹打合奏乐类种 160
(一)苏南吹打 160
(二)西安鼓乐 160
(四)浙东锣鼓 161
(三)潮州锣鼓 161
(五)冀中管乐 162
(六)晋北鼓吹乐 162
(七)鲁西南鼓吹乐 162
三、音乐特征 163
(一)丰富多变的音响 163
(二)程式繁复的套式 171
(三)领合交替的协作 173
(四)数列构型的节奏 176
第三章 曲艺 181
概述 181
第一节 鼓词类 185
一、体裁界定 185
二、曲种类种 186
(一)西河大鼓 186
(二)京韵大鼓 186
三、音乐特征 187
(三)梅花大鼓 187
(一)吟诵性的唱腔 188
(二)专用的功能性腔句 191
(三)力度性节奏伴奏 195
第二节 弹词类 197
一、体裁界定 197
二、曲种类种 198
(一)苏州弹词 198
(二)扬州弹词 199
(三)四明南词 200
三、音乐特征 201
(一)温婉的唱腔 201
(二)混合性节拍 204
(三)自由分合的伴奏 206
第三节 道情类 208
一、体裁界定 208
(二)青海道情 209
(一)晋北道情 209
二、曲种类种 209
(三)湖北渔鼓 210
三、音乐特征 210
(一)简古的唱腔 210
(二)衬腔式帮腔 212
(三)纯节奏性伴奏 213
第四节 琴书类 216
一、体裁界定 216
(一)山东琴书 217
二、曲种类种 217
(二)徐州琴书 218
(三)北京琴书 218
三、音乐特征 219
(一)咏诵结合的唱腔 219
(二)对比交替的唱段结构 222
(三)模拟性伴奏 224
(一)四川清音 225
二、曲种类种 225
一、体裁界定 225
第五节 牌子曲类 225
(二)河南曲子 226
(三)北京单弦 227
(四)广西文场 228
三、音乐特征 229
(一)长于抒咏的唱腔 229
(二)首尾呼应的套曲 232
(三)个性相异的伴奏 235
第六节 少数民族曲艺 236
一、体裁界定 236
二、曲种类种 237
(一)好来宝 237
(二)伊玛堪 238
(三)格萨尔仲 239
三、音乐特征 240
(一)吟唱性唱腔 240
(二)变奏性旋法 242
(三)色彩性乐器伴奏 244
第四章 戏曲 245
概述 245
第一节 昆腔腔系 250
一、体裁界定 250
二、剧种类种 251
(一)南昆 251
(二)北昆 252
(三)草昆 253
三、音乐特征 253
(一)抒情性唱腔 253
(二)曲牌与板式的复合性结构 256
(三)粗细乐分工的伴奏 257
第二节 高腔腔系 258
(一)川剧高腔 259
(二)湘剧高腔 259
二、剧种类种 259
一、体裁界定 259
三、音乐特征 260
(一)吟唱性唱腔 260
(二)帮、唱交叉性结构 263
(三)锣鼓击节的伴奏 264
第三节 梆子腔腔系 266
一、体裁界定 266
(一)秦腔 267
二、剧种类种 267
(二)豫剧 268
(三)晋剧 269
三、音乐特征 269
(一)地域性唱腔 269
(二)母体衍生的板腔体结构 272
(三)梆子击节的伴奏 275
第四节 皮黄腔腔系 276
一、体裁界定 276
(一)京剧 278
二、剧种类种 278
(二)汉剧 279
(三)粤剧 281
三、音乐特征 282
(一)南北一体的唱腔 282
(二)母体衍生的反调腔 285
(三)胡琴托腔的伴奏 292
第五节 本土腔系 295
一、体裁界定 295
(一)黄梅戏 296
二、剧种类种 296
(二)柳子戏 297
(三)评剧 299
(四)沪剧 300
(五)越剧 301
(六)梨园戏 303
(七)端公戏 304
(一)乡土色彩的唱腔 305
三、音乐特征 305
(二)多元声腔的组合 306
(三)丝竹为主的伴奏 310
第六节 少数民族戏曲 311
一、体裁界定 311
二、剧种类种 312
(一)壮剧 312
(二)白剧 313
(三)藏戏 314
三、音乐特征 315
(一)源自民歌的唱腔 315
(二)主曲体结构 317
(三)特色乐器伴奏 321
附录一:参考书目 322
附录二:谱例索引 327
附录三:图片索引 333
后记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