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3
回顾与展望——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巡礼 李映方 3
和谐社会篇 27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成果 李映方 杨德生 陈国庆 27
论社会主义的经济和谐 李刚 商文瑜 39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杨德生 王永智 田明纲 45
深入学习践行“八荣八耻” 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田兵权 李建森 51
高校人才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 王有红 55
浅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徐自成 61
浅析大学生诚信的危机及对策 冯溪 69
塑造自我、成就未来——大学生学习与交往困惑浅谈 王翼成 76
哲学篇 85
以国家创新体系的名义告别轻视社会科学之风——再论哲学社会科学的无可替代性 胡义成 付明 85
再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可忽视自然对人的影响 李刚 袁娜 94
实践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 庞震 邢冬梅 113
实践的主体性及其生存维度 杨美艳 李建森 121
论黑格尔的实践观 徐梅 董志勇 127
价值哲学的意义 郭涛 赵润琦 135
从价值哲学角度谈安乐死实施的必然性 刘宏雄 史育华 141
后现代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何君丽 杨权利 147
“知识经济”提法违背逻辑的学理原因——兼论我们当前所处的经济时代 董志勇 高婕 154
对人的解读:马克思和柏格森 付粉鸽 162
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谈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联系 赵伟力 171
试论系统科学中的认识论模式及其意义 张莉 邢冬梅 177
经济与社会篇 187
亚当·斯密对中国经济的宏观分析及其现代启示 李刚 楚文静 187
也论效率与公平 刘立 19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政府绩效审计 冀铭玲 206
试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赵沛 215
中国信用制度设计的博弈分析 彭鹏 罗剑朝 222
信用的二重性与中西信用观的差异 彭鹏 230
论西部大开发中农民价值观念的转变 杨权利 贾剑锋 239
论现代社区在和谐社会中的建构功能 钟小浜 李巾 250
我国当前农村养老机构运营机制探索 李刚 翁建定 256
关于发展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几点思考 钟小浜 李积萍 265
公众科学素养亟待提高 政府主导下的科普传媒作用亟须加强 张萍 272
党史党建篇 279
坚定的信念 顽强的意志——学习毛泽东的伟人品格 孙坤明 陈国庆 279
解读毛泽东——纪念毛泽东逝世30周年 王翼成 292
中共八大前后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探索 傅明 雷桂贤 299
论八大党章的修改及其重要意义 何文兰 许门友 306
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杨洪 张帆 312
密切党群关系 永葆党的先进性 傅明 张军伟 320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理论贡献 赵璐 杨玛丽 329
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杨玛丽 赵璐 341
新启蒙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文化政策转向 张治江 刘莹 348
试论抗日战争后期侵华日军的战略变化 梁星亮 黄恩鹏 357
21世纪初世界共产党的发展现状 许门友 向英 何文兰 365
教学艺术篇 373
平凡的岗位,神圣的使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的体会 傅明 刘莹 373
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几点认识 陈国庆 383
西北大学2006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报告 杨德生 崔延力 392
注重融合 突出特色 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建设——西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建设情况总结报告 汪涛 399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困难及出路 刘宏雄 李建森 405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三种对话与三个转变 王强 4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与哲学教学改革 赵润琦 418
学习哲学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王强 424
用发展理论丰富邓小平理论的课堂教学 李刚 袁娜 429
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袁成 439
夯实理论功底 凸显思想创新 赵本义 445
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罗斯外交 李娜娜 451
后记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