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明史》卷六九《选举志一》) 1
一、总论 4
二、国子监 6
(一)创制与沿革 8
附表 37
一、明代外国官生来华留学情况统计表 37
(二)监生种类 53
举监 54
岁贡 59
二、明代府州县卫儒学岁贡贡例变化表 61
选贡 65
恩贡与纳贡 70
荫监 71
官生 73
恩生 77
例监 79
(三)监生历事 85
三、府州县都司卫所儒学 100
(一)太祖兴学与创制 100
三、洪武时期府州县儒学设置统计表 102
(二)生员等次及额数 109
四、洪武至景泰间都司卫所儒学设置表 110
(三)童生应试与入学 124
(四)岁考与科考 126
(五)提学制度 129
五、正统、天顺、万历三道提学敕谕内容变化沿革表 132
(六)教官考核与黜陟 141
(七)生员充发与出路 143
(八)诸生应试之文 144
四、宗学 147
五、社学 150
六、武学 152
科举(《明史》卷七○《选举志二》) 163
一、规制概述 163
二、诸制沿革 187
(一)太祖创制 188
(二)乡试额数 192
(三)会试额数 196
(四)南、北、中卷 198
(五)乡试考官 202
(六)会试考官 208
(七)赐宴地点 210
(八)庶吉士 211
三、辅臣子弟登第 225
四、科场弊窦 232
五、历科事迹稍异者 241
六、武科 248
六、明代武举部分开科年份录取情况统计表 255
一、荐举 264
荐举、选官与考核(《明史》卷七一《选举志三》) 264
七、洪武时期诏举人才表 267
八、洪武时期荐举授官统计表 277
二、选官途径 302
三、任官方法 311
四、任官回避 326
五、资格 330
六、科道官选任 340
七、保举制 349
八、考满 364
九、考察 371
十、武职铨授与军政考选 383
九、明代各直省乡试录取额数沿革表 395
十、明代历科会试、殿试、庶吉士录取名数表 400
十一、明代历科一甲进士入阁表 422
十二、明代历科庶吉士入阁表 426
主要引用古籍书目 436
主要参考论著目录 442
后记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