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竞争政策的历史、目标与法律 1
1.1 引言 1
1.2 竞争政策历史的简要回顾 1
1.2.1 美国的反托拉斯法 1
1.2.2 欧盟的竞争法 6
1.3 竞争政策和其他公共政策目标 11
1.3.1 竞争政策目标 11
1.3.2 其他影响竞争的公共政策因素 17
1.3.3 竞争政策:定义 20
1.4 欧洲竞争法的主要特点 20
1.4.1 第81条:横向协议和纵向协议 21
1.4.2 第82条:占优地位的滥用 22
1.4.3 合并 24
1.5 习题 25
第2章 市场势力与福利:引言 32
2.1 本章概览 32
2.2 配置效率 33
2.2.1 市场势力定义 33
2.2.2 垄断配置无效率 34
2.2.3 寻租活动 36
2.3 生产效率 36
2.3.2 垄断厂商缺乏效率的原因 37
2.3.1 由生产无效率导致的追加福利损失 37
2.3.3 厂商数量与福利 41
2.3.4 结论 41
2.3.5 竞争与生产效率 41
2.4 动态效率 44
2.4.1 垄断厂商创新动机较弱 44
2.4.2 研发投资动机 45
2.4.3 竞争与创新模型 46
2.5 公共政策与创新激励 51
2.5.1 事前与事后:产权保护 52
2.5.2 重要设施 53
2.5.3 价格管制与结构性补救 55
2.5.4 内部成长与外部成长 56
2.6 卖方独家垄断:是否完全由市场来决定? 56
2.6.1 耐用品垄断厂商 56
2.6.2 可竞争市场 58
2.6.3 卖方独家垄断与自由进入 60
2.7 小结与政策结论 70
2.8 习题 70
2.8.1 习题解答 74
3.1 引言 85
第3章 市场定义与市场势力评估 85
3.2 市场定义 86
3.2.1 产品市场定义 86
3.2.2 地域市场定义 94
3.3 市场势力评估 96
3.3.1 传统方法:市场势力间接评估法 97
3.3.2 计量经济技术:市场势力(直接)评估法 102
3.4 习题 110
3.4.1 习题解答 111
4.1 引言 116
第4章 串谋与横向协议 116
4.1.1 何谓串谋? 117
4.2 串谋的促进因素 120
4.2.1 结构性因素 120
4.2.2 价格透明度与信息交流 125
4.2.3 价格规则与合同 130
4.2.4 串谋分析:结论 132
4.2.5 促进串谋的因素 133
4.3 高级教材 138
4.3.1 惩罚的可信度与最优“刑法” 138
4.3.2 卡特尔与再谈判 142
4.3.3 Green-Porter(1984)模型 145
4.3.4 对称性与串谋 147
4.4 实践:应该如何判定合法与非法? 153
4.4.1 检验标准:市场数据与确凿证据 153
4.4.2 阻止串谋的事前竞争策略 157
4.4.3 事后制止串谋的竞争政策 158
4.5 合资与其他横向协议 166
4.5.1 合资协议 166
4.5.2 研发合资 167
4.5.3 其他技术合作形式 169
4.5.4 合作研发 171
4.6 并行行为举例:woodpulp案 174
4.7 习题 180
4.7.1 习题解答 184
第5章 横向合并 198
5.1 引言 198
5.2 单边效应 199
5.2.1 缺乏效率,合并就会增强市场势力 199
5.2.2 影响单边市场势力的变量 200
5.2.3 效率改进 202
5.2.4 如何对合并的单边效应建模 205
5.3.2 效率改进与亲串谋效应 212
5.3 亲串谋效应 212
5.3.1 影响串谋的因素 212
5.4 更具一般性的模型 213
5.4.1 模型介绍 213
5.4.2 无效率改进时的单边效应 214
5.4.3 合并的效率改进 217
5.4.4 效率犯罪:当合并导致外部厂商退出时 220
5.4.5 证明 222
5.5 合并的补救措施 224
5.5.1 剥离 224
5.5.2 行为性补救措施 226
5.6 欧盟的合并政策 228
5.6.1 占优调查 228
5.6.2 对效率改进的处置 229
5.6.3 结论 231
5.7 案例研究 232
5.7.1 如何分析合并案 232
5.7.2 Nestlé/Perrier案 233
5.7.3 ABB/Daimler-benz案 238
5.8 习题 244
5.8.1 习题解答 246
6.1 何谓纵向约束? 258
第6章 纵向约束与纵向合并 258
6.1.1 本章内容安排 260
6.2 品牌内竞争 261
6.2.1 双重加价 262
6.2.2 横向外部性:服务供给方面的搭便车 267
6.2.3 更加一般的论述 276
6.2.4 纵向约束和纵向合并的其他效率原因 284
6.2.5 纵向约束、纵向合并和承诺问题 288
6.2.6 结论 295
6.3 品牌间竞争 295
6.3.1 纵向约束的策略效应 296
6.3.2 作为串谋手段的纵向约束 304
6.4 反竞争效应:杠杆效应与排斥 307
6.4.1 独家交易的反竞争效应 308
6.4.2 纵向合并的排斥效应 316
6.5 结论与政策含义 320
6.6 案例 321
6.6.1 General Electric/Honeywell合并案 321
6.6.2 冰激凌案 331
6.7 习题 337
6.7.1 习题解答 341
7.1 引言 355
第7章 掠夺、垄断和其他滥用行为 355
7.2 掠夺性定价 356
7.2.1 掠夺:理论探讨 356
7.2.2 最新的掠夺定价理论 358
7.2.3 掠夺定价模型 363
7.2.4 实践:如何处理对掠夺性定价的指控 380
7.3 非价格垄断行为 389
7.3.1 策略性投资 390
7.3.2 捆绑和搭售 394
7.3.3 网络产业中的不可兼容性与其他策略行为 413
7.3.5 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 419
7.3.4 拒绝供货与独家合同(提示) 419
7.4 价格歧视 420
7.4.1 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 421
7.4.2 价格歧视 427
7.5 US诉Microsoft公司案 435
7.5.1 案例简介 435
7.5.2 垄断 437
7.5.3 垄断未遂 443
7.5.4 搭售 443
7.5.5 补救性措施 444
7.5.7 特区法院的补救措施判决 445
7.5.6 结论 445
7.6 习题 446
7.6.1 习题解答 449
第8章 博弈论与不完全竞争模型 463
8.1 引言 463
8.2 卖方独家垄断 463
8.2.1 单产品卖方独家垄断 463
8.2.2 多产品卖方独家垄断 465
8.3 基础博弈论入门 470
8.3.1 纳什均衡 471
8.3.2 动态博弈与子博弈纳什完美均衡 475
8.4 卖方寡头垄断Ⅰ:市场竞争静态博弈 478
8.4.1 产品同质型产品市场竞争 478
8.4.2 (外生型)差异化产品市场竞争 486
8.4.3 重复性产品市场互动 494
8.5 卖方寡头垄断Ⅱ:动态博弈 495
8.5.1 策略性投资 496
8.6 附录 500
参考文献 505
案例与法律参考文献 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