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1
1—1 溶液 1
1.1 溶液浓度表示方法 1
1.2 稀溶液的依数性 3
1-2 胶体 10
2.1 分散系 11
2.2 吸附作用 13
2.3 溶胶 15
2.4 胶团结构及溶胶稳定性 18
2.5 高分子化合物和凝胶 21
2.6 表面活性物质 粗分散系 23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27
2—1 基本概念 27
1.1 体系与环境 27
1.2 状态与状态函数 28
1.3 过程与途径 28
1.4 热和功 29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9
2.1 内能 29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9
2—3 热化学 30
3.1 化学反应热效应 30
3.2 焓和焓变 31
3.3 热化学方程式 33
3.4 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33
2—4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38
4.1 自发过程 38
4.2 焓变和自发反应 39
4.3 熵变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39
4.4 标准熵变及其计算 41
2—5 吉布斯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改变 43
5.1 吉布斯自由能 43
5.2 吉布斯自由能改变和反应的自发性 44
5.3 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 46
5.4 反应进度(ξ)及△H?、△G?的法定单位 47
第三章 化学平衡 49
3—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49
1.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49
1.2 化学平衡常数 49
3—2 自由能改变与化学平衡 50
2.1 自由能改变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 50
2.2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54
3—3 化学平衡的移动 56
3.1 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57
3.2 压力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57
3.3 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59
3.4 勒·夏特里原理 60
第四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 61
4—1 化学反应速率 61
1.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 61
1.2 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的测定实例 62
4—2 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64
2.1 质量作用定律 64
2.2 反应级数的实验确定 64
4—3 反应机理 65
3.1 基元反应与复合反应 65
3.2 几个复合反应的机理 66
4—4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67
4.1 范特霍夫近似规则 67
4.2 阿累尼乌斯方程 68
4—5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70
5.1 有效碰撞理论 70
5.2 反应速率的过渡态理论 71
4—6 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关系 73
6.1 催化剂与催化反应 73
6.2 催化作用机理 73
第五章 电解质溶液 76
5—1 强电解质的离解理论简介 76
1.1 离子互吸理论 76
1.2 离子活度和活度系数 77
1.3 离子强度 78
5—2 酸碱理论 80
2.1 酸碱的离解理论 80
2.2 酸碱的质子理论 80
2.3 酸碱的电子理论 83
5—3 水的离解平衡 84
5—4 v弱酸弱碱的离解平衡 85
4.1 一元弱酸弱碱的离解平衡 85
4.2 离解常数和离解度的关系 87
4.3 有关离解平衡的计算 88
4.4 多元弱酸的离解平衡 89
5—5 酸碱离解平衡的移动 91
5.1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91
5.2 缓冲溶液 92
5—6 沉淀溶解平衡 96
6.1 溶度积原理 96
6.2 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98
6.3 分步沉淀 102
6.4 沉淀的转化 103
第六章 氧化还原 104
6—1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104
1.1 氧化效 104
1.2 氧化与还原 105
1.3 氧化还原反应式的配平 105
6—2 原电池 107
2.1 原电池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08
2.2 电池符号和电极种类 108
6—3 电极电势 110
3.1 电极电势的产生 110
3.2 标准电极电势 110
3.3 标准电极电势表 112
3.4 电池电动势(E)与自由能改变(△G) 113
6—4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115
4.1 能斯特方程式 115
4.2 温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116
4.3 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116
4.4 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116
4.5 难溶化合物和配合物的生成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117
6—5 电极电势的应用 119
5.1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119
5.2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20
5.3 选择氧化剂、还原剂 121
5.4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 121
6—6 元素电势图 121
6.1 元素电势图 122
6.2 元素电势图的应用 122
第七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124
7—1 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产生 124
1.1 原子的核型结构 124
1.2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125
1.3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27
7—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29
2.1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129
2.2 概率密度和电子云 131
2.3 电子运动的径向特点与角度特点 132
2.4 四个量子数 135
7—3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系 138
3.1 鲍林近似能级图 138
3.2 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139
3.3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40
3.4 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141
7—4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145
4.1 原子半径 145
4.2 电离能 147
4.3 电子亲合能 148
4.4 电负性 149
4.5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规律 151
第八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52
8—1 离子键 152
1.1 离子键的形成 152
1.2 离子键的特征 154
1.3 离子的特征 154
8—2 共价键 156
2.1 价键理论 157
2.2 共价键的特征 157
2.3 共价键的类型 158
2.4 键参数 159
8—3 杂化轨道理论 161
3.1 杂化轨道理论基本要点 161
3.2 S—P杂化轨道基本类型 162
8—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65
4.1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 165
4.2 用互斥理论判断分子构型的一般原则 165
8—5 分子的极性和离子极化 169
5.1 分子的极性 169
5.2 离子极化 170
8—6 分子间力和氢键 172
6.1 分子间力 173
6.2 氢键 174
8—7 晶体 176
7.1 晶体与非晶体 176
7.2 晶体的基本类型 176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 181
9—1 配位化合物基本概念 181
1.1 配位化合物的含义 181
1.2 配合物的组成 182
1.3 配合物的命名 183
9—2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184
2.1 配位数为2的配位化合物的结构 184
2.2 配位数为4的配位化合物的结构 185
2.3 配位数为6的配位化合物的结构 186
9—3 配位平衡 187
3.1 配位平衡与稳定常数 187
3.2 配位平衡的移动 189
3.3 配位平衡的计算 192
9—4 螯合物 195
4.1 螯合物和螯合剂 195
4.2 螯合物的特性 196
9—5 配合物的应用 197
5.1 配位化合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197
5.2 配合物在生物科学中的意义和应用 198
5.3 配合物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198
第十章 单质和无机化合物概述 199
10—1 元素概念 199
1.1 元素、核素和同位素 199
1.2 元素的生物学意义 200
10—2 单质的物理性质 201
2.1 主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201
2.2 副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204
10—3 单质的化学性质 204
3.1 主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204
3.2 副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207
10—4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08
4.1 化合物的溶解性 208
4.2 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 209
4.3 含氧酸及其盐的热稳定性 210
4.4 化合物的酸碱性 212
10—5 重要无机化合物选述 214
5.1 钾和钠的化合物 214
5.2 硼、碳、硅的化合物 214
5.3 氮、磷、砷的化合物 215
5.4 氧和硫的化合物 218
5.5 卤素化合物 219
10—6 环境的化学污染 220
6.1 大气的污染 220
6.2 水的污染 222
6.3 土壤的污染 222
6.4 环境污染的防治 223
10—7 常见离子的鉴定 223
7.1 定性分析基本概念简介 224
7.2 常见离子的检出(鉴定) 224
附录 229
一、希腊字母表 229
二、无机酸、碱在水中的电离常数 229
三、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 231
四、一些物质的标准生成焓、标准生成自由能和标准熵的数值表 233
五、一些水合离子的标准生成焓、标准生成自由能和标准熵的数值表 235
六、标准电极电势 236
七、国际原子量表 239